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情频道 > 猪价 >

政策调控显无力 市场手段难独善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6-01 00:00
  • 编辑: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5月份,生猪市场再次寻底,价格一路下滑。据统计,5月底我国生猪均价9.6/kg,较上月同期下跌0.93%,接近上月低谷期。面对如此涨跌难判行情,笔者做以下分析:
 
1冻肉储备难以提振,政策效应无力回天
 
2月初,我国猪粮比价初次低于6:1,生猪价格出现轻度下跌,步入蓝色预警区域;随后,猪粮比价连续4周处于6:1-5.5:1之间(蓝色区域),按照国家公布的预案,本应增加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但未实施。直至连续8周处于6:1以下时,且跌破5.0:1时(红色区域),国家才启动第一次收储。随后,猪价反弹,但依旧处于深度亏损,在连续收储三次后,价格有所反弹,但表现不佳。
 
如今,猪粮比价持续低于5.0:1,如果按照预案,本应发放饲养补贴,但市场未见其动静。
 
2饲料成本高企,制约生猪生产
 
据农业部统计,当前我国玉米均价2.04/kg,较上月同期上涨26.9%。主产区东北三省和主销区广东省玉米平均价格分别为1.74/公斤和2.20/公斤。玉米价格从20092月份第3周以来保持涨势,涨幅33.3%
 
当前,玉米在饲料成本中占50.8%,较去年同期45%有着较大幅度提高。饲料成本的增加,进步一加大生猪企业的亏损幅度。
 
3气温升高,抑制肉类消费需求
 
我国肉类消费呈现季节性变化,每年的4-6月份之间都是猪价下跌低谷期,而今政策手段之所以难以提振市场,主要还是下游消费市场低迷。
 
4疫病加速存栏下滑
 
据农业部统计,4月份我国生猪存栏43600万头,较上月下降1.2%,较去年同期下跌4.15%;能繁母猪存栏量4760万头,较上月下降1.65%,较去年同期下降3.29%;规模化企业屠宰量1933.1万头,较上月上涨8.94%,较去年同期上涨15.85%
 
存栏下降,屠宰增加,说明当前我国生猪出栏加速。其原因无外乎,饲料成本过高,导致亏损加大、疫病恐慌等共同因素作用,导致提前出栏等。
 
5通胀预期恐将推高后期猪价
 
近期,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通胀”,而与以往所不同是,本次通胀的“主角”出现易主,猪肉未能出现其列。
 
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当前可能推高物价的主要有四大因素。
 
一是输入型通货膨胀,我国对国际大宗基础性商品依赖度很高,如原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左右,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可能推动国内物价上涨。
 
二是个别商品大幅涨价推动物价明显上涨。如2006年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拉动CPI明显上涨。今年以来蔬菜价格大幅攀升,一定程度上也推动食品价格乃至CPI上涨。
 
蔬菜涨价主要还是由于气候原因,虽然不排除有炒作投资的因素,但不是最主要的。5月到7月,随着天气转暖、供给增加,相信蔬菜价格会下行。
 
第三,过高的通胀预期可能会推动通胀的自我实现,预期导致的行为有可能导致价格的短期波动。
 
第四,资源能源价格改革,我们要改变能源等公共产品的价格扭曲,但也要考虑居民的承受能力,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
 
本次猪肉价格上涨未能伴随其他产品价格上涨,其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产能过剩”。近期因疫病、饲料成本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必然减少后期生猪供给量,拉高猪肉价格。
 
(责任编辑:广东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行情排行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