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情频道 > 猪价 >

猪价迷局之析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06-29 00:00
  • 编辑: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从去年起,我们一直在关注猪肉价格的起起浮浮。
 
  身为媒体人,同样要面对油盐米柴的价格问题。不说是每日啖肉,至少一周三、五次是需要吃的。而贵州农民因为缺少像沿海地区有办厂开店的有利条件,只得依靠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手段??养猪,作为增加现金收入的路径。可以这么说,90%的贵州农民要想手里有几个现金应急,非得靠养猪不可。
 
  然而,问题来了,眼下,农民不愿再养猪了,甚至一些地区出现农民纷纷屠宰能繁母猪的现象,缘何?人家养猪一年,还倒贴饲料钱。市场上的猪肉价在往下“走”,而家里的猪儿要吃的“口粮”的价格在渐涨,心慌之下,自然“断臂自保”。
 
  每个行业都有其行业的特点。
 
  生猪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宛如孪生兄弟般如影随形。在农产品领域,粮食作为百价之基,它的上涨必然带动整个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当猪粮比低于61的生猪生产盈亏平衡点时,农民自然会选择“不养”。而市场自有其内在规律,多了跌,少了涨。相信经过资源的整合,在完成价值重估过程后,才能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铜仁与广东的“定单养猪”,就是一个好例子。
 
  有一种现象或行为却是应该引起重视和警惕的,近些年,由收猪商和零售商(肉贩)之间已然形成价格联盟,他们一头压农民的毛猪收购价,让辛苦一年的农民不得不含泪甩卖;另一头,一个劲地涨消费者的零售价,其托辞是收购价高了。最后,到底是谁在猪身上赚走了大头,不言自明。
 
  让农民通过养猪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一向是政府所倡导的,身为消费者也乐意做做“贡献”,各得其所嘛。问题是,如果靠垄断“筑高”价格,让农民不得利,让消费者多掏钱,人为地干扰了市场秩序,这样的行为理应受到强力的干预,而政府的职责中本来就有促进市场公平交易的内容。
 
  再往大处说,从本质上讲,如果农民的收益、收入无法提高或得以体现,那么电器卖给谁?汽车又卖给谁呢?刺激农村市场,刺激农民的消费之举措,可能会失去依托,无从谈起。所以,如何把脉生猪行业,真是当务之急。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还要提供有效市场信息,加强市场监管,多为农民提供实实在在的窗口服务,让民生经济有序正常发展。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广东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行情排行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