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情频道 > 猪价 >

从肉价新闻看物价报道得失:重消费,轻养殖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0-12-20 00:00
  • 编辑: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继“猪通涨”、“蒜你狠”、“豆你玩”后,“苹什么”又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词。以往在探讨物价波动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鲜有反思新闻报道对物价波动的影响。事实上,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现代社会中媒体影响、干预物价的能力日益显著。
 
  由于食品类商品在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CPI ) 中占大约1/3的比重。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食品往往是各因素中对CPI影响最大的。而在食品大类中,猪肉所占权重较大。笔者以猪肉价格为题,选取了20071月至200912月期间《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新闻晨报》的相关报道与评论进行定量分析,由此探索进一步改进物价报道的思路。
 
  四报肉价报道定量分析
 
  1. 新闻体裁
 
  2007年至2009年的三年间,四报刊发了158篇有关猪肉价格的新闻与评论,其中《人民日报》48篇、《解放日报》40篇、《新民晚报》24篇、《新闻晨报》46篇。统计发现,消息是猪肉价格报道中最常使用的体裁,有127篇,占80.38%;通讯14篇,占8.86%;深度报道3篇,占1.89%;新闻评析5篇,占3.16%;新闻综述3篇,占1.89%%;言论3篇,占1.89%;摄影报道2篇,占1.27%;其他1篇。
 
  党报除了消息、通讯等常见体裁外,善用新闻综述、新闻评析与言论来表达观点,引导舆论。其中3篇言论全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新闻分析和新闻综述也基本是《人民日报》和《解放日报》的“强项”。
 
  2. 报道时机
 
  新闻报道和言论强调时效性和报道时机。三年间的猪肉价格报道,以2007年最热,期间又以59月为最为集中。这因为:20075月猪肉价格开始猛涨,这一拐点成为媒体肉价报道的引爆点,以致引发后5个多月的集中报道;同时也表明媒体热衷于报道涨价,而对价格平稳和降价不是特别感兴趣。
 
  三年间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由热转冷的趋势:2007年肉价猛涨,当年四报共刊发了124篇报道与评论,占78.48%;2008年、2009年报道量迅速递减,200816篇,200918篇,分别占10.13%和11.39%。
 
  从外部环境看,2007年年底至20087月,虽然猪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但随着政府扶持政策相继落实,生猪出栏量逐渐增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供大于求的苗头,猪肉价格渐渐步入下行通道。
 
  3. 新闻信源
 
  猪肉报道信源来自上下两头的特点明显:一是握有信息资源优势的政府机构。统计发现,信源来自政府职能部门的有90篇,来自权威价格监测统计机构的有28篇,而这些机构实际上都是附属于相关政府部门的。两者相加,占所有信源的74.68%。但是,生猪养殖、猪肉流通等行业协会基本处于失语状态,信源来自于行业协会的报道只有1篇。
 
  二是养殖场养殖户、批发市场、商店超市以及街道社区。来自这些信源的报道有30篇,占18.98%。分析发现,来自养殖场养殖户、批发市场、商店超市以及街道社区的信源很不均衡:媒体更偏重销售消费终端而忽视生猪养殖上游环节的信息。统计发现,信源来自基层的30篇报道中,批发市场、商店超市和街道社区有27篇,而信源来自养殖场、养殖户的只有3篇。
 
  4. 议题设置
 
  媒体可能影响不了人们“怎样想”,但却能通过设置议题有效地让人们去“想什么”。在四报新闻报道与言论中,涵盖了“促生产、保供应、稳肉价”、“价格行情信息监测统计”、“肉价波动原因、形势与对策建议”、“肉价波动与通货膨胀及加息”等议题(详见表1)。
 
  5. 报道角度
 
  在猪肉价格报道中,四家报纸使用何种报道方式、使用什么样的切入点进行报道呢?笔者认为可以分解为三种思维、八种视角(见表2),
 
  统计发现,其中民生思维的报道62篇,工作思维的报道53篇,专业思维的报道占43篇。《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猪肉价格报道总体比较重视工作思维,《新民晚报》、《新闻晨报》比较偏重民生思维。统计还发现,猪肉价格报道基调基本都是正面引导,而反思现状、提出预警的报道只有3篇。
 
  猪肉价格报道得失评析
 
  成功经验
 
  (1)四家报纸大局意识强,充分报道了政府在促生产、保供应、稳肉价、安民心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客观看待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对于国务院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举措,四家报纸都作了及时而充分的报道,传递了党和政府稳定物价的决心和信心,起到了很好的解疑释惑作用。
 
  (2)价格监测努力做到公开透明,较好地满足了读者的知情权。
 
  在这一轮猪肉价格波动中,政府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在稳定市场、安定民心方面的作用。由于政府部门努力做到了信息公开,使得生猪生产、市场流通等各方面信息非常透明,媒体也大量采用了政府提供的信息,较为全面、准确地报道了猪肉等副食品市场供应、价格和质量安全情况。
 
  目前国家级的价格监测机构有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的最新监测、农业部和中国人民银行价格监测系统,上海市也有市统计局、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平台“上海食用农产品流通安全网”等价格监测系统。四报有关肉价方面的行情信息,几乎都来自价格信息监测统计机构。相关价格监测信息非常及时,有的监测系统还实行了一日一报制度。
 
  当时,部分地区发生了以高热等为主要症状的猪病,2007年初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这是否与肉价上涨有关?是否已经得到控制?2007824,《人民日报》用较大篇幅报道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问题,回答了许多公众关心的问题:目前发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点上,并没有扩散蔓延;根据对17个省份69个市的疫苗使用效果跟踪调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对仔猪和空怀母猪是安全的,不会造成较大的不良反应。同时报道也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并非人畜共患病等相关知识。
3)价格报道立体化,品种丰富多样,由表及里,从下游到上游,追根溯源,探寻价格波动原因。四家报纸没有仅仅满足于报道价格监测系统简单、死板、缺乏可读性的信息,而是努力让肉价报道更加立体,更加贴肉。
 
  如《人民日报》派出记者深入到生产、流通环节一线,追根溯源探寻价格波动原因,实地了解养猪业的现状。在有北京肉价“晴雨表”之称的新发地批发市场,现场采访零售商、屠宰户。接着,记者又深入辽宁凌海市双羊镇仁志村采访,报道了村里有一半左右的猪都得了不明猪病,虽然眼下养猪利润不错,但不少养殖户还是信心不足。采访到此,记者的追问并没有打住,而是拷问:肉价如何走出大起大落的怪圈?通过采访生猪上下游环节,报道提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公布有关疫情,这样有利于农户判断市场情况,不至于盲目发展;希望有关部门能组织一些防疫技术、知识培训班;迫切需要建立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体系;尽快建立病、死生猪监管和回收补偿机制等。
 
  (4)紧扣热点,紧贴民生。价格问题牵动千家万户,这类报道如何紧扣热点、紧贴民生做出卖点?从20078月开始,《新闻晨报》以资深记者殷正明命名的品牌专栏《老殷问价》与读者见面,固定于每周六的实用新闻版刊出,聚焦市民日常生活最为关心的肉禽蛋粮油等主副食品的批发、零售价格动态,成为市民居家的价格信息秘书,同时还配有价格行情表。尽管每期的《老殷问价》的篇幅不长,但记者为了写好一篇稿件,都至少要跑3个以上的菜市场,三四家超市大卖场以及相关的批发市场,采集第一手的鲜活的价格信息,并和所截选的上一时间段作比对,同时作短小精悍的成因评析。鉴于价格领域的报道相对敏感,每期《老殷问价》的稿件都对照价格主管部门以及主管部门的相关口径,做到上情下达,准确阐述。
 
  缺失与不足
 
  (1)重涨价,轻降价
 
  媒体注重报道涨价,一般对价格平稳和降价不是特别感兴趣。分析20072009年的猪肉价格报道,肉价上涨时,媒体一窝蜂集中报道;当价格平稳以及走入下降通道后,又快速降温。
 
  肉价涨落是供求关系使然,而养猪户的产量决策,来自于他们的价格预期。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养殖户,除了来自交易市场第一手的信息外,相当程度上会借助媒体传递信息来判断和决策。正如政府逆周期调节可能适得其反一样,媒体逆周期的报道,很可能提升养殖户的价格预期,对肉价波动“蛛网现象”起到负面的推波助澜作用。
 
  (2)重行政,轻行业
 
  从以上统计可以发现,逾七成新闻报道的信源来自行政部门以及附属的监测统计机构;信源来自于行业协会的报道只有1篇。由此可见,行政部门几乎垄断了猪肉价格报道的话语权,而生猪养殖、猪肉流通相关行业协会基本没有自己的声音。
 
  按理说,行业协会应该在价格调控、监测、价格协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从实际报道来看,行业协会并不活跃,极少发言,在稳定肉价方面看不出发挥了明显作用。也有可能,记者忽视了对它们的采访。
 
  (3)重消费,轻养殖
 
  统计显示:按照报道议题分类,生猪生产方面的报道只有4篇;如果按照信源分类,来自养殖户养殖场的报道只有3篇,来自批发市场、商店超市和街道社区的有27篇。由此可见,媒体偏重消费终端而忽视养殖上游环节的信息。
 
  (4)重市民,轻农民
 
  与重消费轻养殖相对应,猪肉价格报道更加重视市民的心声,相对忽视农民的感受,养猪户成为肉价报道里沉默的大多数。除了一些农村信息类的专业报之外,多数媒体尤其是都市类媒体对“三农”问题其实是不太重视的,农民的利益诉求和心声缺乏必要的表达渠道。媒体的理由往往是“目标读者群不喜欢看"三农报道"。”实际上,物价问题尤其是农产品价格问题,不能仅仅从“城里人”的角度出发,而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来进一步破题。
 
  (5)重当前,轻长远
 
  统计发现,反思现状、提出预警的报道和言论有3篇,总量偏少。其中,《人民日报》的一篇报道,给人启发很大。记者以河南农民程奎新为例:(2007年)6月份肉价猛涨时,他准备扩大养猪业,可国家财政补贴与保险补贴政策陆续出来后,他又犹豫了:“都知道猪贵了,国家还补那么多,眼下养猪的人肯定不少。俗话说"猪无半年贵",最多10个月就出栏,到时候别又都卖不出去啦!”报道提出:长期看无论是财政补贴还是保险支持,都存在时滞,并不能彻底解决由于养殖分散、供求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供应大增大减、价格大起大落的市场风险。因此,建立能够回避价格波动风险、锁住预期成本的套期保值机制,方是上策。这样的反思和预警,确有深度,更有穿透力。
 
  改进当前物价报道的建议和思路
 
  当前,在通胀预期的影响下,物价报道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在物价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可以在安定民心、稳定市场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改进物价报道,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1.立足特性,拓宽视野
 
  物价与宏观经济的发展紧密相连,媒体的物价报道不应自缚手脚,而要拓宽国际视野,在跟踪监测全球经济形势“晴雨表”中开掘物价报道线索。
 
  在强调贴近性、重视本土化的同时,用世界眼光看物价,对拓宽报道题材、拓展报道高度和广度、延伸读者视野、提升媒体影响力,都有莫大助益。
 
  2.实事求是,平衡报道
 
  有些报道对有关职能部门有利,有些信息对百姓有利,物价报道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只刻意为了迎合某一方。在保证真实性的情况下,同一件事报道的角度不同,报道的效果也会不同。可以在动态中把握物价报道导向,根据需要选取角度报道。
 
  以猪肉涨价报道为例,若猪肉涨价,可以报道猪肉虽然涨价,但大量猪肉已经在调运,百姓无须着急;如果猪肉供应量较大,可以报道长期来看猪肉供应量会持平或减少,价格可能会涨一些。这样一来,既做到了实事求是,也有助于稳定民心。
  3.强化表现力和亲和力
 
  严肃呆板、抽象难懂、枯燥乏味……这是不少读者对国内物价报道的第一印象。对于从事物价报道的记者来说,每天都要面对一大堆数据、术语、政策措施,每天都在为如何报道诠释好这些数据而绞尽脑汁。
 
  《华尔街日报》的故事化写作,是将硬新闻软化的手法中的一种。学习借鉴“华体”,不能仅仅学其“表”,更应该好好学习其“里”,也就是用具体的描写来代替宏大的叙事,用细节的真实刻画整体性的实质,即“一千个人的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而一个人怎样死却可以写成一个悲剧”这样一种精神。①
 
  绝大多数的监测统计报告和物价新闻发布稿充斥着比率、百分比、价格指数等,从事物价报道的记者应该成为熟悉数字的专家。《华尔街日报》就要求记者彻底改造他的数据,让数据多一些形象,少一些抽象。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运用数据时要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形象。②变动产生新闻,数字是讲述变化的工具。在进行报道时,让数字为报道服务,而不是让报道为数字服务。
 
  另外,西方媒体常常标榜所谓的客观中立,一般不大会在新闻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路透社2010310一篇马里兰的房价依旧高不可攀的报道中写道:
 
  住房政策中心周二发布的报告指出,假如一位购房者购买了巴尔的摩地区一套价值23.5万美元的中等住宅,那么在付完10%首付之后,他必须要赚7万美元一年来供房贷(和税务等)。这个非盈利研究组织同时指出,警察和小学教师年收入约为5.2万美元,而护士的年收入是大约4.1万美元。
 
  作者在引用报告说明年收入需要7万美元才供得起房贷之后,又列出了许多职业的平均工资,读者读到这里自然会理解,大部分人都买不起这里的房子。但是作者就是不直接说出这样的结论。
 
  4.强化人文关怀
 
  目前很多物价报道,过分重视政策条文和统计数据,而忽视人的因素,缺少人情味。实际上,每一个数字背后,都可能隐藏着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的故事与心声,可能引起其他读者的共鸣。物价报道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情感含量,会更有感染力、穿透力、影响力。
 
  结
 
  美国报人普利策曾说过:“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情,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臣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在互联网渗透加剧、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今天,主流媒体不盲目跟风,基于扎实的调查,严谨的作风,坚持独立思考,才能更好地坚持物价报道的真实性,维护公众的知情权,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了物价稳定,但是稳定物价不等于固定物价,物价上下波动是市场经济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媒体有责任通过客观理性的分析报道和解疑释惑,帮助社会公众增强对物价波动的心理承受力。
 
  媒体要向社会大众传播正确的物价观,要学会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视角看待物价。适当、温和的物价上涨,其实是经济的激活剂。物价涨得太快对经济不利,物价如果不涨对经济也不利。
 
 
(责任编辑:广东饲料行业信息网)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行情排行
更多>>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