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行情频道 > 猪价 >

网友:独家揭秘关于猪价的8个秘密!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4-05-29 15:09
  • 编辑:admin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因为有很多因素左右了猪市,猪市变得越来越复杂,导致以往的经验似乎不适应现在的猪市。

  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63元/公斤,较昨日下降0.09元/公斤,较上周同期(5月19日,下同)下降0.27元/公斤。白条猪肉均价18.80元/公斤,较上周同期上涨0.12元/公斤。今日猪料比价为4.09:1,较昨日下降0.03,较上周同期下降0.03,跌幅1.96%。

  5月28日生猪市场行情较昨日震荡下行。仅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新疆等地猪价维持小幅上涨,涨幅0.10-0.20元/公斤左右,其余大部分地区猪价依然呈现稳中下滑,跌幅0.10-0.30元/公斤左右。

  生猪产能过剩,生猪价格低迷,饲料价格高居,养猪不再是农民的最佳选择,反而变成了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淘汰小散养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更有资深养殖户称条件不成熟的小散养退出是养猪界的进步。

  生猪的数量多,能繁母猪和生猪的存栏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上,因此猪价低。然而养殖户是盼望国家储干预还是通过价格波动进行自身修复呢?养殖户都存在希望高价收购,又不希望储备肉投放市场的心理。小型养殖户,在猪价高的时候,因欠缺规模而赚不到大钱;猪价低的时候,赶上猪到了出栏的时候又必须出栏,别无选择,不仅没赚还几乎倾注了全部家当。养殖技术风险和市场价格风险越来越大,专家建议农户不如换一种思路,退出养猪,或是搞特色养殖。我想市场淘汰的一定是落后的,如果我们勇于改革,让自己的养殖业焕然一新必定会被这个市场所接受。

  对于今年的猪农转产有两个原因,一是行情深度亏损这猪养不下去了而是国家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散养猪场不达标而被迫拆除。那么这些退下来的猪农做什么呢?一位浙江养殖户表示转产之路不会走的那么畅快。

  对于散户来说可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环境。想整顿环境必须做出些牺牲,然而对于一直以养猪为生计的人来说除了养猪不会别的,大片复耕土地也基本闲置,大家都不知道该种点啥好。“一边是环境保护,一边是产业转型。压力是非常大的”当地村官表示。

  近期猪肉价格短暂回升,部分退养的养殖户又开始等待观望,其它转型做种植业的因隔行如隔山,没有技术,适应起来也有困难。可以看出转产服务是相对滞后的,对养殖户的帮助有限。而转产不顺,后续拆迁自然会面临阻力。我想未来面临转产的猪农数量是相当大的,我们唯有继续摸索,培养新的农业生态产业链或许能改变这一现状。

  猪的供需处弱平衡时,猪价谁说了算?

  首先,我认为现在猪的供需处于弱平衡,那么猪价就是肉联.屠宰的说了算。当然猪过多或过少时是市场说了算,谁也左右不了。猪供需在弱平衡时他们的压价.涨价再压价的技俩就好使了,我们养猪的涨了不卖,跌时怕再跌赶快卖的大有人在。此时再加上一些专家.媒体的忽悠,价格确实涨不了。

  端午节临近,连续几日猪价小幅下滑,端午节前的节日效应并没有起到大作用,前期养殖户期望在7或8的心理价位并没有达到,猪价上涨动力不足已经明显体现出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到以往的经验似乎不适应现在的猪市,这是因为有很多因素左右了猪市,猪市变得越来越复杂。

  网友独家揭秘关于猪价的8个秘密!

  猪价可以被预测吗?

  答案是可以的,但是国内能够科学预测猪价的人和机构少之又少。猪价和飞机票差不多,飞机票,我们知道基本上是可以预测的,并且有比较准确的趋势图。飞机票预测是大数据运用。而猪价暂时不能准确预测的,因为猪价预测成本太高,准确的预测是建立大数据,数据越大,越全,越准确,预测准确度越高,大数据是一个巨额投资。任何个人和不靠猪价波动盈利的企业都不会投巨资来建立猪价大数据。比如,双汇虽然是以卖肉为主业,但是猪价波动对他们业绩影响真的不大,他们是高买更高卖,有时候猪价高一些, 企业盈利状况可能会好一些,所以,国内暂时没有几个机构可以准确预测猪价,凡是科学预测猪价的人和机构,背后都有一大堆数据,体现在excel表格和图表上,如果这些都没有,只能说他是猜测的。

  猪周期究竟怎么回事?

  只能说猪周期波动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一种,猪周期本身就没有规律性,但我们试图去找这个规律的时候,肯定找不到答案。当一个规律稳定并且作为经验来参考时,我想至少要经过上百年的统计。国内谈猪周期,大部分都是谈近十年的猪价波动变化,这种变化只是某个阶段的现象,是不可持续的,自然也谈不上规律。猪价波动更多是反馈了生猪的供求关系,生猪供求又与消费、疫情、调控、政策甚至收储密切相关。消费相对来说是可以统计和估算的,并且是逐年增加,秋冬季增加,春夏季减少,但是疫情带来的供求关系变化是没有人可以准确预测的,政策调控和各地补贴政策对生猪存栏和补栏的影响,也是没有人深入去研究的。我觉得如果非得说猪周期未来会怎么样,只能说越来越无序,越来越找不到规律。因为互联网的影响、信息传播越来越快,最终猪周期只会越来越无序,试图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来预测猪价,只会越来越不科学。

  屠宰场究竟可以操控猪价吗?

  当我们知道猪价是怎么来的?你就不会再问这个答案,猪价是屠宰企业定价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屠宰企业不为自己的利益,压价或者暂时性抬高猪价,前提是抬高猪价,屠宰企业不一定,收益减少。比如五一前冷冻的猪肉,尤其是企业自己储备的冷冻猪肉,五一后猪价大涨,当然可以收益更多。但是屠宰企业不会过度的恶意的去操控猪价, 他们调整猪价更多是来自同行的竞争。当猪源过多,需求不旺的时候,屠宰企业一般要调低猪价,当猪源过少,收不上猪来的时候,自然要提高猪价,比如五一后,猪价暴涨是因为真的收不上来猪,否则不会涨的那么快!还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对屠宰企业定价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去年年底,东北地区猪价暴跌,究其原因是什么?真的是供大于求吗?答案是东北大片发生五号病疫情,收的猪质量偏差,屠宰企业只能压价,减少对东北猪的收购。这是导致区域猪价在短时间内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互联网对猪价的影响?

  互联网让养猪人知道猪价更方便,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比如我们的微信查猪价,随时随地都可以查询猪价变化,,在这里我想说的是互联网对猪价的波动的几点影响?1、放大某些个人对猪价的影响?比如冯永辉老师对猪价的某个观点,可以短时间内被全行业知晓,并间接对猪价产生影响,所以这几天在论坛出现针对冯老师的质疑,其实只是互联网放大了冯老师的观点。2、更大范围的跟风运动,当猪价开始上涨,全国范围内的压栏只会快速的推动上涨,当猪价开始下跌,全国范围内的抛售,只会加快下跌速度。3、放大某些事件的影响:比如双汇进口美国肉,站在市场份额角度说,对猪价影响很小。但是集体声讨双汇放大了进口这一事件,对猪价可能产生更多未知的影响,互联网已经在左右猪价,导致猪周期变化更加无序,过度放大了某些因素对猪价可能产生影响。

  养猪业进入了微利期?

  养猪业是否进入微利期也是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猪价还会不会长期出现相对高峰期。答案是不会的,养猪业的确是进入了薄利期,一方面是资本的介入,导致高峰期不可能长时间出现。收储、进口、压栏、抄底都是消灭猪价高峰期的一些措施。此外,整个行业进入淘汰期:我们拿种地举个例子,其实农民是一个严重过剩的职业,和其他职业相比,种地的收入相对较低,会有越来越多农村人走出来,放弃种地。养猪业也是如此,利润降低,养猪户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投资机会,与其他职业相比,与其他事业相比,投入产出比越来越低,也就是农村人普遍认为养猪越来越不划算。微利期会加速淘汰低产、低效、不环保养殖户。

  养猪业进入了适度调整期?

  那么, 我们再来探讨一个问题,规模化与小散的优势,谁会被淘汰?中国的养猪业还真不是规模化生产工厂,不是规模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大, 盈利就越多。养猪业进入薄利期,规模化猪场反而有更高的人力成本与土地成本,环保压力。适度规模是养猪业的发展趋势,微利期,会加速淘汰那些低产的小散户,也会淘汰超大规模猪场,还会因地制宜出现区域化集体淘汰,表现为猪场拆迁、禁养,现在我们不能下结论,未来是小规模养殖户的天下或者大规模的天下,养猪业不同规模总是会并存的。

  养猪业的区域成本优势?

  当我们看到东莞、浙江开始大范围拆迁猪场的时候,其实在彰显一个问题,养猪业的区域发展优势。未来哪些地方,养猪成本更小,环保压力更小,这些地区养猪业会得到蓬勃发展,存栏整体规模增加,淘汰会减少。而在大城市周围或者工业与人口密集区,养猪场势必要完全被淘汰,养猪业的区域化发展优势更加明显。物流的发达也会尽快商品猪甚至白条肉的流通,我们可以坚信未来几年东北地区养猪业会迅猛发展,从上市企业纷纷东北布局,饲料厂抢占东北市场份额,我们都可以察觉到,养猪业的区域化发展会是未来几年更加突出。

  世界是一个养猪村

  针对未来,进口猪肉会不会继续扩大,个人观点是这样的,世界是一个养猪村,经济全球化, 贸易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很多报告表明未来几年,我国猪肉消费会继续增长,面对粮食危机,有2种方法解决:1、进口饲料原料(玉米、豆粕),在国内扩大养猪规模;2、直接进口外国猪肉。但是,个人更倾向于后者,成本竞争是全球化的,未来是一个地球村,进口猪肉代替豆粕成为中国养猪业发展一个趋势之一。

  明天,接着分享面对当前猪价变化,养猪人该如何理性应对?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