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考察团:国产大豆种植遭到毁灭性打击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1-06-17 14:46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据期货日报6月17日消息,16日,考察进入第四天。期货日报记者从建三江出发,考察了黑龙江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有“天下第一场”之称的友谊农场,以及集贤县、桦川县等地。从当日考察情况来看,东北国产大豆种植遭到毁灭性打击,昔日的大豆故乡已经很难找到豆田的踪影。
车出建三江,路两旁依旧多是郁郁葱葱的水稻田,不时也有玉米田映入眼帘。从前几天考察宝泉岭和建三江管局的情况来看,稻田一直占据着绝对的地位,旱田中玉米的种植面积也以绝对的优势压倒大豆。
据建三江管局友谊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约有150万亩土地,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是80万亩,玉米是60万亩,大豆是12.5万亩;而去年这三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分别是68万亩、55万亩、31.5万亩。从数据匡算,大豆面积减少了19万亩,减幅高达60%。而在150万亩的总土地中,大豆种植面积所占的比例还不足10%。问及成本,该农场负责人介绍说,玉米每亩的成本约700元,大豆每亩约600元,水稻如果是老田的话每亩的成本约900元。
数据说明一切。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在友谊农场的一个20万亩的示范基地里,有一个很醒目的指标牌,上面有几项指标引人注目:“面积规模:20万亩(水稻10万亩、玉米8万亩、大豆2万亩);产量目标:水稻650公斤/亩;玉米750公斤/亩;大豆200公斤/亩。”从数据上看,大豆占到示范田的10%,产量却仅约为玉米产量的1/4。
离开友谊农场,记者开始前往有“大豆窝子”之称的集贤、桦川,考察那里的种植情况。遗憾的是,在这里几乎找不到一片豆田。记者来到集贤县笔架山劳改场附近的一处农田,当地人说,“由于当地种大豆亏损,已经没人种大豆了。”
在哈同高速四马架收费站附近,当地一对老年夫妇对记者说:“往年这路两边全是大豆,现在都种上了苞米。这里一垧地(15亩)能打两万斤苞米,少说也有一万七八,但种大豆最多也就是打五六千斤,甚至有时只能打三四千斤,大豆产量低、价格又贱、还不好卖,去年种大豆的农民肠子都悔青了。”
意外的是,记者在这个收费站拐角处的农田里发现了四垄大豆苗(约1亩地)。正在劳作的农民说,主要是家里没什么劳力才种的大豆,因为种玉米比大豆要费工得多。
- 2014-06-27 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启动 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破冰
- 2014-02-07 去年我国大豆进口6340万吨再创纪录
- 2013-12-26 关于加强进口粕类饲料转基因检测的警示通报
- 2013-12-22 2013年全球农产品需求报告
- 2013-12-20 中国退回54.5万吨美国输华转基因玉米
- 2013-11-29 浙江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 2013-11-26 三部委部署东北收储:禁购进口玉米大豆
- 2013-11-04 中储粮转基因菜籽油风波未了
- 2013-10-16 警惕H7N9蝴蝶效应
- 2013-09-03 农业部:玉米进口量还将逐步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