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调控抑制玉米深加工消费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1-04-28 10:07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笔者认为,期价回落空间有限,而受供求趋紧及国际市场强势影响,至新作玉米新获之前,现货市场仍将保持强势,价格仍有一定涨幅。
春节过后,国内玉米期现货市场出现巨大反差。连玉米继2月份创历史新高后,步入为期两个多月的弱势调整。而玉米现货价格则大幅攀升,以笔者跟踪调查的山东聊城某粮站为例,玉米收购价格由2月上旬的1920—1930元/吨大幅上涨8.83%至2090—2100元/吨,而东北主产区的玉米收购价格普遍上涨至2000元/吨以上的历史最高位。笔者认为,期价回落空间有限,而受供求趋紧及国际市场强势影响,至新作玉米新获之前,现货市场仍将保持强势,价格仍有一定涨幅。
一、政策调控抑制深加工消费,移仓调整致连玉米承压
年内四度“提准”对玉米收储加工企业的资金供应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继日前发改委要求各银行暂停对中央和地方储备以外的经营者发放贷款收购玉米、并督促贷款企业及时销售回笼货款之后,4月20日,财政部再出通知“暂停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自4月20日起至6月30日,纳税人向农业生产者购进玉米深加工生产除饲料产品之外的货物,不得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并计提进项税额。”毫无疑问,此举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深加工消费,亦是连玉米长期弱势调整的主要影响因素。 此外,主力移师远月亦令期价承压。但从1109合约日K线技术形态看,期价创历史新高后的回落调整,数度于上年10月突破上涨至历史高点的38.2%回调位(约2370元/吨一线)获得支撑。虽然昨日收盘瞬间跌破此位,但预期调整幅度有限,反弹仍可期待。
二、低位库存推涨前期价格,供需趋紧仍有上行空间
国内市场,库存处于历史低位,价格强势上涨亦在情理之中。究其原因,来自饲料养殖业的季节性恢复、深加工企业良好效益的推动及国储补库的庞大需求是玉米价格上涨的三大推手。从当前市场形势分析,距离新作玉米收获尚有五个月,虽然USDA种植意向报告显示其新作播种面积将大幅增加,但高企的原油价格与破位下行的美元预示着美玉米的能源转化与出口需求可能大幅增加,进一步推涨CBOT玉米价格至800—850美分/蒲式耳是完全可能的,对国内市场的拉动仍是长期的。
国内上述临时干预虽然可能暂时抑制深加工消费,但仅国储补库需求即足以推动玉米价格继续上行。据统计,截至3月末,国有粮企在10个主产省区仅收购10年产玉米1850万吨左右,占收购总量的26%,此储备量(其中尚含有其自身加工用量)当然难以调控市场,也预示着国储补库仍有较大缺口。供需继续趋紧,价格仍有上行空间。
上述期现货市场表现出的巨大反差,事实上也可以理解为期现价格的充分聚合,而在现货价格坚挺向上的市场形势下,这一聚合极有可能意味着期货价格的回落空间已基本封闭,虽然昨日报收低位,但反弹趋势不会改变。需要注意的是,政策强力调控之下,反弹时间将大大延后,幅度亦将受到限制,笔者此前预期的1109合约及其后续合约反弹终极目标位或由2600元/吨一线降至2500元/吨。
相关阅读:
- 2014-06-27 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启动 农产品定价机制改革破冰
- 2014-02-07 去年我国大豆进口6340万吨再创纪录
- 2013-12-26 关于加强进口粕类饲料转基因检测的警示通报
- 2013-12-22 2013年全球农产品需求报告
- 2013-12-20 中国退回54.5万吨美国输华转基因玉米
- 2013-11-29 浙江新增1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 2013-11-26 三部委部署东北收储:禁购进口玉米大豆
- 2013-11-04 中储粮转基因菜籽油风波未了
- 2013-10-16 警惕H7N9蝴蝶效应
- 2013-09-03 农业部:玉米进口量还将逐步适当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