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对话饲料营养科学家呙于明教授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2-05-04
  • 编辑:admin
  • 评论:0

    “科技无极限,当一名有责任感的科学家很难,需要不懈努力。”

  “在我从事科研教学的头10年里,我作为参与者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10年后的今天,我作为主持人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再过10年后,我希望能帮助年轻的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走进办公室,满屋的装饰和摆设让记者眼前一亮。

  三面墙上,富丽堂皇的国画“群芳绽放”,“宁静致远”书法苍劲有力,浓墨重彩的油画色彩斑斓;墙角一棵金琥,桌上一盆绿箩,绿意盎然,葱葱郁郁;窗台之上,泰山石印、陶瓷玩偶、法老雕塑、纪念奖盘……让人仿佛置身艺术家的创作室。

  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却是一名科学家,他是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呙于明教授。

  在这些艺术品中,有很多鸡:异域风情的陶瓷鸡盘、憨态可掬的母鸡储钱罐、栩栩如生的雄鸡油画……,这让记者想到了呙于明教授的研究方向:家禽营养代谢与调控、营养与免疫、微量营养素营养、饲料添加剂及应用技术研究。

  在这里,记者想起了另一位科学家袁隆平,想到了他拉起小提琴陶醉的样子;也想起了党委书记瞿振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让艺术的阳光照亮科学探索的心灵”。

  在这样一间充满艺术气息的屋子里,记者开始了与呙于明教授的对话。

  ●记者:最近30年来,养禽业有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专家预计在未来的10~20年间,也还将继续发展。伴随着家禽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许多陈旧的生产理念和方式急待更新,发展的愿望显得尤为迫切,于是,更具前瞻性的生产管理理念被不断应用到家禽行业中来。您的团队关于“肉鸡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刚刚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你们的研究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有什么意义?

 

  ■呙于明:正如你所说,肉鸡养殖业是占畜牧业比重很大的一个产业,为人类生产动物蛋白食品———鸡肉;肉鸡也是饲料转化效率最高和生产周期最短的一个畜禽品种。我国肉鸡养殖业在过去20多年里发展很快,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还很突出。养殖业主面临防疫和肉鸡保健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提高存活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消费者期望鸡肉产品安全优质,要求产品无抗生素等药物、无病原菌和无重金属残留;社会需要养殖业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生态。

 

  “肉鸡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项目成果就是针对肉鸡健康、鸡肉安全、饲料高效和环境友好等几个方面开展营养理论和饲料生产技术研究取得的;在肉鸡早期快速生长和后期代谢病控制技术、增强免疫抗病力的饲料营养技术、日粮类型针对性酶制剂应用及其营养释放当量、氨基酸平衡日粮技术、宏量和微量矿物元素减排技术等方面取得进展。这一成果以技术集成创新为主,也不乏原始创新,包括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新型生物饲料添加剂产品开发及其应用技术,本项目成果中有13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并且部分已转化产生效益。

    ●记者:我看到一份材料:在2010年,全球消费鸡肉5500万吨,它相当于每年生产7400万吨活鸡或370亿只体重2公斤的肉仔鸡。为此,肉鸡业每年将需要消耗约1亿4500万吨的饲料,其价值近300亿美元。在这方面,你们的研究有所突破吗?

  ■呙于明: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社会意义就在于:高效生产,为养殖业主增收;产品安全,让消费者放心,出口创汇能力增强;提高饲料资源利用率,节约资源;减少氮磷及其他金属元素排放,保护环境和生态。这个项目累计培训产业技术人员2.8万人次,提高了产业人员技能。

 

  过去五年里,这项成果在山东六和集团、河南大用实业公司、河南永达食业和北农大动物科技等多家合作单位得到了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生产饲料1900多万吨,生产肉鸡39亿只,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8.96亿元。

 

  ●记者:这项成果服务产业的特色明显,项目组制修订了8个行业或国家技术标准和规范。这对于相关行业的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呙于明:我国肉鸡养殖业及整个畜牧业发展很快,也处在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标准化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技术标准或规范是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畜牧业发展所亟需的,尤其在消费者日益重视产品安全的新时期。行业/国家标准或规范对国家的整个行业的生产都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项目组制定的标准和规范已经并将继续对肉鸡健康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记者:据我了解,这项成果多学科交叉特色明显,涉及动物营养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饲料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等,这样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团队是如果组建起来的?

 

  ■呙于明:这个项目成果是过去10年的工作积累,研究团队主要是在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计划(973计划)课题和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期间形成的,这个团队是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团队,由高校、研究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研发中心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和产业技术人员组成。

 

  任何工作都有难题,要取得大成果,攻克某个关键技术问题有难度,但更难的是研究团队建设,包括获得具有所需学科知识背景和研究技能的人才、人才队伍组织并能高效运转和充分发挥人才创新能力的机制。我们的团队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真的得益于多学科科研人员的交流和协作攻关。

 

  ●记者:事实证明,你们这个研究团队是很有“战斗力”的一个团队,在理论和技术方面都有新的发展,过去十年发表成果相关的SCI收录论文42篇,还于2009年入选了教育部创新团队,您也在2011年入选农业科研杰出人才。近年来,你们的团队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今后,你们有什么新的思路?

 

  ■呙于明:目前,我所在团队承担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北京市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的研究任务,每人承担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重点)项目,同时还承担“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农业部专项和国内外横向合作课题等科研任务。研究团队围绕家禽健康、产品品质和饲料高效利用继续开展理论和技术研究,每年发表10篇左右SCI收录论文。

 

  学校开展科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是“顶天立地”,我们也是一直立足产业需求,创新研究新技术;服务学科发展,探索研究新理论。

    ●记者:谈一谈您的求学经历,为什么选择学农?

 

  ■呙于明:我进入农业大学是偶然的,但选择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却成了必然。当年高考,调剂到农学院时,刚开始对这个专业不太感兴趣,老师说我“专业思想不牢固”。但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国农业、畜牧业的了解不断加深,慢慢也有了兴趣。尤其是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更感受到了畜牧业科技、感受到了我国畜牧业对科技的需求,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觉得这是一片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记者:所以在1991年完成博士论文研究后,你谢绝英国导师的挽留毅然回国并留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呙于明:对,我的思想转变得益于我的导师,导师对我的培养和影响很大。在英国留学期间,英方导师指导我从事营养生化研究,理论性和基础性强,让我懂得了如何从事严谨的科学研究、体会到什么是理论创新;在博士毕业后留校工作期间,我的导师和课题组其他老师带领我进行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带领我下基层服务产业和推广技术,让我迅速了解了我国养殖业、了解了养殖业对科技的需求,认识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认识到科研必需立足于产业。导师们的言传身教对我成长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记者:您兼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新饲料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饲料添加剂及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审核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很多行业职务,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呙于明:我所参加的这些学术和技术组织均与科技有关,在这些组织任职完全是主管部门领导和业内同行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应该说给予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

 

  在动物营养学会,我主要组织学术交流和《动物营养学报》工作,动物营养学科是饲料工业的支柱学科,动物营养学会发展的很好,有1000多名会员,独立出版学报和会刊。你刚才提及的其他三个委员会都隶属农业部畜牧司(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我们承担饲料新产品、饲料技术标准和产品生产批文的技术把关。通过参与这些工作,也让我更多的接触和熟悉产业,更好的把握研究方向,更好地为产业发展服务。

 

  ●记者:您在2010年被评为民进北京市委“优秀会员”,不久前又荣获“为海淀区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统一战线先进个人”称号。请您谈谈在这方面的情况?

 

  ■呙于明:我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目前兼任民进中国农业大学支部主委、民进海淀区委副主委和政协海淀区委常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力所能及的从事参政议政工作,通过民主党派渠道参与社会发展调研和社会服务活动。我曾陪同全国人大前副委员长许嘉璐到基层调研新农村建设,受益匪浅。

 

  ●记者:获得了这些荣誉,又拿到了国家科技大奖,有什么感想?

  ■呙于明:被评为先进和获得奖励都令我高兴和感到荣幸,但那都已属于过去。科技无极限,当一名有责任感的科学家很难,需要不懈努力。

 

  在我从事科研教学的头10年里,我作为参与者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在10年后的今天,我作为主持人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再过10年后,我希望能帮助年轻的团队成员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作者:何志勇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