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鹏程:流程创新是温氏的核心竞争力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1-04-18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1983年,温氏集团由七户农民8个人集资8000元开始创业。温鹏程是创业者之一,时年18岁。这位刚从高中毕业的小伙子,与?竹公社签订了为期5年的承包合约,养了15头母猪,120头肉猪。
25年过去了,温氏已经走过创业初期的艰涩,现已成为一个拥有2.8万员工,以养鸡、养猪业为主,以动物保健品、食品加工、有机肥业、饲料贸易、农牧设备为产业链配套的现代农牧企业。2007年实现上市肉鸡5.3亿只,肉猪182万头,销售收入117亿元,成功跨入百亿级别集团行列。但这不是温氏的终极目标。温鹏程说,温氏的梦想是携手农民,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突围,打造世界级农牧企业。
2008年11月3日,记者在温氏总部的会客室,正式采访了温鹏程。他中等身高,平实相貌,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可靠。一条深蓝色的西裤搭配一件白色衬衫,这样的装束多少显得有些普通。可采访伊始,当他在会客室正襟危坐,那种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气魄,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里,温鹏程总是面带笑容,认真地回答问题。无论是娓娓道来,还是言简意赅,逻辑十分清晰,纵横开阖,酣畅流利,闪耀着一名优秀企业家的思辨精神和经营智慧。
一 敢于承担风险 敢于舍弃
《广东饲料》:温氏是全国著名的农牧企业,在农业产业化实践和新农村建设,乃至广东省农牧企业成长模式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咱们先聊一个话题,你觉得温氏一路走来有哪几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温鹏程董事长(以下简称“温”):温氏二十五年一直默默走来,并没有什么很重大很经典的故事,其实是很平和的。当然,我们也经历了一些困难,或者说企业的低潮。但这是任何一个企业必须经历的成长阵痛:不单要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要有思想准备跨越一道道坎。我们在办企业的过程中(对这些困难)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1987年,当时“公司+农户”的启动刚两年,实际上还只有一个雏形,没有一个完整的制度和管理手段。应该说,“公司+农户”模式把分散的农业生产与大市场联接起来,使农村的土地、闲散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了农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确保了产品质量。不过我们真正把“公司+农户”的简单联系,发展成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共存关系,应该是在1989年。那阵子国际形势、国内市场发生了一些激烈变化,我们勇敢地走出去,承担了市场的风险。现在“公司+农户”(模式)也被称作“温氏模式”,成就了我们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个呢,是在1997,事隔十年以后。香港暴发禽流感,这不仅是市场的低潮,而是一个行业性的事件。当时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尤其表现在资金的运作上。行情低迷时如何树立信心,如何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也就是在低潮中的风险防御难题。还好我们对此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且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1998年5月时,我们就开始进入盈利阶段。温氏那么快就能挺过危机,而且还盈利,那时候说出去,全行业都没人相信。
第三个就是2003年的SARS。那时候全球都不知道SARS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学术界、医学界、卫生界都认为SARS可能就是禽流感,这给我们整个行业的冲击是非常大的。我们也因此业绩下滑,损失严重,但那时候我们已经有比较成熟的预防机制,有足够的信心应付。
第四个就是2004年全球多个国家相继暴发的禽流感。应该是在04年10月份的时候,我当时正在欧洲、泰国等国家考察。这次的负面影响也是很致命的:不是我们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信心,而是整个社会对家禽行业的发展都没有信心,行情极度低迷。
这几个事件算是温氏的转折点,就像你所讲的重大事件。有时候我们也感觉压力重重,但很快就清醒过来,尽可能地搜集、掌握更多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我发现其实每一个危机过去之后,总会出现新的机遇,谁能抓住,便有可能迎来企业发展的新高度。
《广东饲料》:人家说船小好掉头,船大好冲浪。温氏的发展壮大不乏困难与挫折,但都能顺利过关。我想请问,当温氏遇到风险时,内部的决策机制是怎样的?你个人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
温:我们一直都推行民主决策,发挥集体力量,发扬团体精神。在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团队的色彩也是最浓厚的。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我们都积极运用团队的力量剖析问题,走出困境。中国有句古话: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但多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营者就往往强调自己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对形势的判断是多么准确。反过来,我的观点是这样:从一开始我就把个人作为团体其中的一个力量,将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只是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我把信息集中起来,然后告诉大家,跟大家一起分析,而不是我掌握信息,我来拍板。强调团队建设的时候,关键就是要看经营者有没有真正抓住核心点,这是团队建设、民主决策过程中的一个要点。
前面说到,我们敢于承担风险,实际上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个团队,无论是决策团队还是技术团队,或者是公关信息资源,都拥有优势。当然,企业不会无条件地承担市场风险,对事情的判断为有利的情况下才会这样做。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相对被动的,必须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但也不一定就非得勇往直前,这应该就是温氏跟其他企业有较大区别的地方。我们一旦发现(某个项目)进行不下去,把风险承担下来就算了。比如说我们过去启动的养猪模式,或者去年我们启动的蔬菜项目,运作起来之后发现举步维艰,就决定不往前走。敢于拿起,还要舍得放下。
二 流程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广东饲料》:这些年大家都在学习、借鉴温氏的成功经验。如果让你来讲,温氏的成功有哪几个关键点?或者说,温氏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温:既然是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就只有一个。很多记者也问过类似的问题,我在企业也一直强调核心竞争力,但是讲了那么多,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提倡企业文化的时候,曾把它作为整个竞争力的来源。“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实际上也就是两句话,但如果真正灌输到每一项工作当中,将产生非常巨大的能动作用。但是不是核心竞争力呢?我想也不完全是。因为竞争力应该是手段或者技术,因此,我倒认为流程创新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以前说上下同心,有效延伸。我觉得这还不够,我们已经改掉了传统模式的流程,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公司+农户”就是典型的流程创新。我们作为组织者和管理者,将畜牧产业链的种苗、饲料、技术、保健品、畜禽饲养、销售等六个环节实行全程管理,农户只要承担饲养管理环节。公司根据产业链各流程之间的技术、资金、劳动强度等情况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在内部实现了高校的流程管理。公司与农户的资源优势在合作中可以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面对市场竞争时能够处于优势地位。
《广东饲料》:如果让你用很简单的语言描述,你认为温氏的特色到底是什么?
温:实际上还是回到那句话,我们的特色就是农业产业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管理。温氏的业务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我们并没有离开过。
三、农民效益是农业产业化的难点
《广东饲料》:专业化是产业化的重点基础,温氏也注重在产业化进程中坚持各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运作。你主持温氏工作的时候,主要抓哪几个产业环节?
温:事实上任何一个环节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低标准,就会造成效率的低下,效益的损失。在企业里面存在很多“度”:每一项管理,每一项技术指标,每一项生产的要求有一个最低的底限。这个(底限)要是超出了,很可能就因为某个小小的环节把企业推向一个完全被动的局面。这几年我们着重强调的一点是农户效益,这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之一,也是难点之一。农民跟不跟你合作,你有没有那么大的生产队伍,你的团队配置是否完善,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我认为,与温氏合作农户的生活水平才能直接反映温氏的企业效益。既然是合作,不是一个骗局,那么双方就有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改善生活。我们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以产业链全过程管理为基础,以保护农户利益为根本,实现双赢的局面。另外,我们在技术创新,管理手段上也投入了很多精力。应该说温氏的成功不是依靠单一的手段,而是多方面的。
《广东饲料》:这里我插一句,农户获利方面有没有一个评价体系?总部是怎么进行控制,或者说怎么调整的?
温:我们是有评价体系的,但是每一个评价体系在不同阶段的参照指标有一些差距,一般我们根据农民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我经常说一句话就是:农民对你满不满意、赞不赞成,他是用脚来投票的,而不是用手来投票的,也不是用嘴巴投票的。刚才我讲到我们很关注农民的效益,为什么呢?因为效益低的时候,农民跟你合作的意愿自然就会下降。我们评价员工的凝聚力、员工的团结,同样是用这个来衡量。职工的积极性、干部的跳槽率,这些都是评价依据。当然,农民效益的高低,员工薪酬待遇的高低,不同年份的差异性还比较大。比如上半年猪价这么好,农民自然期望收入高一些,我们也应当适当提高;近段时间低了,我们也要适当调低。这个高不等于高到底,低也不等于低到底,必须灵活运用、灵活把握。
四 全民持股 民主决策
《广东饲料》:你怎样评价全民持股在温氏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温:全民持股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员工受益,企业凝聚力增强,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扩大,提高员工归属感。最近这几年,我们大幅度地提升员工收入水平,让员工过上了舒适的生活。当然,我们提倡的“齐创美满生活”不是用共产主义的平均分配来实现,需要确立分配的依据,用什么呢?这就是从劳动付出方面作出评价,你投入了有回报,这是你的劳动成果,这一点我们是必须保证的。现在全民持股在证券法、公司法等还有一些限制,未来怎么走我们也很难定下来。我是非常希望更多的员工,更多的干部、技术人员能够分享经营上的成就。
《广东饲料》:温总,我再刺激你一下。从你开始创业到现在作为董事长,整个经营班子有没有人敢跟你“争吵”?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办?
温:我们开会的时候要求每个人都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争吵是家常便饭,我们几乎每次开会都拍桌子。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任何事情提出来,大家不可能马上就意见统一。但我们一旦拍板,大家的行动就非常一致,这个就是我们的民主与效率。很多企业老总往往不容易做到这点,跟你的看法不一致意味着对你有成见,我认为这就是胸怀不够广阔。任何观点、任何操作思路和方法都应当融合集体的思想与智慧,理应在争辩中取得一致。我们的团队当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处理得非常好,会上吵得很凶,会下仍是好同事、好搭档。上下级之间关系、同事之间关系、公司与公司之间关系非常融洽,但这不代表有话不能好好说,该据理力争还得据理力争,该反对还得反对。因为我们都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恶意中伤、贬低某个人。
《广东饲料》:其实你觉得一个企业家,或者说开拓者、创业者也行,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品质?
温:这个我也没有进行太多的思考,但任何人要想成就大业,道德基础很关键。一个人自小就传承了某些优秀的品德,还是坐上某个位置后才洋洋得意地说一大通高调的话,两者的价值观往往差异比较大。如果是后者,更容易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原有的立场或原则,甚至迷失自我,我也感觉这种人离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要远一些。
五 珍爱企业的形象及品牌
《广东饲料》:三聚氰胺奶粉等一系列事件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社会责任感一时也成为社会的舆论焦点。在您看来,这些事件给温氏或者说整个畜牧饲料业带来哪些启示?
温:三鹿作为一个大企业,并没有认真把好产品质量关,这样子跨掉了,我觉得这个教训太大、太惨痛了。给我的启示就是,在产品质量方面必须认真、严格。我们一直都坚决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合格的安全食品,并且努力做到最好,这是我们的基本态度。
中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应该说法律基础还不够健全,这是国家体制上的问题。反过来,我们要成为发达的社会主义民主国家,还必须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就是说穿起龙袍要像个太子,像环境卫生、公共秩序、风俗文化等都需要人们自觉遵守。还有一个社会的配套问题,比如说一个房间里抽烟的人很多,但都找不到烟灰缸、垃圾桶,不把烟灰扔到地毯上,又该怎么办呢?我觉得,这些事件的最终发生是多原因的,是少数企业、少数人不负责任引发的,市场需要一些时间去“大浪淘沙”。我们作为一个先富起来或是走在前面的人,应该自觉做出表率,理应为这些事情付出更多,比如说企业要舍得投入资金加强礼仪培训、道德建设、制度建设,不一而足。
《广东饲料》:你是农牧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全国人大代表,在这方面我也能体会你的用心良苦。在三聚氰胺事件上,你有什么建议或提倡说给我们饲料业、养殖业?
温:大家应该全力做好份内事,遵守法律法规,虽然这个管理体系还有一些空白点,但我们还是应该严格按规矩做事。大企业也好,中小企业也好,不应拿企业的品牌、企业的未来当赌注,因为这往往就是一条不归路。
《广东饲料》:这里我还想了解一下,温氏这些年来在公益事业上的投入如何?我看到?竹镇是新兴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镇,在这方面能否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温:?竹镇新农村建设实际上有16个字: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洁,我们希望能够带动农村生产力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相对应地,文明程度也会有所提高。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还需要一些硬件配套。去年我们给?竹镇人均300块钱进行村容整治,共13000多人。云浮搞生态村、文明村、卫生村建设,我们也积极参与其中。整个2007年,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直接投入超过400万,今年估计还会有所提高。
社会的公益事业方面,我们每年都投入超过2000万。年初南方发生雪灾,我们捐了700多万,不包括职工捐的;“5.12汶川地震”,我们整个企业包括职工的捐款超过1000万。我们在本地也做了一些工作,整个?竹镇有六公里的路灯是我们捐赠的,现在还有十多公里的照明电费由我们支付。在教育事业方面,我们1995年成立了温北英慈善基金会,主要资助家庭困难的、品德兼优的高中以上的学生就读,这个基金会正在不断扩大慈善范围。
其实,企业取得长足发展固然要靠自身努力,但与国家经济大局的繁荣稳定、社会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我们深深扎根于农村,成长于农村,服务于农村,甚至反哺社会,这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六 更大的挑战源于自己
《广东饲料》:前不久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重点探讨了农业农村工作,在这种大环境下,您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展望?
温:我认为国家内需拉动的主体就在农村。人们要求吃到更便宜、更安全的食品,客观需要农村进行更深层次、更大动作的改革。现在国家正一步一步地推行下去,我对此也很期待。国家也提到,农民将更多地享受公共财政、公共设施等福利待遇,这些都是利好消息。
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作出推进农村改革的决定,目的在于推动国内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刺激消费,推动内需。其中,我国7亿多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的发展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能否实现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的转变,农村改革的动向及成效尤其值得关注。
《广东饲料》:一方面金融风暴已经席卷全球,另一方面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业的腾飞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你个人认为,农牧业将迎来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温:其实大多数企业家都明白这样的道理: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现在全球金融危机让不少行业同仁陷入一种忧虑、悲观的情绪,可我还是觉得更大的挑战仍在于自身。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些企业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困难,已经逐渐显露出来。在新的形势下,制度也好,经营手段也好,业务的选项也好,企业经营者需要以最高的勇气克服自满、固步自封的态度,必须实践高效的管理制度。机遇方面,我认为食品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关键要将富余的农产品变为市场的消费品,有组织地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并配备高素质的服务队伍。这个市场大企业能进入,中小企业也能进入,关键是要选择正确的途径。
我很诚恳地希望大家乐观地评估目前的困难,落实充分的应对措施,紧紧抓住农村改革的机遇,再创行业新辉煌。
相关阅读:
- 2018-04-11广东研究猪近30年的专家:不建议经常吃土猪肉、走地鸡
- 2018-03-15全国人大代表温鹏程:生猪期货可助养户锁住利润
- 2016-07-26双汇创始人万隆:76岁将企业带进世界五百强
- 2016-06-27金卫东新论:《唯书与麻将不可少》
- 2016-04-19温鹏程:畜牧业的短板是整个体系还不够完善
- 2016-02-18播恩总裁邹新华:2016年有以下八大趋势
- 2015-07-27华农大经管学院院长万俊毅:农牧企业面临三大挑战
- 2015-07-17猪联网--为现代养猪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
- 2015-07-02薛华:未来几年是海大弯道超车最好的时机
- 2015-07-02陈春花:如果不懂变化,行业老大又怎样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