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吴淑琴:以健康养殖的理念开展疾病防控工作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1-04-18
  • 编辑:admin
  • 评论:0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养殖产量约占全世界的70%左右,据《中国渔业年鉴》统计,2006年我国全国水产养殖总产量3593.95万吨,全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0.46千克,渔民人均纯收入6176元(而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87元)。同时我国也是水产品出口大国,2006年我国出口总量301.5万吨,出口额93.6亿美元,水产品出口总额继续位居大宗农产品首位,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水产养殖业优化了粮食生产结构,为人们提供了高质量的食物蛋白,已成为实现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领头羊,对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水产养殖高速发展的同时,病害作为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凸显出来,而且在病害控制中的不合理用药,造成药物残留污染通过食物链残留富集,带来食品安全隐患。因此,产业素质急需提高,安全、高效的健康养殖理念需在生产实践中强化,以确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008年4月24日,本刊记者就水产养殖业如何摆脱水产病害的困扰,如何保证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如何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等问题,采访了珠江水产研究所所长吴淑勤研究员,以期对行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1 病害频发 不容忽视
 
《广东饲料》:您领导的研究所是国家级珠江流域渔业综合科研机构,在鱼类人工繁殖、池塘养殖、鱼病防治、渔业资源和环境等研究领域均有所建树。请介绍一下珠江所?
吴淑勤所长(以下简称“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珠江所”)创建于1953年,是国家级珠江流域渔业综合科研机构。建所以来,获得国家、省部等各级奖励一百多项,对我国渔业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上世纪50年代“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解决了水产养殖业大量苗种来源关键技术,为渔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该项技术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应用;60、80年代分别发明的“池塘多级轮养技术”、“万亩连片池塘高产养殖综合技术研究”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第一、二次产量飞跃,解决了池塘养鱼高产的技术关键和我国的吃鱼难问题;70年代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水产疫苗——草鱼土法疫苗,为我国水产疫苗的应用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90年代初的“大面积土池养鳗技术研究”,解决了池塘养鳗的关键技术,为水产养殖实现结构性调整作出了贡献;20世纪末我所引进、驯化和推广的罗氏沼虾、加州鲈鱼、泰国野鲮、麦瑞加拉鲮、淡水白鲳以及几种胡子鲶都形成了年产几万吨的规模,大大丰富了我国居民的“菜篮子”;21世纪初,“鳗鲡池塘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对提高我国鳗鲡质量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率先在我国成功获得第一个转基因鱼(转荧光蛋白基因白云金丝鱼),为鱼类品种选育探索出新的有效途径;建成国内首屈一指的热带亚热带水产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一大批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创造性建立的“珠江鱼类天然仔鱼生态信息、种质基因库”,是研究大型河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的重要平台;在实验室研究储备多个针对我国水产重大疫病的疫苗产品,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水产动物疫苗GMP中试生产基地”,为全国相关研究提供共享平台;“剑尾鱼水生实验动物化研究”培育出国内第一个水生实验动物,填补了国内水生纯系实验动物的空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珠江所形成了目前的“渔业种质资源与育种”、 “水产养殖与营养”、“水产病害与免疫”、“渔业资源与环境”、 “渔业生物技术”、“水生实验动物”和“观赏渔业”七大学科的格局,建起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挂靠珠江所的主要机构有中国水科院热带亚热带鱼类选育与养殖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水生经济动物病害防治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珠江中下游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水产种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农业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农业部新渔药临床试验基地、广东渔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淡水鱼类种质资源库、中国水科院海南水生野生动物救护基地、中国实验动物水生实验动物专用委员会、广东省水产学会水生经济动物病害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水产学会观赏鱼专业委员会等。
 
《广东饲料》:在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养殖病害频繁发生,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吴:水产养殖在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的长足发展,充分显示了行业优势。但在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由于盲目追求效益,过度高密度放养,种质与饲料质量不能保障,养殖生态环境趋于不良,生产方式多为养殖者分散式家庭经营难以规范,从业人员素质尚差,病害防控技术手段仍以药物为主,管理体系尚不健全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水产养殖病害频发、暴发,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从我国最大宗的养殖品种草鱼看,其出血性病毒病自上世纪50年代发生,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上海、浙江、福建、广西、四川等省区影响严重,病毒感染致鱼死亡率60-80%,严重时达90%以上;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还常与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等并发,并累及鱼种、成鱼大批量死亡。从不同养殖水域看,淡水鱼类暴发性细菌性败血症,由嗜水气单胞菌等为主感染引起,危害鲫、鳊、鲢、鳙、鲤、草鱼、鲮、鳜等几乎所有的淡水鱼类,流行季节为4-11月,其发病率达到 60%以上;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弧菌病在各个海区都有发生,能感染大黄鱼、美国红鱼、军曹鱼、石斑鱼、牙鲆、大菱鲆、鲈、梭鱼、真鲷、紫红笛鲷、红鳍笛鲷、东方?等大多数海水养殖种类,流行时间为6-10月份,7-8月份为高峰期,一般死亡率为30-40?,高时可达80?上。从特种养殖看,鳗鲡指环虫病发病率在40-70%,危害严重,目前仍缺少高效低毒药物;对虾病毒病可以造成90%以上的死亡;刺参等棘皮动物腐皮病曾致大规模死亡;扇贝等贝类脓疱病的发病率在40-70%,重者高达90%以上;海带等养殖藻类腐烂病发病率在20-40%,严重时高达80%以上;牛蛙脑膜炎死亡率在40-70%;中华鳖等爬行动物白底板病死亡率30-70%,严重时高达95%以上……几乎所有的养殖品种都有发病报道。水产养殖病害,特别是重大疫病,极大的打击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水产动物病害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广东饲料》:我省水产养殖及其疾病有哪些相对突出的特点?
吴:广东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河汊纵横,江湖密布,生物多样性丰富,水产养殖业发达,养殖品种多,养殖周期长,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优势;此外,广东悠久的饮食文化,对品种要求丰富的饮食习惯,也促进了广东省养殖品种的丰富化。也正因为以上特点,广东省成为我国养殖大省,但养殖病害也较为突出,主要特点有:一是发病的种类多,不完全统计达70多种,有的为地方常发病;二是发病周期长,不少病期达半年以上、甚至全年;三是发病复杂,因高温季节长,适合大多数病原生存,病原交叉感染机会多,加上其它非病原因素的干预,使病趋于复杂而严重。例如,广东的鳜鱼养殖以其投放活饵的模式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养殖产业,其养殖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从1994年起,广东省鳜养殖主产区暴发了鳜鱼病毒病,每年4月中下旬水温约20℃以上可发病,直至11月中下旬水温降低时结束,发病期6-7个月;疫区鳜鱼携带病毒率高达95%以上,80%以上病鱼混合感染细菌、寄生虫,多呈急性病型,一周内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在发病季节,携带病毒鳜鱼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这是疾病呈急性型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刺激因子为病毒致病的诱发或协同因子,包括气候突变、水质恶化、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感染以及近亲繁殖种质退化、饵料鱼营养不平衡、管理不善(用药不当、饵料鱼未经消毒或投放量过大)等,显示出病因的错综复杂性。广东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也有类似的情况,对虾白斑病毒平均潜伏感染率达60%以上,最高地区达100%,发病严重时,发病率高达85%以上,死亡率50%以上,因携带病毒,这就好比埋下了地雷,给养殖过程带来了随时可能踏爆的风险。所以广东省水产养殖业面对的病害威胁是严峻的,而以健康养殖的理念开展抗病工作,已是国际上广泛认同的水产疾病防控发展方向。
 
2 保证质量 健康养殖
《广东饲料》:您谈到水产养殖疾病防治的发展方向是健康养殖。健康养殖的概念以及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吴:水产疾病的病因多,涵盖了养殖生物体、病原、环境等单因子及其相互关系破坏失衡的多因子等各种因素,因此仅靠病原检测、药物等单纯针对发病的方法是解决不了综合问题,解决病的问题,其根本靠的是“预防”,而实现“预防”靠的是健康养殖。健康养殖的内涵很宽泛,可以理解为健康养殖是基于动物生理和生态习性相适应基础上的一种科学养殖活动,根据养殖对象正常生理特性和生态习性,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将健康苗种通过系统规范的技术管理,在人为控制的生态环境中健康生长,低耗性利用资源,生产出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绿色食品,达到养殖动物、养殖环境与养殖产出的高度和谐。因此,针对水产病害,除了抗病技术,还需要其他技术的配套使用,如良种、适宜的养殖模式、高效饲料、环境改良等。
 
 《广东饲料》:目前与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如何,存在哪些不足?
吴:目前与疾病防治密切相关的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抗病育种方面,获得了对虾SPF种苗、建立了高健康虾培育技术。在高效低污染饲料方面,开展了多种海、淡水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生理和营养需求的研究,开发出草鱼、罗非鱼、鳗鲡、大黄鱼、军曹鱼、蟹等高效环保系列配合饲料。在养殖生态环境方面,近十年来用于养殖水环境改良的光合细菌、芽孢杆菌、蛭弧菌和EM菌等微生物制剂已广泛流行于市场;证明了养殖池塘底栖原生动物和浮游生物DNA序列多样性以及池塘底泥微生物脱氢酶可以指示养殖生产过程中水质和底质的污染程度,联合水质综合指数建立养殖病害生态预警模型;通过养殖生态污染指标的智能库分析,可将传统种植和渔农整塘改土中的干燥、翻耕、碱化、施肥、熏烧以及近年时兴的微生物制剂等施行“配方制”修复程序;可指令养殖过程中池塘增氧、护底、臭氧发生等装置适时、适度运行。这种准数字化、智能化的水、土管理系统在池塘养虾模式中应用取得了健康养殖的初步成效。通过“营养生态操纵降低鳗鲡池塘养殖污染”、“利用营养生态操纵和灰色控制理论优化网箱养殖模式”等研究,将重点解决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模式与关键技术等等。这些阶段性研究与成果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水产养殖技术水平,使养殖总效益呈现平稳有升趋势。但水产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应用仍存在许多不足,其中最突出的体现在现有技术相对独立、分割,没有系统性、科学性的有机组成,缺乏适时、适地、适度的方式操作,使产品质量离绿色食品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从养殖模式、种苗、饲料、疫苗、渔药等进行集成创新,借鉴“精准农业”(也称“配方农业”)的理念,将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相结合,建立数字化健康养殖技术。当然,健康养殖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根据养殖区的养殖容量,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同时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管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养殖证制度、药品饲料管理等各项制度的执行,维护产业长远利益。
 
3 关注需求 开发疫苗
《广东饲料》:在水产疾病的防控措施中,开发疫苗是一个比较好的抗病手段,而且其前景一直被看好。国外的疫苗开创和发展概况如何?
吴:疫苗是一类使动物体对特异性病原的感染产生免疫保护的制剂,已成为当今世界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主流产品。国外早在上世纪40年代杀鲑气单胞菌菌苗就在鱼病防治方面开始应用,1975年疖疮病疫苗在美国进入商品化生产。据不完全统计,一些国家或地区获准许可证的疫苗已超过100种,在针对24种水产病原的抗感染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大减少了抗菌素等化药在养殖鱼类方面的使用量。目前,挪威、美国、加拿大、荷兰等国鱼用疫苗产业化程度高、市场成熟,培育出众多从事鱼用疫苗开发的跨国公司,如Alpharma、Aqua Health、Intervet、Bayotek等。2000年Intervet在新加坡建立了亚洲研发中心,重点开发针对亚洲市场的疫苗产品。据Animal Pharm在1998年做的市场调查,水产疫苗市场由1986年的100万美元提升至1998年的4800万美元,近年来水产用疫苗年增长率高达20?,为最具国际潜力的动物医药产业。国外在研发方面不断加强,近20年来应用分子技术研究水产疫苗成为热点,在小瓜虫基因工程疫苗研究、IHNV和VHSV等的核酸疫苗研究、杀鲑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等重组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活载体疫苗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此外,关注实用化技术研究,浸泡法可对大批量鱼苗进行处理,实用性强,已有弧菌、杀鲑弧菌、鲁氏耶尔森氏菌等浸泡型商品化菌苗;口服法免疫是最方便的一种途径,使用不受时间地点和鱼的大小限制,并对鱼无损伤,但由于口服疫苗的保护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并开展了纳米材料、生物胶囊等包被技术研究。
 
 《广东饲料》:我国水产疫苗又是怎样的?结合珠江所的疫苗研究,请谈谈国内在水产疫苗方面的研发情况。
吴:我国水产疫苗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60年代,珠江所是最早开始开展水产疫苗研究的科研机构,并于20世纪60年代末研制出我国第一个水产疫苗(草鱼病组织浆灭活疫苗),之后研制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草鱼出血病活疫苗”。近10年来,随着产业对绿色抗病药物的迫切需求,水产动物免疫研究成为热点,相关研究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国家攻关等重大科技计划中,疫苗研究有了飞跃的进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产疫苗研究已涉及病原近30种,其中10多种病原与珠江所牵头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内容相关,有国内10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合作,在疫苗研制及应用技术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储备了一批疫苗产品,研发水平与国际接轨。我国现有几种水产疫苗产品在生产上进行示范验证,取得了良好的保护效果,如“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苏等省市进行示范与区域性试验,免疫保护率高达90%以上;2006年农业部渔业局在广东、江西两省组织开展了草鱼免疫防治示范工作,草鱼成活率平均在80%以上,一些区域高达98.3%,平均成活率提高20-40%; “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对鲫、鲢、鳊、鳙等注射的有效率达90%以上;海水鱼“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二联灭活疫苗”和“细菌性疾病多联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提高鱼成活率约10%~40%;等等。从水产疫苗的产业化进程看,我国目前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的水产疫苗产品仅有3种,与先进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珠江所以“广州普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为载体运作的我国第一个水产疫苗基地于2007年12月通过农业部专家组GMP验收,标志着我国水产疫苗将走向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该疫苗基地建有细菌灭活疫苗、细菌亚单位疫苗、细胞弱毒疫苗、细胞灭活疫苗4条生产线,适用于目前我国水产疫苗产品的熟化与产业化。
 
 《广东饲料》:针对水产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养殖、疾病防控概况来说,您认为国内水产疫苗将如何发展?
吴:国内水产疫苗的发展涉及综合性问题。首先是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研究体系。我国疫苗研究基础不够厚实,疫苗产品的研制多处于实验室阶段,加速其向实用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急需科技投入的推进。重点开展水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水产动物免疫学基础、水产动物免疫制品制造、水产动物免疫技术应用等研究。在人才队伍、研究设备、实验材料等方面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共享、流动与协作,建立科学、先进、高效、合理运作的水产免疫科学技术研究体系。将GMP疫苗中试基地等相关的研究条件列入重要的保障范围。第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疫苗产业化应用。为了促进疫苗产业化进程、实现水产养殖绿色防疫目标,提供法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农业部积极采取系列水产养殖无公害规定、渔药禁用清单、渔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渔药处方制度、检疫制度等相关行动计划的实施与完善,使渔药规范逐步建立起来。更可喜的是从管理者、研究者以及从业者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此背景下,对疫苗替代部分化药的引入正合时宜,可在政策和法规上加以引导,如建立疫苗补贴制度、苗种免疫制度。第三是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对于疾病,尽管人们都接受“以防为主”的观念,但我国的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对“防”的科学认识还不足,技能水平尚低下。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人才资源和职能作用,从科学普及的角度使水产疫苗的优越性、技术操作逐渐被养殖者所了解和掌握,共同促进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和推进产业的发展。总之,我国水产疫苗是个新兴产业,相关技术研究应紧紧跟踪国际前沿,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础,面向水产养殖生产实际,以自主研究为主,从多方面促进产业化技术研究,为我国的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速传统水产养殖产业的结构调整。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