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频道 > 企业 >

严虎:通威成立担保公司 将饲料赊欠引入制度化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4-06-18 11:22
  • 编辑:admin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作为通威股份的总裁,严虎自2010年回归通威并掌舵一方之后,他一手统领了公司旗下的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的运营,并通过制定相关奖惩政策来引领各子公司相关担保业务的变现。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6月11日,在四川成都见到通威股份总裁严虎时,正值清爽的雨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受邀坐在了他高层办公室外的绿植成阴的露天庭院开始了交谈。
  
  作为通威股份的总裁,严虎自2010年回归通威并掌舵一方之后,他一手统领了公司旗下的农业融资担保公司的运营,并通过制定相关奖惩政策来引领各子公司相关担保业务的变现。同时,也正是他主导了通威担保与国家开发银行四川分行的合作,为通威融资担保插上了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腾飞之翼。
  
  2005年—2007年,正值全国养殖业发生重大转折,包括通威在内的各大饲料企业不得不接受经销商及养殖户对于产品赊欠的要求,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敏锐地意识到赊欠可能为企业带来潜在的风险,并当即作出决策,于2006年12月开始在四川邛崃、江苏无锡、山东淄博和湖北武汉四地试水成立农业担保公司。
  
  通威的这次试水,试图摸索出一条通过公司与银行的担保合作,为公司产业链下游养殖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且风险可控的融资担保模式,最终实现企业营销转型、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题、银行扶持三农政策得以有效落地的三方多赢局面。
  
  自2006年至今,通威农业担保公司已运行近8年时间,一路走来,通威担保的路径是否顺畅?都经历了哪些棘手难题?从决策层到产业链客户,经历了怎样的改革或断奶阵痛期并坚持走下去?
  
  在成都通威集团总部,通威股份总裁严虎接受了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专访。
  
  源起:为何成立担保公司
  
  中国经济时报:通威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成立的担保公司?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严虎:这要先从当时全国养殖市场的大背景说起。2007年左右的中国养殖市场,开始由散养向适度规模化养殖转型。尽管已经有向规模化转型的趋势,但单个养殖规模仍较小,有些养殖户,从抓种仔到购买饲料全部没有资金,主要靠向经销商赊欠。一般来说,发达地区也只有近30%的养殖户有能力拿现金购买生产资料,而全部赊欠者占比高达70%。
  
  中国的饲料业90%以上是通过经销商代理销售给养殖户,很少有直销方式。在这样的格局下,饲料公司不可能直接赊欠货款给养殖户,而经销商不仅赚取了差额,还赚取了高额的利息成本,更加剧了养殖户的资金负担。而严重缺乏资金的养殖户能否从银行借到款呢?尽管国家高层不断出台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政策,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政策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地。
  
  以上多种因素造成了中国的养殖业规模化进程缓慢,而只有加快、加大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养殖,才能让养殖业相对稳定发展,才能避免猪、鸡、鸭、鱼肉等的价格波动过大,才能降低养殖风险,并保障食品安全。问题是,如何解决适度规模化专业养殖?
  
  2005年至2007年,全国养殖行业进入滞涨阶段,养殖户普遍发展困难。对此,通威启动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自2006年开始适度放开对经销商和养殖户的赊欠,当时这一举措解决了几十万户养殖户的资金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行业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二是开始了在全国几个地区试水农业担保公司,以进一步加大对养殖户的资金支持。通过加大担保力度,力争实现企业营销的转型和对资金风险的防控。
  
  总的来说,通威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一方面是从维护养殖业正常有序发展角度考虑,支持国家三农建设。另一方面,也从企业经营自身考虑,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实现企业营销转型。
  
  意义:将赊欠引入制度化信用轨道
  
  中国经济时报:通威担保模式在推行初期是否顺畅?推开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与影响?
  严虎:较之赊欠,融资这种方式会提升客户的社会信用、金融意识及资金成本意识。但在刚开始推行时,客户的接受意愿并不是很高,甚至强烈反对,特别是对承担利息很有意见。不少人认为与不担风险的“打白条”赊欠相比,担保融资不仅手续麻烦且成本高。期间也遭遇过同行据此争抢客户的情况。
  
  但在推开后不久,很多企业慢慢发现通威实行的这种“将赊欠转为担保”的方式是科学的,不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赊欠造成的企业资金链上的隐性风险,也让客户明白了融资也是需要成本的。不少饲料行业的企业也开始效仿通威的担保模式。
  
  为鼓励更多养殖户接纳和采用融资担保方式,通威也通过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及配套措施来加以引导,比如,对原来可赊欠50万元的客户,转成经营担保后的贷款额度可提至70万—100万元;对于第一年实行融资担保的客户实行全部或部分贴息,以体现公司诚意并帮客户转换观念。
  
  融资担保在一定程度上也促成了客户的理性发展,过度赊欠往往会将一些养殖户推向破产的边缘。
  
  同时,我们也加快展开与国开行等各大银行的战略合作,为养殖户争取利益,其中,国开行的利率上浮仅为10%左右。
  
  成立担保公司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养殖户和经销商由赊欠走向制度化的信用轨道,实行由赊欠到担保的转型。此举不但能帮经销商和养殖户解决融资问题,同时也把他们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提升了个人的社会公共信用度。
  
  企业赊欠纳入不了国家信用体系,不可避免地存在赊欠双方的主观扯皮及商务纠纷,加上客观存在的养殖风险,也造成了企业潜在的坏账风险。事实证明,刘汉元主席的决策力和远见让通威得到了科学的发展。
  
  现在,通威的担保模式已获得全行业的认可与效仿,也带动了饲料行业的客户规范,也让企业摒弃了之前用资金去拼市场的方式,而转向更加注重产品本身的质量与服务。
  期许:国家加大对养殖户及三农担保机构支持力度
  
  中国经济时报:作为一家民营的农业担保公司,通威担保在经营过程中是否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在政策方面,有什么期许?
  
  严虎:国家在这方面的导向性比较明确,但实际落实却很困难。体现在四方面,一是补贴难到位,二是税费难免除,三是银行支持难落地,四是对养殖保险保障不足。
  
  从财政补贴上来说,国家对养殖业的补贴支付方式也应思考改变,如何有利于促进养殖业的适当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像通威担保这样的民营融资担保机构能拿到的补贴少之又少。国家针对服务三农的融资担保机构有农业风险补偿和资本金补偿,去年我们只拿到国家政策规定的20%左右。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很多政策无人传达到企业,也缺乏获取渠道,信息严重不对称。另一方面,即便我们从一些代办中介那里获知,也往往由于申请程序繁杂,需要材料繁多,申请周期较长等,难以申请成功。
  
  在税收方面,作为服务三农的非营利担保机构,国家也有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我们却常常难以享受到。
  
  举例说明:在今年4月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开展2014年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担保机构免税条件一列的第四条这样规定:“为工业、农业、商贸中小企业提供的累计担保贷款额占其两年累计担保业务总额的80%以上,单笔800万元以下的累计担保贷款额占其累计担保业务总额的50%以上。”
  
  就是因为这条,通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便被卡在免税条件之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对此解释说,通威担保是针对农户即“自然人”进行融资担保服务的机构,而文件中的字面意思只提到了“中小企业”,并未明确表示包括“自然人”,因此不符合免税政策。相信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并非此意,但因此类原因而被排除在免税之外的情形还有很多。
  在银行合作方面,通威要特别感谢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它们与通威达成战略合作,实实在在将国家对三农的融资扶持政策落地。一般而言,金融业要考虑风险和收益,相比为数众多、分散的小额借贷的养殖户,银行更愿意承接大项目。而国开行四川分行面对问题,设计出具有鲜明开发性金融特征、切合养殖户需求、风险可控的“农业产业链养殖户小额贷款”模式,满足了小额养殖户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带领下,一些新的银行也开始加入金融支持三农体系。
  
  此外,我们建议将适度规模化养殖保险纳入国家级财政补贴支付范围。由于各类灾害、疾病、污染等影响并严重破坏了养殖生产秩序,而国家对养殖经济的保障缺失,养殖户自行恢复生产能力不足,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国家应当及时建立养殖保险制度,推动养殖保险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让广大的养殖户可以放心地推开规模化养殖,同时也可减轻担保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风险。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