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磊养猪三人组已解散 误会了养猪行业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4-02-07 13:49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在传统养殖领域,如果没有突破性技术,相信整合起来更为困难,突破比工业技术领域更为困难。
2009年当丁磊宣布养猪时,笔者多么希望他真的能养出来,尽管很悲观。
时至今日,世人已渐忘此事,有好事的媒体亲自探访养猪场,据说只有几百头猪在圈中,以丁磊为首的养猪三人组已经解散。
彼时,网易计划投资3亿元,在两三年内建成占地1200亩的现代养猪场,其中一期工程计划投资4000万元打造猪舍,养殖规模在6000-10000头,并且从场所设计到喂养方式,全部采用世界最顶级的高科技。
据说当年丁磊愿意投资养猪业,是因为吃火锅点猪血,发现猪血不地道,他由此看到市场空间。而在投资之前,他算过一笔细账,觉得发现一座大金矿,认为大多数人误会了这个行业。
事实上,是丁磊误会了这个行业。如果走中低端,大规模养殖,就要降低成本,缩小每头猪的活动空间和时间。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的养猪场,也是中国猪肉供应的中坚力量,他们是从中国农民手中抢夺的市场,实力自然非凡。
丁磊当然不会抢这个市场,他走的应该是高端路线。既然要走高端,猪的生活条件就要好,不能打太多抗生素,没有瘦肉精,没事儿还得散散步。首先要在市场上形成一个叫得响的品牌,走专业化的渠道,为渠道商留下利润空间,价格自然要高不少。
这其实也不是难事,因为担忧食品质量问题,城市中有一部分群体到超市里专选最贵的买,而且现在订单农业也渐渐兴起,不少城里人到乡下旅游,碰到养猪户就交点订金,约定个交割时间,为的是吃到放心肉。丁磊在这方面有优势,可以提前在网上预售,认购者可以通过物联网监控猪的成长,增加参与感。
这条路线在理论上可行,在现实中则有很多难题待解。
高端养殖规模往往很小。今年有机会和一家养殖类上市公司高管一起探讨,为何分散养殖规模不可能做大。他说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上经常有养殖发财的致富信息,看起来很吸引人,但这些模式很难复制,因为其养殖规模都很小,散养的难处是不利于管理,比如防疫控制、粪便处理。
上个月回老家,有人告诉笔者,有个包地大户搞养殖业,下雨时鸡都往一处跑,结果挤压死了很多,损失几十万元。这个养殖大户就是希望用传统散养方法,养出高品质肉鸡,但这种散养和规模是死敌,农村散养的鸡基本上都是十几只,不可能挤死,但是几千只时,就会出现种种问题。
曾几何时,高盛在中国生猪产业有阴谋的说法甚嚣尘上,当时正值中国猪肉价格高涨。现在这种说法已无声无息。高盛可不是自己养猪,他们只是参股养猪场,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实现投资收益,跟丁磊这种做法完全不同。相信只要没有垄断任何传统行业都没有巨额利润,总有人试图以传统产业为基点,做出一番大事业,可结果都是不断碰壁。
笔者之所以对丁磊养猪抱有期望,就是相信奇迹是有可能发生的。就跟苹果打乱整个手机行业,特斯拉搅动汽车行业一样,这种事情虽然不多但毕竟还是偶尔发生。但是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工业界,缔造者靠的是技术整合能力,让用户获得良好体验。
而在传统养殖领域,如果没有突破性技术,相信整合起来更为困难,突破比工业技术领域更为困难。丁磊如果真的有所突破,也是中国养殖行业的幸事,可惜现在还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点。
事实也证明,奇迹真的不容易发生。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 2014-09-02 新希望:中国企业要争取全球生产要素的控制权
- 2014-09-02 百年嘉吉的秘密
- 2014-09-01 恒大千亿进军农业乳业畜牧业
- 2014-08-27 核谐竞争实战论坛(广州站)圆满成功
- 2014-08-25 中储粮:将剥离20多家收储公司政策性业务
- 2014-08-20 热烈祝贺金新农股份绩效成果验收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 2014-08-19 新希望、正大饲料龙头转型 抵御市场风险
- 2014-08-17 金新农中期净利增逾八成 饲料销量逆势增长
- 2014-08-11 团队是目前海大集团面临的最大问题
- 2014-08-11 禾丰金卫东:能留下的一定是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