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C拖累业绩 东北制药净亏3000万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3-08-22 10:33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8月20日晚间,东北制药发布了2013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上升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270.41万元,同比减亏73%。
目前,维生素C价格约在20元至30元/公斤,食品级的维生素C的价格仅为23元/公斤,低于不少企业的成本线
8月20日晚间,东北制药发布了2013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上升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3270.41万元,同比减亏73%。
半年报同时预计,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000万至9000万元,去年同期为盈利9453万元。对于亏损,东北制药称,由于主导产品维生素C价格继续处于低位,此外,原料药和制剂药品等主要生产单位进行年度检修影响,第三季度单季预计亏损4000万元至5000万元。
东北制药强调,2012年1-9月营业利润为亏损2.17亿元,由于搬迁补偿确认净收益约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53万元,因此2013年1月至9月营业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已大幅降低经营性亏损。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致电东北制药市场部总监助理费先生。他也表示,今年维生素C行情不理想,拖累了业绩。对于是否恢复生产一事,费先生没有正面回答记者。此前,本报报道了东北制药原料药生产线停产多日的消息。当时,东北制药披露称,停产为年度内正常检修停产,预计停产检修60天左右。业内人士称,生产线停产绝非偶然,“目前原料药市场饱和,四大原料药巨头中的华北制药和东北制药的大量库存牵制着企业的发展”。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维生素的生产被武田巴斯夫、帝斯曼等外资药企巨头垄断。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垄断地位逐渐被国内企业所代替。东北制药、华北制药、江山制药、石药集团、鲁维制药这“五大家族”占据市场近八成份额,价格也一路飙升到140元/公斤。价格高企,资本纷纷分食“蛋糕”,大量中小企业上马该项目,直接造成产能过剩。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维生素C行业调查显示,由于一些地方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生素C产能项目,导致中国维生素C行业产能超出全球需求近一倍。
然而,自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原料药国际市场的整体需求就显现疲软,且欧美对进口原料药的监管与审批也逐渐严苛,国内原料药企业普遍产能过剩、竞相压价。同时,欧盟与美国对进口原料药的监管与审批也逐渐严苛。“维生素C行业虽然还没出现企业倒闭,但是有停产检修的情况。”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西药部主任曹钢日前公开表示。相关媒体披露,目前,维生素C价格约在20元至30元/公斤,食品级的维生素C的价格仅为23元/公斤,低于不少企业的成本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 2014-09-02 新希望:中国企业要争取全球生产要素的控制权
- 2014-09-02 百年嘉吉的秘密
- 2014-09-01 恒大千亿进军农业乳业畜牧业
- 2014-08-27 核谐竞争实战论坛(广州站)圆满成功
- 2014-08-25 中储粮:将剥离20多家收储公司政策性业务
- 2014-08-20 热烈祝贺金新农股份绩效成果验收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 2014-08-19 新希望、正大饲料龙头转型 抵御市场风险
- 2014-08-17 金新农中期净利增逾八成 饲料销量逆势增长
- 2014-08-11 团队是目前海大集团面临的最大问题
- 2014-08-11 禾丰金卫东:能留下的一定是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