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海大集团:不只卖饲料的饲料龙头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0-12-28 00:00
- 编辑: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在去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之前,就听业内说,这家公司很牛,卖饲料就卖出了年销售额50多亿元。颠簸着从岗顶赶到番禺,发现他们确实很忙。海大的人对新快报记者说,很多员工一周六七天都在塘口待着,1个月也就回来公司开两三次会。
员工都在一线奋斗,不仅让企业的销售额渐增,也让海大集团董事长薛华非常有底气。“只要我们加快脚步,就不怕别人赶上。”面对行业的冲击,薛华觉得只要海大在路上,就不怕他们追,“有些公司能跟上,也就是在个别点上能追上我们,但在系统服务上,短期内很难有公司能赶上我们。”
而说这番话的时候,薛华刚开完会,紧跟着又要赶去开另一个会,在间隙时间,我们和他进行了一场关于公司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对话。
溯源发端
科班出身进行创业
故事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饲料业已经走过国营饲料企业遍地开花的繁荣时期,在正大集团等外资企业的抢食下,国营企业纷纷倒闭。随后,虽然以刘永好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悄然崛起,重树了民族饲料的信心,但水产饲料仅仅是刚刚起步。
而这给时年27岁的薛华一个契机。他是水产专业科班出身,研究生时代早已深入市场调研,毕业后就职于广东省农科院,专攻广东省的水产业,这些硬件冥冥之中似乎都是为了创业而铺垫,怀抱着“想用所学专业在行业中做点事情”的理念,薛华与其他几位同是技术出身的海大老臣子,走上了筚路蓝缕的创业路。
依靠技术快速打开市场
1998年,在繁华的广州一隅,海大草创诞生。简陋的仓库,简单的两台搅拌机,几个怀着创业理想的年轻人,以赊欠原料的方式开始进军饲料行业。他们向原料供应商把原料赊欠过来,自己搞配方做预混料。由于质量保证,服务到位,效果明显,很多饲料厂都愿意用现金购买。他们等卖出了产品后,再还上所欠的原料费,就这样,利用资金的时间差,缓解了启动资金的不足。技术,在关键时刻体现其价值,还给年轻人一个迷人的微笑。
“水产预混料的技术含量很高。这个东西是用在水产饲料里的核心原料。基本都是卖给饲料商用的。价钱也很贵,要卖一万多元一吨。”薛华说道。
据了解,水产预混料在水产饲料中的比例虽然只占0.8%,但是其成分由近百种维生素矿物质等构成,技术含量非常高。海大依靠技术领先,很快打开了市场。一年多以后,海大的产品就占广东水产预混料市场较大份额。直到如今,海因特水产预混料仍是海大核心业务之一,在国内水产预混料销量和市场占有率第一。
鉴于“技术服务”的支持,虽然海大集团在饲料行业属于后起之秀,但却享有“鱼虾营养专家”的美誉,而在水产预混料市场,高技术含量带来了高附加值,产品利润率保持在40%以上。
将服务做到田间塘头
在水产预混料方面的技术优势,使得海大在国内相关市场上一家独大。但勇于突破自己正是成功者的品质。2000年底,为了真正在中国饲料行业建立一个持续成长的优秀企业,海大开始思考进入水产全价料市场,他们花钱租厂房,开始披星戴月地奔走在通往养户和养殖区域的大道小径,调查市场,建设销售渠道;同时举办技术讲座,组织渔民到先进的养殖区域进行参观,改变渔民的传统养殖观念;还主攻核心市场,建立重点户,与竞争对手作对比试验,将服务做到田间塘头。
这种全套的“技术服务”模式在当时帮助了海大迎来跨越式发展。2002年公司自建的第一家工厂,资金都是赚回来的。2003年起,海大陆续投资设立了广州容川、广州海雄、广州海贝等公司以进入预混料的下游行业——配合饲料行业,到2006年,公司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公司业务发展得到一个华丽的跨越。
相关阅读:
- 2014-09-02 新希望:中国企业要争取全球生产要素的控制权
- 2014-09-02 百年嘉吉的秘密
- 2014-09-01 恒大千亿进军农业乳业畜牧业
- 2014-08-27 核谐竞争实战论坛(广州站)圆满成功
- 2014-08-25 中储粮:将剥离20多家收储公司政策性业务
- 2014-08-20 热烈祝贺金新农股份绩效成果验收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 2014-08-19 新希望、正大饲料龙头转型 抵御市场风险
- 2014-08-17 金新农中期净利增逾八成 饲料销量逆势增长
- 2014-08-11 团队是目前海大集团面临的最大问题
- 2014-08-11 禾丰金卫东:能留下的一定是优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