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业该抛弃“亚洲生产方式”了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3-09-13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自今年3月发生H7N9流感疫情以来,各地的活禽交易市场均关闭了一段时间。为什么发生H7N9流感要关闭活禽交易?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格雷戈里·哈特尔的说法,目前中国有关部门在动物及环境样本中检测出的H7N9病毒都来自禽类市场,而在猪或农场样本中未发现H7N9病毒测试呈阳性的样本,因此目前感染源调查集中在禽类市场。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北京就已经限制了活禽交易,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防止禽流感。不过从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多人反对永久关闭活禽市场。
事实上,要减少禽流感的风险,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只是朝正确方向的第一步,但远非结束。在笔者看来,要减少禽流感病毒对中国的影响,还需要从根本上重建中国的农业生产方式。
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东南亚禽流感危机后,专门有学者研究了禽流感为何容易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发生,总结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生产方式和禽流感的产生有很大的关联性,并称之为“亚洲生产方式”。
“亚洲生产方式”指的是亚洲很多地区的家禽养殖方式,在这些地区家禽饲养以农民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在这种饲养方式下,由于饲养者的动物防疫意识淡薄,家禽与人畜以及野生禽鸟接触密切,而且由于饲养数量少,饲养户分散,动物防疫部门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和开展防疫服务,成为禽流感疫情防控的盲区。
而在那些采取集约化规模饲养方式的国家,一个饲养场饲养上百万只鸡并不鲜见。鸡被饲养在封闭的鸡舍里,与外界隔离--既不能接触到闲散杂人,也无法与其他家禽野鸟接触。在这些养殖场里,还对饲养人员的生物安全措施作了非常严格的规定,饲养人员只有在穿好工作服后才能进入鸡舍作业。工作结束从鸡舍出来后,工作服也要洗干净或丢弃,以免在无意中传播病原体。运送饲料的卡车在开进饲养场之前也需要用水冲洗消毒,防止将病原体带入饲养场。这种严格的规定使得饲养场成为阻击禽流感疫情侵袭家禽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要杜绝禽流感病毒的大规模传播,关键是要改造中国传统家禽养殖业。要减少禽流感的发生,最终还是要探索一种更加科学的生产生活方式,而适地、适当关闭活禽交易,就是其中的一种。“收割完稻子的田里有很多稻粒,鸭和鹅就吃那些,省饲料,又走来走去,肉好吃。”这个曾被我们视为最为绿色的养殖方式,今天却成了禽流感传播的重要方式。对于农民来说,散养家禽的习惯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对于广大市民来说,要改掉吃“鲜活”鸡鸭肉的习惯也无法改变。那么,我们能改变什么?
相关阅读:
- 2019-07-292019年7月29日广东地区市场行情汇总
- 2016-10-19是谁“抢”走了养猪人的利益
- 2016-07-27大转型时代,快和慢哪个更重要?以温氏为例解读(全文收藏版)
- 2016-06-14原料暴涨,对饲料企业是利好还是噩梦?
- 2016-05-25目前生猪补栏过热 破除猪周期要跳出旧思维
- 2015-03-27水产膨化料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 2015-03-23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今后农业发展重要任务是转方式
- 2015-03-17君有模式与水产饲料行业的双维度竞争
- 2015-03-13评论:猪周期应让落后“养能”退出市场
- 2014-12-23饲料行业离真正的微利时代还很远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