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来了,当行业人士还在讨论H7N9叫做禽流感是否科学的时候,禽业已经得了“重伤风”。且不论长三角等重灾区,在没有患者报告的地区,禽产品价格一样暴跌,销售基本停滞,鸡苗被迫销毁,产品积压异常严重,养殖户深度亏损,行业一片风声鹤唳。据新牧网了解,我国发现人感染H7N9流感病毒至今,全国家禽行业损失接近百亿元,波及企业和农户4400余万。
业界一片愁云惨雾的原因不外乎几个:第一是亏不起,平时资金积累少,流感来袭的时候,资金链薄弱,一旦断裂就难以翻身。第二是留不住。应对流感事件冲击,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屠宰后放进冷库,但由于冷库容量少,且平时与屠宰、冷库等资源联系不紧密,熬不住的时候,只能被动处理产品。第三是销不去。没有足够的渠道疏通,养又亏,卖又卖不出,导致进退两难。第四是叫不响。虽然行业竭力发出改名的呼声,或者苦苦哀求不要关闭家禽市场,但是在杀禽闭市的“主流”呼声当中,那一丝的呼叫显得那么柔弱无力。大众媒体除了刊登几张农户欲哭无泪的照片之外,行业的声音几乎隔离在主流之外,不为人所知晓。第五是动不快。政府层面对家禽业的安抚举动迟迟不出,赔偿方案犹抱琵琶半遮面,纵使某一地方政府出现了相关的政策,但全国范围内也迟迟没有统一行动。坐看一家家企业倒闭,一户户农民毕生积蓄毁于一旦,才匆忙补救。
此次H7N9流感重创禽业已成事实,但风波总有过去的一天,摆在行业面前更严峻的问题是:当下一波不知名流感来袭的时候,禽业的抵御能力是否还跟过往一样,被动地应对,听天由命?在屡次流感事件冲击之后,行业需要做什么,才能够提高抵御流感病毒所带来冲击的能力?新牧网小编认为,只有做好平时工作,促使行业升级,提高行业应对流感冲击能力完全是可能的。
第一,促进行业升级,降低家禽感染和传播流感几率。从历年禽流感发生的情况来看,规模化养殖场或者是龙头企业,发生禽流感几率远比散养户低。由于有相对封闭的养殖环境和科学的养殖规范,规模场在防治感染流感病毒方面更有优势。即使发生个别案例,也能够迅速进行扑杀,把影响控制在尽量少的范围内,有效阻止病毒的扩散。因此,在养殖方式上,应该进一步升级,提高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降低禽感染病毒的风险。在降低传播几率方面,可以学习香港推行市场宰杀,交易市场每月休市两天彻底消毒的做法,同时积极建立禽产品溯源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第二是,逐步发展冰鲜市场。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到,冰鲜产品能够降低人接触活禽的机会,也有利于控制病毒扩散。虽然在我国许多地区有消费活禽的习惯,但行业也应该更加重视发展冰鲜市场,倡导民众转变消费习惯,做好市场的引导。
第三是,做好民众常识的普及。屡次的事件并没有让市民成熟,不少人在流感事件后,依然不敢消费禽产品。行业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禽流感,养成科学消费禽产品的习惯,最大程度降低对流感的恐慌,保持禽产品消费市场的正常。
第四是,促使政府出台相关常规救助措施。形成详细的救助规范和明确指引,界定在什么情况采取何种措施,什么情况给予什么样的赔偿,让业界即使遭遇流感冲击,也能心中有数,积极应对。
第五是,提高风险意识,购买农业保险。防止遭遇流感事件发生时被“一锅端”,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流感来袭,对于禽业来说,是“危”也是“机”。在面对流感的冲击,家禽业脆弱的抵抗力应该引起业界反思,在强调客观原因的同时,也要从自身寻找改善的方向。只有在平时做好工作,在遭遇行业风波时,才能够更加淡定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