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规模化猪场频发猪口蹄疫的根源何在?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2-05-04
  • 编辑:admin
  • 评论:0

 蓝荣庚
 新希望集团湛江国雄饲料有限公司猪技术中心

  猪口蹄疫病(FMD)是世界兽医卫生组织列为的一类烈性传染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继而发生溃疡的一类传播速度极快的传染病。近年来不少国家和地区都爆发了本病,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本病能对养猪生产带来严重危害,希望规模猪场对本病的防制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笔者就近10年来对规模化猪场口蹄疫防制服务的情况谈点心得体会,以飨读者,以期对养猪生产有所裨益。

  1.口蹄疫在规模猪场中的传播特点

  猪口蹄疫常由人员、引种及生产物质的流通等传入规模化猪场。猪感染本病的门户是消化道、呼吸道和外伤。本病可通过空气或飞扬的污染尘埃远距离地使猪群感染,也可通过消化道、猪只间的直接接触以及人员驱赶发病猪只走动等途径传播, 有时也可因受外伤而感染发病。其中,气源性的感染是猪场猪发病的主要因素,潜伏期内场内一旦有猪感染口蹄疫,多在24 小时至临床症状出现前长达8 天的出现高病毒血症,大量向外排毒,使同群猪甚至整栋猪舍的猪发病,排毒持续期大多在4-5 天以上。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及寒冷季节多发,一般从秋末开始,在冬季和早春爆发流行,以后随温度上升逐渐减少,夏季基本平息。然而,从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看,该病并无明显的季节性。由于国外一些规模猪场均对该病进行了免疫注射,故多呈点发出现,但危害仍很大,对未注射疫苗的猪场,则可呈剧烈爆发之势,且特征症状非常明显规模猪场在冬春季节发生口蹄疫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猪群的存栏数量较大,再者就是猪舍因保暖又常常处于封闭状态。这两方面决定了气源性感染和接触传播可能是规模猪舍内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口蹄疫野毒的反复攻击下,因疫苗的保护有限,可使经过系统免疫的猪只无法抵抗而发病,这个问题应引起规模化猪场的高度重视。

  2.口蹄疫病原具有特殊性

  2.1口蹄疫病原的多型性

  口蹄疫病毒属于单股RNA 病毒,根据病毒的血清学特性,目前研究表明:有7 个无交互免疫性的血清型,即A、O、C、南非I、南非Ⅱ、南非Ⅲ和亚洲Ⅰ型,每一血清型又分若干个不同数目的亚型(亚型有65 个),同一血清型之间只有部分交互免疫性,以O 型分布和流行最广。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之间不能交叉免疫,但各型在发病症状方面没有差异。这种病毒容易发生变异,因此常有新的亚型出现。与其他血清型一样,在流行过程O型常发生抗原结构的变异,呈现抗原“漂移”现象,导致其亚型或流行毒株的抗原性与毒力发生变异。这种变异的结果,使规模化猪场的免疫效果不尽人意。病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一旦被感染,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即从病猪体内开始排出大量致病力很强的病毒,发病初期排毒量最多,症状恢复阶段排毒量逐渐减少。据国外资料介绍:因免疫注射密度达不到要求、防疫措施跟不上及疫苗保护率低等原因,造成了一些猪场年年注射,年年不能控制,长此下去就给口蹄疫病毒及猪只机体造成了强大的免疫压力,促使其不得不改变本身结构,以适应猪只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久而久之,这些病毒就渐渐变异成一种新的毒株,使现行疫苗的保护力低。这种变异结果使猪场的免疫预防效果令人琢磨不定。

  2.2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

  许多研究表明:口蹄疫对温度、酸碱度、光辐射及干燥等环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口蹄疫病毒是无囊膜病毒(裸病毒),对外界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当温度低于-20℃时,其病毒十分稳定,可保存数年之久,在4~7℃时也可存活数周,26℃也可生存3周,就是在37℃也可存活2周;口蹄疫病毒对酸特别敏感,在PH5.0时1秒钟即可灭活90%;对碱亦十分敏感,1%氢氧化钠1分钟可杀死病毒;该病毒在4℃、PH为7~7.6时十分稳定,当PH小于4和大于9时,可被迅速灭活;紫外线(波长256mm)可使该病毒迅速灭活;干燥不能杀灭钙病毒,而被其污染了的垫草则可传播疾病。在自然条件下,该病毒多因高温及强烈的阳光照射而失活。夏季酷热、光照强烈,口蹄疫发生的几率就大大减小,而秋末到春初这段时间的气温较低,阴冷潮湿,光照不足,因而我国规模化猪场一般呈现夏少、秋多、冬春季大发作的流行态势。

  2.3猪对口蹄疫病毒十分敏感

  在所有易感动物中,猪对该病很敏感,猪感染该病的门户为消化道、呼吸道和伤口。由于该病毒随风传播距离可达50~100Km,因而气源性传播是该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对猪而言,由于气源性感染所需病毒量仅为通过口腔感染所需病毒量的千分之一(也有人认为是一万至十万分之一),因此,有人认为被感染猪群的第一个病例很可能是由气源性感染所致,以后的感染可通过口腔或其他途径传播。

  2.4处于潜伏期的口蹄疫感染猪是传染源

  猪自然感染该病毒后的潜伏期,有人认为一般为18~20小时,也有人认为约1~2天或是3~5天。这种处于潜伏期的猪在水泡出现前24~48小时即可通过排泄、分泌物和呼出的气体向外排毒。

  2.5患病猪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病猪的排毒量很大,24小时自呼出气体可向外排出大量病毒。其中病猪口、蹄部水泡皮排毒量最大。据测算,1克蹄水泡皮可使10万头猪感染发病。病猪作为最危险的传染源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其感染该病毒后,多在24小时后到临床症状期长达8天的时间内出现高病毒血症,排毒持续期大多在4~5天以上。

  2.6猪的口蹄疫持续感染

  病猪痊愈康复后,该病毒能在猪体内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一些研究者从患猪瘟或肺炎的心肌和扁桃体内分离到56株口蹄疫,其中O型为31株,A型为20株,C型5株,从而认为该病毒具有普遍的健康带毒或感染后带毒。还有人注意到,从非疫区内收购的猪只,在长途运输途中或抵达目的地之后,因环境突然变化,导致猪只体质虚弱,致使其免疫力下降而发生了口蹄疫,表明猪只确实存在长期隐性带毒的现象。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无外界口蹄疫病毒侵入的情况下,非疫区内突然爆发口蹄疫的现象。

  2.7高度重视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

  几乎所有的霉菌毒素都对猪的免疫系统有破坏作用,使猪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系统不足以抵抗病原体的侵害,为疾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霉菌毒素导致猪产生免疫抑制,引起猪群免疫失败,使之注射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很低,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导致疫病传播。

  2.8可在不同动物间传播

  包括人类在内的多达30余种偶蹄兽的共患病。而且与其他传染病最大点在于,口蹄疫病毒易在不同的动物间传播,猪场中人携带并传播口蹄疫病毒危害尤为严重。由于猪、牛对口蹄疫病毒有同源性,因此在流行过程中,口蹄疫病毒强烈感染猪而不感染牛。

  3.临床症状

  病初体温上升至40~41℃,食欲减少,患猪一般会挤于猪栏阴暗角落处,精神差;驱赶时起立困难,常会发出嘶哑的尖叫声,这时四肢蹄冠及鼻镜边缘可能有水疱,应仔细观察,有的病猪蹄冠起水疱但只出现轻度跛行(口蹄疫最先的症状:吻突、唇上发生水泡、烂斑。口蹄疫最典型的症状:蹄上出现水泡);有的病猪鼻镜出现大量水疱但仍能采食;有的病猪只发生单脚起疱(严重者蹄部破溃、蹄壳脱落,肉蹄鲜血淋漓,跛行或前肢跪地而行,躺卧不起)较难判断;哺乳母猪可见乳房出现白色水疱(破溃后留下红色烂斑),哺乳仔猪出现跪行或突然死亡等。

  4.病理变化

  除蹄部、口腔、乳房皮肤有水疱和糜烂病变外,个别病猪局部感染化脓,有脓样渗出物。死亡的哺乳仔猪胃肠可发生出血性炎症,肺浆液性浸润。最常见到的病变是心肌疲软,幼猪心内、外膜上有出血斑点和淡黄色或灰白色点状、带状及不规则的斑纹,心包膜有点状出血,心包积液混浊,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或条纹,称为“虎斑心”,心肌软,类似煮过的肉。由于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溶解、放出有毒分解产物而使仔猪死亡。哺乳仔猪常突然死亡,死后体表淋巴结极度肿大,切面出血、坏死,心肌出血、心内有大量积血块,肾肿大、出血、坏死,肝不同程度肿大。

  5.鉴别诊断

  猪的结节性疹、特别是发生在吻突上的结节性疹,易与口蹄疫混淆,需认真鉴别。结节性疹是结节,除吻突上已发生外,其他体表有毛处也发生结节,不产生水疱,结节消退后留下的是肌化灶,猪患结节性疹体温一般不高。口蹄疫的水泡一般发生在蹄部、无毛处和吻突上,其他体表有毛处一般不产生水泡,水疱皮很薄、易破裂,水疱皮破裂后留下红色烂斑,而不会出现肌化灶,口蹄疫是高热性传染病。根据以上特点,容易鉴别两种疾病。
 
  6.防控措施

  6.1免疫记忆细胞产生累加反应

  生产实践表明:作为灭活疫苗,口蹄疫苗应于首免后的30 天加强免疫1 次,效果较好。只免疫1 次,就不能使免疫记忆细胞产生累加反应,刺激机体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带体喷雾消毒( 即对猪体和猪舍内空间同时进行消毒):鉴于空气传播是口蹄疫病毒快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外一些猪场在猪群已发病的紧急情况下,采取带猪消毒对口蹄疫进行紧急控制,非常实用而有效。据国外资料介绍,采用带体喷雾消毒时,所用药剂的体积以猪体体表或地面基本湿润为准,通常100 平方米猪舍内10 升 消毒液即可。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