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猪市新特点及未来走势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2-01-31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2011年是猪农们欣喜的一年,这一年,猪市终于走出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尴尬境地,让养猪人“多收了三五斗”;这一年,生猪绝对价终于短期冲破了十元大关,达到历史最高位。但2011年并不是养猪人收获最丰硕的一年,相对上一轮猪价高峰期猪粮比价超过10:1,2011年最高只达到8:1,而劳动力成本却是几乎上涨了一倍,因而整体行业利润率和2007-2008年猪价高峰不可同日而语。
一、2011年度猪市新特点
特点一:猪价达历史最高位却没有引发“养猪热”
2011年生猪价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在九月份的巅峰期多数地区一度超过20元/千克,部分地区短期曾达每千克22元以上,在2010年最低价的基础上几乎增长一倍;与2010年同期比,也上涨了40%左右。
但是在这样的涨幅下,与2007-2008年高峰期各行业都试图挤进养猪业、各地新建猪场拔地而起不同,不但在农村中没有引发养猪热,行外资金也没有大举侵入的迹象。虽然国家重启母猪补贴政策,但种猪场销售并不火爆,种猪销售价格也没有大幅度的上涨,社会母猪存栏量亦没有大幅度的增加。
这一现象说明什么?第一,说明这次猪价上涨虽然幅度较大,但只是一种超跌的补涨行为,是在还历史旧账。参照整体物价的上涨情况,绝对价格还是在合理范围内,猪粮比价也没有超过历史高点;
第二,说明人们的思维和行动趋于理性。生猪生产本身是一个风险巨大的行业,市场与疫病风险同在,高价位往往是以疫病的巨大损失为代价的,有时一轮高价甚至不足以补偿前期亏损的利益。猪价在长期压制下相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如果没有短期的较高的利润刺激,从业者早就无法生存,更遑论产业的发展。
特点二:传统生猪生产区猪价明显高于消费区
以前生猪价格虽然也有过地区差别较大的情况,但一般是发达地区价格较高,而欠发达地区价格较低。但近年这种情况有了变化,2011年的变化特别明显,传统产区价格明显高于传统销区。以南方为例,西南地区一直高于东南地区,形成西南高于中南、中南高于东南的阶梯形状态,年底前甚至出现广东福建一带的猪向湖南贵州一带反流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生猪生产逐渐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传统消费区即发达地区资金容易筹措,所以发展较快。而传统生产区因为相对缺乏资金,短期快速发展规模养殖较为不易。
其次今年进口猪肉量大幅增加,进口肉销售主要在城市等发达地区,而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猪价冲击不是很直接。
当然也不排除夏秋高价时,发达地区凭实力大量抢购仔猪,因而造成欠发达地区因仔猪大量流失而存栏不足这一因素。尚待观察的是这一现象会否延续,以及是否会刺激欠发达地区散户养猪热,最后供过于求再跌到白菜价再次对欠发达地区养猪业造成严重伤害。
特点三:国家进口猪肉量大幅增加对市场产生影响
2011年中国大量增加了猪肉进口,据商业部公开数据显示,2011全年的猪肉进口量预计应在120万吨以上,而世界年度猪肉贸易总量不过500万吨,也就是说中国的猪肉进口量占到了世界猪肉贸易总量的四分之一。并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超过十年,失去了关税对农产品的保护期,今后猪肉进口可能成为常态,所以今后预测猪市行情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
特点四:政府悄然改变了对肉价调节的方式。
2011年虽然猪价创出了历史新高,但政府并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动用行政手段强力打压,这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增加了对肉价上涨的容忍度?笔者认为不会,因为2010年什么都涨,只有猪价不涨的背景下,九月份刚恢复到盈亏钱上方,政府就动用舆论高调宣传投放“储备肉”,这样对猪农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以至这年冬季仔猪无人问津,母猪存栏量一路下滑,并且这种下滑态势一直延续到2011年六七月份。
2011年政府对猪肉涨价的容忍度并没有增加,而是在试图改变价格调节的方式,比如储备,不是在高价时抢购收储,而是利用进口等方式增加储备调节;再比如扶持补贴政策。运用其它调节手段也比较低调,尽量不造成猪农的情绪波动。这些改变将对2012年的猪价走势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特点五:土猪肉大战“洋”猪肉
洋猪(并非单指进口猪肉,而是指进口“良种猪”品种生产的猪肉)肉和土猪肉口感上的差异十分明显,良杂猪肉介于两者之间。近年因大量引进国外品种,加之规模养殖场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比例不断提高,洋猪肉的市场比例也就不断提高。之前“良种猪”和土杂猪价格经历了两个阶段,2007年以前“良种猪”价格高于土杂猪,2007-2010年价格基本持平,而2010年在农村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良种猪”和土杂猪价格却拉开了距离,一般土杂猪出栏价要比“良种猪”高出每千克0.4元到1.0元。
二、2012年猪市将维持一个“稳”字
要准确预测下一年的猪市行情,这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影响猪市行情的因素实在太多,如经济大环境、政府政策导向、灾害性气候、疫病和意外情况等等,这些很多是不确定因素。相对比较确定的因素是存栏量,包括现有能繁母猪的存栏量,以及养猪人的心态和情绪。所以,预测2012年行情只能从目前的存栏量以及可能的变化情况来预测大的方向,实际行情还有很多变量因素。
一从经济大环境来看,猪价几乎没有大幅上涨的可能
主要涉及饲料原料的价格以及社会消费能力的问题,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11月份的CPI数据看,同比上涨了4.2%,创下2010年10月分以来的新低,也就是说通涨得到了很好的抑制,而且这种下降会呈现逐渐走低的态势。
结合目前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稳中有降,以及2010年度国内饲粮作物产量较稳定,估计2012年上半年做为主要蛋白饲料的豆粕价格会相对保持稳定,做为主要能量饲料的玉米价格也会保持较稳定,这样就消除了支持猪价继续大幅上涨的动力。除特殊情况外,比如大范围疫病或重大自然灾害,以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影响外,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二从政策方面来看,有利于营造稳定的生猪环境
2011年12月中旬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扩大内需提高到战略基点的层面,而扩内需的重点又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所谓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实际上是要让低收入者的收入有所增加,让他们进入中等收入的行列。低收入者人群主要是农民,而现有农业生产者要增加收入主要靠农产品的销售,所以2012年不可能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强力打压,甚至有可能增加对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的容忍度,这就免去了政府对猪价强力打压的担忧。
从全年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体现了一个“稳”字来看,“稳”就是稳经济、稳社会、稳民心,也包含稳物价。同时为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2012年还要对宏观济政策进行预调和微调。所谓预调,就是强调一个前瞻性,从这个方面也预示政府不可能对养猪业进行心血来潮式的鼓励政策或打压政策,造成市场混乱和价格大起大落。
所以从政策面来看,2012年比较有利于营造一个比较稳定的生猪市场环境。
三母猪和生猪存栏量处于合理存栏范围
2011年虽然生猪一直处于高价位,但母猪存栏量并没有明显增加,上半年甚至有逐月下降的态势,一直到8月份全国母猪存栏才呈增加态势。目前还没有关数据,但据笔者估计,2011年年底全国母猪存栏总数应不会超过4800万头,仍然处于合理存栏的范围内。
目前生猪存栏的状况也较好,由于2011年二季度后没有发生较大范围的严重疫情,仔猪成活率一直较高。加上2011年冬季气候相对较好,到目前为止并未出现灾害性天气,有利于生猪生长,所以春节前市场供应充裕,没有出现旺季的明显价格上涨现象,从而也预示这2012年第一季度不会出现2011年上半年淡季不淡,价格不降反升的情况。
四养殖者的心态更加成熟
从2011年猪价较高而并没有激发农民的养猪热情高涨可以看出,现在猪农比以前更理智、更成熟。2011年冬季猪价比较合理,但不少高价收购的仔猪这时出栏并没有多少利润,更是压制了投机冲动的情绪。加之对2012年经济下行风险的担忧,因而猪农显得相当谨慎。
最近全国多数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并且劳动力价格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因此,即使家庭劳力能全部胜任管理的小猪场,成本也会有所提高,而随着养猪利润的降低,又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与从事其它工作的效益明显降低,因此,部分养殖者也会退出。虽然部分大型养殖场有扩张趋势,但养殖总量的增加不会十分明显,从这方面也为明年供需平衡状态提供了基础。
根据以上对经济面、政策面、生产基本面、养殖者情绪面的基本分析,笔者判断,在没有意外因素(大范围严重疫情、灾害性气候或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干扰的情况下,2012年猪市应当是较平稳的,基本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预测全年平均猪粮比价在6~6.5:1之间,而且这种较为平衡的状态有望维持到2013年。
但季节性差别的规律仍然存在,上半年特别是在夏季,处于猪肉消费淡季,而且2011年冬季气候较为温暖,有利生猪生长,仔猪成活率也较高,所以春末夏初季节有可能成为年度猪价低谷,但应该不至于跌破盈亏线。前些年每年的价格高峰在秋季,但2012 如果一季度不出现灾害性疫情,虽然年内高峰仍然还是在下半年,但不可能出现2011年秋季那样的价格高峰。因为前一年秋季高价容易让部分猪农产生期望值过高而压栏惜售、到“两节”期间集中释放的现象。预计年内高峰和低谷期价格差异会在20%以内,全年猪价呈现稳中有降的态势。
相关阅读:
- 2019-07-292019年7月29日广东地区市场行情汇总
- 2016-10-19是谁“抢”走了养猪人的利益
- 2016-07-27大转型时代,快和慢哪个更重要?以温氏为例解读(全文收藏版)
- 2016-06-14原料暴涨,对饲料企业是利好还是噩梦?
- 2016-05-25目前生猪补栏过热 破除猪周期要跳出旧思维
- 2015-03-27水产膨化料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 2015-03-23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今后农业发展重要任务是转方式
- 2015-03-17君有模式与水产饲料行业的双维度竞争
- 2015-03-13评论:猪周期应让落后“养能”退出市场
- 2014-12-23饲料行业离真正的微利时代还很远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