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猪二代”去留折射产业积弊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1-11-02
  • 编辑:admin
  • 评论:0

农财点评

猪场由谁接班不是问题

怎样接班才是关键

 

事关猪业未来的政策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只怕是低收益送走了“猪二代”,政策缺陷又引来了“投机商”,中国生猪产业则彻底沦为被掠夺的“肥猪肉”。这并非危言耸听,与“猪二代”集体逃离相映成趣的是,有关猪业先进新生力量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借生猪题材炒作者有之,以养猪为名骗补者有之,凭猪舍项目圈地者有之……

 

从“红星罩我去战斗”的星二代,到“我爸是李刚”的官二代,再到北京街头拔枪火拼的富二代,近段时间“×二代”成为社会舆论和大小媒体竞相追逐的焦点。这背后折射出公众对社会阶层固化与权力代际传承的整体忧虑。

 

本期的《农财宝典》也未能免俗,将目光锁定“猪二代”。“猪二代”之所以成为行业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无非是因为养猪者后代多半不愿子承父业,猪场普遍面临或即将面临选择接班人的难题。但再仔细琢磨,这其实是两回事:前半句涉及养猪者子女的未来,是“猪二代”的职业选择;后半句涉及猪场乃至生猪业的未来,是猪业新生力量的培养与产生。

 

猪业后继乏人的担忧,实在不是农产业中的特例。早有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农业生产者平均已有57岁高龄,于是有人揪心发问:谁来养活未来的中国人?广东江门水产界也曾做过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水产二代”选择另谋高就,后继无人的悲观论调不绝于耳。不过,倘若把目光拉长放远,则不难发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巨大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正是个人拥有了自由选择职业的权利。“农二代”不再被牢牢栓在土地、鱼塘、猪场之上,在市场的配置之下,他们在更合适的岗位上创造了更大的价值。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一方面对李刚、李天一们大喊:推动社会阶层合理流动;另一方面又对“猪二代”、“水二代”们疾呼:固守土地,养活未来的中国人。

 

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决定了寻找农产业接班人与保护偏门的民间艺术传承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巨大的刚性需求决定了,市场完全有能力为未来的中国人找到粮食、蔬果、猪肉的供给者。而目前所谓的“猪二代”难题,原因只有一个,从事生猪行业的付出与收益比,不足以吸引现时的年轻人。工作环境好、经济效益可观的规模猪场一定无接班人选择之虞,雨润、双汇不会担心后继无人,温鹏程、温志芬子承父业,且做得有声有色。贪婪的资本像蜜蜂寻找花粉一样,也会循着铜臭味无孔不入,如果收益可观,高盛、软银可以养猪,丁磊、陈生也可以养猪。倘若就行业谈行业,或许“猪二代”难题正是行业洗牌前不得不经历的阵痛,市场以其残酷的方式为行业进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最坚固的堡垒正是从内部瓦解的。我们不放以更开放的心态乐观其变,胡适曾对中国的年轻人说,为自己争自由,就是为国家争自由。对于当下的“猪二代”而言,是否也可以说,为自己争未来,就是为猪业争未来,不管你未来养猪与否,与行业关联几多。

 

由此可见,猪场由谁接班不是问题,怎样接班才是关键。比“猪二代”去留更棘手的是,生猪产业当下积弊良多——市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政策干预依旧明显,病害防控千疮百孔——如若上述一系列事关猪业未来的问题不能尽快解决,只怕是低收益送走了“猪二代”,政策缺陷又引来了“投机商”,中国生猪产业则彻底沦为被掠夺的“肥猪肉”。这并非危言耸听,与“猪二代”集体逃离相映成趣的是,有关猪业先进新生力量的新闻频繁见诸报端:借生猪题材炒作者有之,以养猪为名骗补者有之,凭猪舍项目圈地者有之……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