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放开进口刻不容缓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1-05-19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2010年6月,我国15年来第一次大规模进口玉米,累计全年进口量为156万吨,平均成本在1800元/吨。许多分析师将2010年的玉米进口事件解读为:国内玉米的供需形势出现了新的苗头。
这样理解并非没有根据。2010年12月,荷兰合作银行发布报告称,未来几年内,中国将会成为全球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从而使世界粮食市场形成新格局。该银行预计,到2015年,中国对进口玉米的需求量将会由2010年的130万吨增至2500万吨左右,如此巨大的贸易量将导致全球玉米供应偏紧。似乎是默契配合,美国谷物理事会亦于同时发表报告称,2011年中国的玉米进口量可能从150万吨增至74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但国家粮食局很快就对此予以否认,并指出“国内玉米货源充裕,库存充足,供需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国家也拥有足够的市场调控资源。”玉米的供求形势,变得扑朔迷离,玉米是否应该放宽进口,一时亦难有定论。
一般来说,在国际玉米价格较低的时候,东南沿海省份适量进口饲料玉米,对稳定销区饲料价格、保护养猪农民利益是大有好处的,并不违背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但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会坚决反对玉米进口呢?主要还是担心打开玉米进口之门后,中国玉米会重蹈大豆覆辙。不过广东海大副总裁许英灼就表示这种担心没有必要,“玉米和大豆没有可比性。因为中国大豆的产量为1000多万吨,进口接近5000多万吨,这对整个格局造成很大影响。但中国玉米的产量有1.6亿吨,每年发放玉米进口关税配额仅720万吨,就算全部进来,对国内市场影响也有限,不足以扰乱整个玉米市场。”
倘若从供需形势来分析,适度放宽玉米进口的管制还是有必要的。现在市场上有一个重要现象:节后黑龙江玉米迟迟不肯上量,且吉林玉米上量也有减少迹象(只有辽宁上市量不减)。有饲料企业对产地调查后发现,今年农民并不惜售,农民卖粮进度持平甚至略快于往年。该上量不上量,预示着产地农村粮源几近枯竭,而本年度一旦产地收购开始普遍性的减量,则宣告本年度收购期较市场预想提前结束,届时市场的真实缺口将即刻呈现!
再说,现有库存也比较紧张。2009-2010年度的玉米库存消费比为21.3%,自金融危机后所收购的临储玉米已基本消耗殆尽,预测2010-2011年度的玉米库存消费比为19.54%,降低1.85%。如果不进口,继续消耗国内库存,不仅2011年玉米的市场价格会进一步上涨,而且对日后的进口议价埋下更大的隐患。
如此看来,近期市场上流传“中储粮将采购50-500万吨美国玉米(包含陈货及新货,以陈货为主)”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但根据某饲料企业总经理的说法,现在并非进口玉米的最佳时机。目前受美国玉米库存水平逐步下降以及国际充裕流动资金炒作的影响,CBOT玉米价格高企坚挺,折合南方港口价格约2700元/吨左右,已经远高于国内南方玉米价格,暂不具备可采购国外玉米的可行性。除非国内玉米价格突破2500元/吨,或者进口玉米价格跌破2200元/吨,玉米进口方可进行。
解决本年度国内玉米供应缺口的另一出路就是小麦的饲用替代。国家手中的小麦储备库存尚且够用,预计截止到5月末,国家中央储备3500万吨,临时储备2000万吨。现阶段广东、山东两大饲料主销区小麦玉米比价已经具备替代效应,不过关键还得看国家对于小麦的态度及政策,以及如何去调控整个市场。
另外,民营企业在玉米进口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政府加以指导、解决。一个是转基因风险让很多饲料企业踌躇不前。据许英灼透露,目前美国转基因玉米品种有28种,但中国只允许进口12种,如果一批玉米被检出了国家不允许的转基因成分,只能接受被退回的命运。“一批玉米5、6万吨,价值超过一个亿。一条船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被退回,这个损失是任何一家饲料企业都承担不起的。”再一个是玉米进口配额过于分散。某饲料企业老总将此形容为“挤牙膏”,像温氏、海大、恒兴、希望这些大集团,国家倘若也给三五千吨玉米进口配额,根本没用,最终还是只能跟中粮对接,但在另外一些地方,则产生了无效配额。另一个是政府为了严格控制转基因玉米的去向,而把整个流通权力交给中粮,这令很多饲料企业比较为难。美国进口玉米到岸后,在港口免费存期顶多只有20天,而由于南方天气的原因,美国玉米进了圆筒仓之后又容易结块发热,顶多能放两个月。一些饲料企业每月玉米用量不到一万吨,如果一次进口几万吨的玉米,得用好几个月,实际上等于说一部分配额只能被浪费了。广东正大康地采购总经理王素涵建议,能否在确保不流向市场和玉米主产区的情况下,允许进口玉米在集团内流转。“实际上我们根本不想去贸易,这么好的价格,肯定会留着自己用。”
广东恒兴采购总经理陈清还建议,政府能否在增值税环节对国家储备或南方饲料集团实行相关减免,免1%关税和13%增值税就可以降低进口成本350元/吨,这样可以鼓励进口,加大储备,以便在秋季用粮高峰期而出售,平抑市场价格的上涨。但如果这样去做,一旦进口玉米的数量超过国内所需,则难免会打压市场价格,打击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不是一个轻易就可以做出的决定。
与会企业家、代表们一致呼吁,要控制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过快发展,同时提高玉米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据了解,现在每年玉米深加工企业消耗的玉米数量已经增加至4500-5000万吨,约占国内玉米产量的三分之一,已经超过了国家发改委“玉米深加工用粮规模不得超过玉米消费总量的26%”的规定。不过,
- 2019-07-292019年7月29日广东地区市场行情汇总
- 2016-10-19是谁“抢”走了养猪人的利益
- 2016-07-27大转型时代,快和慢哪个更重要?以温氏为例解读(全文收藏版)
- 2016-06-14原料暴涨,对饲料企业是利好还是噩梦?
- 2016-05-25目前生猪补栏过热 破除猪周期要跳出旧思维
- 2015-03-27水产膨化料不会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
- 2015-03-23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今后农业发展重要任务是转方式
- 2015-03-17君有模式与水产饲料行业的双维度竞争
- 2015-03-13评论:猪周期应让落后“养能”退出市场
- 2014-12-23饲料行业离真正的微利时代还很远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