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快检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 > 主编精选 >

南方水禽产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4-05-07
  • 编辑:admin
  • 评论:0

 

——访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王雅鹏院长
    
王雅鹏,男,1954年生,陕西省户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村区域发展、粮食安全保护、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水禽产业经济等“三农”问题。现被聘任为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的产业经济研究岗位科学家,湖北东湖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曾历任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土地管理学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1995年被评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事理、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畜牧经济学会副会长,湖北省经济团体联合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一、南方水禽发展的现状
南方水禽发展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南方13省(市、区)水禽产业产值达到1132.83亿元,占其农业总产值3.21%,比北方高1.64个百分点(1.57%)。
自古以来,南方利用丰富的水资源而发展水禽,在我国禽类生产中形成了南鸭北鸡的格局。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养鸡业率先实行中外合资和产业化经营,大力引进国外的品种及笼养技术,使之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南方得以大发展。
目前,在南方是鸡、鸭并重,水禽业正在追赶养鸡业或替代养鸡业。
 
1 2011年南方13省(区、市)鸭生产统计
序号
省、自治区或直辖市
肉鸭
蛋鸭
番鸭(半番鸭)
年存栏量(万羽)
年出栏量(万羽)
年产肉量(万公斤)
年存栏量(万羽)
年产蛋量(万枚)
年存栏量(万羽)
年出栏量(万羽)
年产肉量(万公斤)
1
上海
695.00
764.00
2177.40
231.00
59829.00
 
 
 
2
江苏
6752.53
46889.14
117222.85
1923.07
45688.25
 
500.00
1500.00
3
浙江
500.00
5500.00
11000.00
2450.00
650000.00
300.00
800.00
2400.00
4
安徽
3105.85
14083.33
25583.00
1349.40
340117.00
 
 
 
5
福建
350.00
1496.00
4120.00
4553.00
501455.00
11354.00
11354.00
32590.00
6
江西
3864.42
9784.37
11739.00
2226.28
397057.50
867.02
4929.08
5964.00
7
湖北
1116.67
6566.00
12132.00
2280.00
638400.00
 
 
 
8
湖南
3683.00
13157.00
19731.00
2594.00
653285.00
2176.00
3479.00
8714.00
9
广东
10000.00
34000.00
85000.00
3000.00
62000.00
250.00
700.00
2000.00
10
广西
13923.00
13227.00
34236.00
30.00
6750.00
365.00
350.00
1489.00
11
海南
906.02
4207.61
10266.56
127.75
31938.30
23.28
84.87
169.74
12
重庆
2982.74
8677.13
13885.71
944.18
171480.29
 
 
 
13
四川
17352.00
17135.00
32556.50
213.70
30427.10
3145.00
3003.00
9012.00
合计
65231.22
175486.58
379650.02
21922.38
3588427.44
18480.30
25199.95
63838.74
 
2 2011年南方13省(区、市)鹅生产统计
序号
省、自治区或直辖市
年存栏量
(万羽)
年出栏量
(万羽)
年产肉量
(万公斤)
年产蛋量
(万枚)
1
上海
51.00
536.00
2680.00
115.00
2
江苏
1406.85
6172.68
30863.40
148144.32
3
浙江
300.00
1100.00
3850.00
 
4
安徽
1145.20
3629.35
9358.00
3647.00
5
福建
129.20
210.15
817.35
 
6
江西
1030.47
2585.00
4137.00
 
7
湖北
 
 
 
 
8
湖南
981.00
1582.00
4748.00
 
9
广东
2200.00
6500.00
32500.00
 
10
广西
50.00
48.00
204.00
 
11
海南
193.31
549.08
1757.03
466.18
12
重庆
643.25
1488.17
3259.56
13763.11
13
四川
190.00
185.50
556.50
 
合计
8320.28
24585.92
94730.84
166135.61
 
2011年南方13省(区、市)水禽产值统计 单位:万元

序号
省、自治区或直辖市
合计
肉鸭
蛋鸭
番鸭
(半番鸭)
小计
1
上海
17419.20
38461.50
 
55880.70
45390.00
101270.70
2
江苏
1148783.93
548259.00
16500.00
1713542.93
879606.90
2593149.83
3
浙江
110000.00
450000.00
24500.00
584500.00
53900.00
638400.00
4
安徽
250573.50
243363.78
 
493937.28
16011.00
509948.28
5
福建
10300.00
431612.00
341960.00
783872.00
17974.00
801846.00
6
江西
117108.92
20452.53
152417.27
289978.71
134218.35
424197.06
7
湖北
121320.00
500636.00
 
621956.00
 
621956.00
8
湖南
414053.00
539420.00
121683.00
1075156.00
135318.00
1210474.00
9
广东
1470000.00
620000.00
33000.00
2123000.00
690000.00
2813000.00
10
广西
427960.00
4725.00
20848.00
453533.00
4080.00
457613.00
11
海南
150422.06
20466.20
2376.42
173264.68
49707.89
222972.57
12
重庆
208251.04
151895.23
 
360146.26
102328.17
462474.43
13
四川
276730.25
71655.67
108144.00
456529.92
14469.00
470998.92
合计
4722921.89
3640946.91
821428.69
9185297.48
2143003.31
11328300.79

二、南方水禽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 水禽产业化水平提高,“公司+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逐步替代传统的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
水禽产业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生产方式正在发生转变。逐渐由传统分散饲养方式向现代集约化饲养方式转变,产业经营模式正在从农户、企业单一经营向“公司+农户”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转变。
 “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的特点:
一是龙头企业利用其资金、技术和市场方面的优势,发挥自身的辐射带动作用,组织农户在企业的经营规范约束和指导下进行生产,建立水禽养殖基地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保证企业自身的原料及产品供应。同时,企业对合同养殖户实行四“统一”,即统一供苗、统一供料、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指导,既保证了企业的产品质量,也降低了养殖户的生产风险(疫病)。二是企业带动广大农户从事水禽生产,通过合约形式保证养殖户水禽销售渠道,减少了农户养殖水禽的市场风险,扩大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解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三是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养殖业的用地问题,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的养殖规模,充分利用农村的边缘化土地而从事水禽养殖,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压力(把规模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
2.水禽产业链条开始整合,由单一的饲养业向加工、物流等产业延伸,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水禽产业发展带动了与其配套的饲料加工业、设备制造业、水禽产品加工业、运输物流业的发展。
水禽生产资源要素开始流动聚集,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大、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如广西桂柳、湖北神丹、江西煌上煌、安徽太阳禽业、四川绵樱等。
这些龙头企业的涌现标志着南方水禽产业链条开始整合,由过去单一的饲养业、饲料业,向食品加工业、流通业等产业延伸,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3.水禽产业分布所依托的优势正在由资源优势向技术、资本优势转变
逐水而居的放养模式在南方正在不断消亡,新的规模化、集中型水禽养殖区正在兴起,且呈现出从品种、种类多样化向单一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如番鸭、半番鸭向福建集中,肉鸭向广西集中,蛋鸭向浙江、湖北集中。
水禽产业集中分布所依托的优势正在由传统的资源优势向现代化技术、资本优势转变,呈现为哪里有大型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哪里有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优势,哪里就有水禽迅速发展和集中分布的趋势。(湖北崇阳县与精武)
受环境保护压力的驱使,水禽养殖区域开始转移,从城郊区、经济发达区向山地区陵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以便分散污染,把养殖量控制在环境承载力之内,并降低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获得经济优势。
4. 以生产关键环节为中心的产业集聚正在形成,促使水禽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步提升
逐步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种禽繁育等产业发展环节为中心,带动水禽产业在有限区域内集聚的发展模式,并形成产了业间横向联系的产业集聚。这不仅催生了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也促进了水禽产业在地方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例如:在湖北省,以精武鸭脖、周黑鸭、小胡鸭等为主带动了湖北水禽加工业集聚和湖北的水禽产品市场,为湖北创造了不少税收;江苏桂花鸭加工为主带动的江苏水禽产业发展;浙江种鹅、种禽繁育为主的浙江种禽繁育市场,都为地方经济做出了贡献,成为地方政府重视的产业。
水禽产业市场集中带动的羽绒加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包装材料产业等多种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劳动力的就业和社会稳定的贡献。
5. 水禽生产养殖模式正处在选择与完善之中,经济、环保、健康的养殖模式正在发展与探索之中
南方水禽养殖现有7种模式,但各种模式各有利弊:

养殖模式
地面平养
投入少,门槛低
养殖水平,低占地多
网上平养
鸭体卫生,易清除粪便
室内温度调控难,成本较高
生物发酵床养殖
成本低
对垫料要求高,难以处理养殖卫生环境与饮水、洗浴的矛盾
稻鸭共作
生态环境好,成本低,产品质量高
可养殖数量有限,扩大规模难
季节性稻田赶鸭
成本低,产品质量好
可利用的养殖期短,难以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鱼鸭混养
产品质量高
受水面限制和环境承载能力限制,难以扩大规模
笼养及鸭粪循环利用
卫生、产业链长
成本高、密度大、技术要求高

由此可见,目前水禽的养殖模式还处在选择、完善之中。
三、南方水禽产业发展中的存在问题
我国南方水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也是困扰我国水禽产业发展的瓶颈:
1.良种繁育问题
水禽品种问题是目前困扰南方水禽养殖方向和定位的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问题。具体表现在:
第一,     品种杂乱。
南方地区历来是水禽品种的育成地,鸭、鹅品种繁多,但在水禽产业转向规模化、产业化养殖以后,地方性品种的适应性受到挑战,以致外来品种大量涌入,品质更加杂乱。
第二,游击震荡。
面对多元化的水禽品种,致使养殖户和部分企业很难确定专一化的生产经营和自己的方向定位,正处在摇摆不定的选择之中。
第三,生产用种与产品质量和需求不吻合。
我国历来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及因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地方性水禽产品风味都是和原有的地方性品种息息相关的,现在一味的选择洋鸭子,实际上是对地方品种的破坏,也影响了水禽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扩张,也给地方性品种选育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第四,在育种技术力量和水禽良种场区域分布上,存在区域性不均衡现象。
浙江、江苏、四川、湖北力量较强,而南方其他省份相对较弱。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产业的发展。
2.养殖方式落后
小规模分散饲养、大棚圈养仍然是我国南方水禽养殖的重要养殖方式和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内外先进的笼养、网上养殖,设施化、工厂化、标准化养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养殖设施落后,饲养环境脏、乱、差,饲养密度过大,不同批次的肉鸭“套养”,逐水而居的放养等养殖方式依然存在。
3.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我们调研发现,南方疫病防控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养殖户疫病防治意识淡漠,总认为水禽易饲养、抗病力强,因而重饲养、轻防疫,甚至不防疫;第二,对产业利润的片面追逐等多重原因,造成养殖密度过大,为了防止疫苗注射时应激反应而不进行防疫;第三,水禽运输中消、杀毒工作不到位,对输入性疫病的防控管制还缺乏必要的法规制度约束;第四,水禽产业的疫病防控体系本身没有建立起来,还没有形成从疫苗生产、发放到防疫注射一条龙的防疫技术体系。 2010年6月发生的黄病毒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在45亿元以上。
4.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不健全
行业自律机制缺失,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欠缺,产业的稳定安全令人耽忧。
饲料中滥用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等行为,威胁食品安全。
饲料生产标准不统一,自配料现象仍然在养殖中存在,威胁产品质量。
产品加工中的不卫生、不规范行为,威胁产业发展。
一旦发生行业性的食品安全危机,对产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双汇瘦肉精事件)
5.环保污染与养殖模式革新问题
水禽与水是一种相依相存的关系,在传统小规模分散养殖条件下,由于水禽养殖规模被控制在水资源可承载的范围内,因而才出现了“白毛浮绿水”的迷人景象。现在规模扩大、高度密集,对水的污染已成不争的事实,所以规模化和污染防控催生水禽养殖模式的革新。
水禽养殖模式变革的问题也是2012年国家水禽产业两大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南方水乡河网密集,如何发展适宜的水禽养殖模式,以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水养)          (节水、旱养)            (不排水旱养)
6.经营者的无序进入、退出行为及所造成的市场波动问题
农产品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极易产生蝴蝶效应和发散型蛛网波动。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大的缺口极易导致产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以致放大市场信号,扩大市场供求矛盾,造成水禽价格波动和产业发展的不稳定。

 
南方蛋鸭生产养殖中小规模、分散经营是其主要的经营形式,这些小规模分散经营养殖水禽的农户,进入市场的门槛低,养殖固定资产投资少,进入和退出产业其经济损失不大,故他们选择是养鸭还是不养鸭之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这对市场稳定和供求平衡则影响很大,常常因为一哄而上和一哄而下的众数效应造成市场剧烈波动。
7.水禽产品无细分,不同类型的企业无序竞争
我们在湖北省仙桃市调查发现,目前年加工鸭蛋超100万枚的企业有267家,但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仅有15家,注册的这15家加工量均是过1000万枚的,这些不同规模、不同技术水平层次的企业在同一市场无序竞争,造成了“搞导弹的竞争不过搞鸭蛋的”不正常局面。
因为小作坊设备简陋、投入少,人工不计成本,低价不亏本,而拥有现代设备和技术的企业生产运行成本高,故在无序竞争的市场上无法与其竞争,但这些小作坊的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是一个无人追查的盲区。
这既影响市场稳定,也影响产品质量安全与控制。
四、南方水禽产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加强以主导行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
南方水禽产业的优势体现在:资金优势、环境优势和产业链完整三个方面。南方已经形成的以主导行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加强。
建议政府在行业发展中提供必要的扶植和引导,形成以水禽养殖业、水禽产品加工业为中心,以关联产业和衍生产业、辅助产业为补充的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延长水禽产业链、增加产业效益和水禽养殖的附加值。
2.进一步加强水禽产业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保证水禽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鼓励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变质量不可控为可控发展。二是进一步协调和密切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合作互利关系。从源头开始防控疾病及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加快水禽疫病防疫控制体系建设。真正建立起:包括从疫苗研制、发放到注射的一条龙防疫组织体系,包括防疫制度、防疫法规、免疫程序在内的疫病防控体系。四是加强对禽蛋、禽肉产品的产地检疫和产地标识体系建设。五是全面提高质量安全和养殖安全意识,把宣传、人员培训、专业质量安全体系和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使之成为政府和企业的责任。
3.加大政府对水禽产业发展的扶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引导、支持、调控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引导扶持产业发展,要以创新的方式。解决水禽产业发展中的征地问题、资金借贷问题、产业链调整问题等。同时,要积极探索适合水禽产业发展的补贴机制。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扶持养殖户或企业的资金投放,一定要进行论证和实行有偿投资,或则建立资金使用责任制。否则这些资金会被农户和企业视为不在意资产,使之对其不珍惜,当发生市场波动和产品价格下跌时,他们极易退出,因为政府无偿投入的资金使他们进入产业的门槛大大降低,以致他们撤出产业时根本不顾及固定资产的投入损失和回收问题,从而使政府的扶持成了市场波动的加速器和催化剂。
所以,笔者建议:可否把政府扶持产业发展的投入机制变成产品补贴机制,通过奖、补形式促进产业发展。
4.建立产业联盟,推动“加工龙头企业+标准化养殖场”经营模式发展,提升水禽产业竞争力
第一,整合水禽养殖业。建立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养殖基地,统一规范管理,提高水禽养殖农户组织化程度,引导发展大规模专业化养殖区域,将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养殖聚集起来,形成水禽专业化大规模养殖基地;
第二,推动有较强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对现有大型水禽企业进行重组,形成水禽饲养、孵化、屠宰加工、食品生产加工、羽绒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企业,促进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
第三,合理进行产业链条上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切实保证养殖户的利益,把产业联盟建立在利益连接和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以促进水禽产业的壮大和市场竞争力提升。
5.积极推动产业联盟建设、制定行业标准、实行行业自律,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产业安全
我国水禽产业正处于产业扩张和国际市场开拓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遭受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冲击,一定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统一完善的产业发展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保证产业安全稳步发展。
一是规范、整合养殖、加工企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促进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
二是建议水禽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养殖基地。减少流通环节,确保从源头上遏制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以保证水禽产业健康稳步发展。三是引领水禽产品业向“三品一标”方向发展。即将水禽产品的质量标准定位在“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四个方面。
6.加快对绿色、有机等高端水禽产品的推广
现在人们对产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宁愿出高价买安全健康的产品也不愿出低价买不放心的产品。
因此,我国长期以来所采取的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而换取产品数量满足的生产发展模式要逐步改革,要提倡适度规模和推崇优质产品。
我们要提倡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在技术水平和投入水平达不到的地方,还是要充分利用资源条件,进行生态型资源依赖性的适度规模养殖,要加大对水禽产品绿色、有机等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以赚取更大产业的利润。
7.细分水禽产品市场,实现市场有序竞争,稳定产业发展
根据不同规模、不同投入和技术水平的经营者在同一市场上无序竞争的状态,建议加强市场细分和管理及引导,以便稳定市场和产业。
对养殖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其瞄准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政府在企业进入市场资质方面给与扶持和引导;对于遍布的作坊式加工场则要通过加强工商管理,加大产品检验力度等多种方式来规范其经营,要引导有能力的水禽加工场慢慢朝企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使没有条件发展的逐步退出。
高端定制市场
集团公司、机关、学校)   
标准化、规模化的龙头企业
中端超市、专卖店
低端的农贸批发市场        作坊式加工场等
8.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水禽产品出口贸易,推动水禽产业发展
我国是世界水禽生产大国,随着水禽产业的继续发展,水禽产品消费必然会遇到一个逐步饱和的局面。为此,建议国内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增加水禽产品出口贸易,以保持水禽产品需求旺盛的良好势头。

 

 

 

 

 

发表评论
评价: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