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证实H7N9正在“沉默地复制”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3-07-24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时报讯 眼看着秋天即将来临,H7N9病例再次浮现人们眼前。
继北京新确诊一例H7N9禽流感病例,央视昨日报道了中国农科院的一项最新研究:H7N9病毒可能在家禽中“沉默地复制”,在侵入人体后发生突变,可能通过飞沫高效传播,存在人间大流行的风险。
消息一出,引发强烈关注。什么叫沉默地复制?人间大流行风险有多大?昨晚,时报记者独家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
李院士表示,她的研究团队也在重点关注H7N9病毒是否变异,还不能断定该病毒会出现人传人。但她指出,秋季可能出现散发病例,关键要加强对传染源禽类的监测:“一旦感染病毒的禽类流入市场,要立即采取措施,甚至不惜关闭。”
【最新研究】
央视报道:H7N9可能在“沉默地复制”
7月18日,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暨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陈化兰领导的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上发布论文称,H7N9禽流感病毒有可能通过飞沫“高效传播”。
今年3月底到5月初,研究人员从上海、安徽、浙江等地的家禽市场、养殖场和屠宰市场采集了1万多样本,经培养确认了50多个H7N9病毒株。研究人员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7个H7N9病毒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并且和5个从人类身上分离出的H7N9病毒株进行比较后发现,所有人类和禽类的病毒株,均可以与人类呼吸道受体相结合,一些病毒株还保持着和禽类呼吸道受体结合的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和人类传播情况相近的雪貂,做了5个H7N9病毒株的传播能力试验,其中两个病毒株来自鸡和鸽子,另外三个来自3例人感染病例。他们发现,除了来自鸡的病毒株以外,其余4个都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而来自人的传播效率更高。
研究人员指出,H7N9对家禽不致病,可能会在家禽中默默复制,而不引人注意。这增加了病毒传染给人,并且获得更多变异,成为致病传播能力更强的病毒的可能。 H7N9病毒对禽类无致病力,但该病毒侵入人体发生突变后,对哺乳动物的致病力与水平传播能力得到明显增强,从而揭示H7N9病毒存在较大人间大流行的风险。
陈化兰团队通过全基因序列比较发现,从禽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和从人体中分离的H7N9病毒基因组高度同源,它们仅有不到30个氨基酸的差别。尽管有些病毒仍然保持着识别禽类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但所有从禽体和人体中分离的病毒都具有结合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受体的能力。这正是H7N9病毒容易感染人的主要原因。
科研人员利用家禽和小鼠测试了H7N9病毒的致病能力。他们发现,从禽体内分离的H7N9病毒对鸡、鸭和小鼠无致病性,但从人体内分离的H7N9病毒可引起小鼠严重发病,体重下降超过30%,甚至死亡。进一步分析表明,人体的H7N9分离株在小鼠体内的复制能力与致病力较强的原因是其在人体复制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日本学者证实:
H7N9病毒部分基因已变异
其实,早在7月10日,英国科学杂志《自然(Nature)》网络版上,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河冈义裕及客座研究员渡边登喜子等也曾发表研究成果称,H7N9禽流感病毒部分基因已发生变异,更易在哺乳类动物身上感染并增殖。河冈表示:“一旦病毒变成可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染,就很可能在全球大范围蔓延。”
研究小组利用从中国患者和野鸭身上采集的病毒进行实验。让与黄鼠狼相近的哺乳类动物雪貂分别感染两种病毒,并调查是否会传染给其他雪貂。实验结果显示,没有雪貂感染来自野鸭的病毒,但3头雪貂中有1头通过喷嚏等飞沫传播感染了来自人体的病毒。
对被感染的雪貂身上的病毒进行研究后发现,病毒基因发生变异,更易附着于细胞上。此外,变异后的病毒也更易附着于人体细胞。
研究小组对日本国内500人的血液进行调查后发现,所有人的血液中均不含有H7N9病毒的抗体。
【对策】
一旦病毒流入市场 不惜关闭活禽交易
据了解,廊坊市防疫部门在北京新确诊患者常去的廊坊市安次区麦洼综合农贸市场,发现H7N9病毒阳性样本,来源于市场禽类交易摊点的污水中。
对此,李兰娟院士表示,该患者很可能是在农贸市场接触活禽,或是活禽的分泌物,从而导致感染。当然,还需要进一步检验,患者所感染的H7N9病毒与农贸市场的H7N9病毒之间的基因序列是否同源。
“到目前为止,活禽仍然是H7N9禽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李兰娟院士说,她们的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证明,人感染H7N9病毒与活禽市场鸡分离的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超过99.4%,证明活禽市场是人类感染H7N9的主要源头。
李兰娟院士指出,秋季不排除会出现H7N9散发病例,市民逛活禽市场千万不能放松警惕。预防禽流感,关键还是要加大对活禽交易市场的监测力度,严格杜绝携带病毒的禽类流入市场。一旦感染病毒的禽类流入市场,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关闭感染的活禽摊点、扑杀被感染的活禽,甚至不惜关闭活禽交易。
禽流感疫苗仍在研制
对于H7N9疫苗的研制进程,市民非常关心。
“快了,快了,有消息会马上告诉你们。”李兰娟院士表示,到目前为止,H7N9疫苗仍在研制中。早前,H7N9的疫苗株已经研制出来,也就是说疫苗的种子株已经研制出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做H7N9疫苗研发的前期工作,研究人员在雪貂身上做相关的一系列试验,包括疫苗的毒副作用和它的安全性检测,通过安全性试验后,还需要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报备。
【焦点解读】
焦点1
什么叫“沉默地复制”?
对于陈化兰团队提出的“沉默地复制”这一概念,浙江省特聘专家、省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郭潮潭博士认为,这的确很危险。
他解释说,这是指H7N9病毒对禽类的无致病性,可使它在禽类中存在而不易被发现,增加H7N9病毒传染给人并发生更多基因突变的机会,从而可能使H7N9病毒获得在人与人之间的高效传播能力。
郭潮潭博士认为,任何病毒只要在体内开始复制,它的基因组序列理论上就会发生变异。禽流感病毒也一样,甚至更容易变异,禽流感病毒株通过分裂变异,不断有新的亚型出现。
“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主要来自禽鸟,通过在活禽、鸟类间的传播,不断复制变异,但这个病毒是否变异出人际间传播的能力,还没有明确证据能够表明,但我们这些科研人员、检测人员必须引起重视和警惕。”郭潮潭所长说。
焦点2
H7N9病毒是否已变异?
李兰娟表示,实验人员发现H7N9病毒可以在哺乳动物中,通过呼吸道飞沫有效传播。但这毕竟只是实验,不能证明H7N9病毒会人传人。
“早在今年4月,我们就已经发现,H7N9病毒复制系统的重要基因出现突变,使病毒更容易感染哺乳动物。并在国际上首次警示病毒正在向适合感染哺乳动物方向发展,必须密切关注与预防。”李院士说,她的研究团队对303名患者家属和密切接触者,特别是82名未经保护与患者有过接触的医护人员进行临床监测,在14天医学观察期内,所有接触者没有出现任何感染征象,提示H7N9病毒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人际间传播方式。
不过,李兰娟院士团队对病毒基因组研究显示,H7基因的226氨基酸位点发生变异,使得病毒更容易感染人。包括其中的PB2基因,尽管只发现701位点发生变异,但要高度警惕,如果PB2基因627和701氨基酸位点同时发生变异,那么将导致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率增强。该成果已在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
李兰娟院士说:“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对627位点进行严密监测和观察,目前还没有发现它出现变异,与之前的变化相差不大,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焦点3
“大流行”风险有多大?
虽然H7N9病毒可能在不断变异,但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H7N9病毒传播能力依然较弱。
浙江省研究禽流感病毒的相关专家说,雪貂是最适合研究流感病毒的哺乳类动物,研究人员通过雪貂实验来模拟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状态,可以研究出这个病毒的传播途径,推断出该病毒是否能在人际间传播,但他认为病毒人传人的可能性仍有待研究。
他认为,H7N9禽流感病毒是否出现了人传人,实验室的研究证明了有这个可能性,但最关键是需要明确的流行病学数据,比如一家人没有和外界接触,但家庭成员先后感染发病,这就说明,该病毒已开始人传人。目前的雪貂实验研究,只能说明有这个传播的可能性和风险,并不能断定H7N9病毒人传人。
- 2016-07-20企业是否真的创造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
- 2016-06-28探索生猪价格指数,破解猪周期
- 2016-06-21广东省无抗饲料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 2016-05-31陈春花离职前给新希望六和管理团队写的最后一封信
- 2015-08-1313个关键词解读温氏集团的强大之处
- 2015-07-09饲料企业必读:大宗原料采购战略操作大全
- 2015-07-08陈春花的第七封交流信:落地执行,才有美好
- 2015-07-08谁扼住了中国南美白对虾行业的咽喉
- 2015-06-04中粮肉食规模飙升 双汇迎来最强对手
- 2015-06-03食品企业没有为水危机做好应对准备
制作和粘贴饲料标签应遵循哪些规定和要求?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