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白蕉海鲈养殖技术介绍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3-05-14
  • 编辑:admin
  • 评论:0

       据《海洋与渔业》消息,广东珠海市斗门区白蕉镇位于珠江水系西江出海口,每年有大量的海鲈从外海游入觅食生长,年捕获量达数百吨,是当地的特色渔业资源。随着捕捞强度增加和海洋环境变差,海鲈的天然资源逐年减少。
  
  白蕉镇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人工养殖海鲈,经过30 年的经验积累, 海鲈池塘人工高产养殖已经成为白蕉镇一项特有的生产技术。2012 年养殖面积达1.8 万亩,平均亩产达5 吨, 年总产量9 万吨, 是全国最大的海鲈生产基地, 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
  
  一、海鲈的生活习性
  
  海鲈生长在浅海河口的中下层, 是一种广盐性的温水鱼类,在广东省沿海地区不需用人工越冬设置就可以全年养殖。海鲈在14℃以下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在14℃以上才正常摄食, 22~32℃时摄食强烈、生长速度最快。 海鲈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一次摄食量可达体重的5~12%,捕食强度以春夏季节最为强烈。人工养殖可投喂冰鲜小杂鱼和驯食人工颗粒饲料,长速比自然水域的海鲈快1 倍,通常1 龄鱼可达500 克,养殖400 天达1.5千克,达到上市的经济商品鱼规格。
  
  二、养殖水质与池塘条件
  
  1、养殖水质

  
  盐度:海鲈属于广盐性海水鱼类, 种苗经过人工淡化可以在接近0 盐度的淡水中生长,但是海鲈的养殖水质长期为淡水容易发病死亡,水质盐度过高也会放缓生长速度。因此海鲈的养殖水质盐度至少保持在2‰以上。
  
  溶解氧:海鲈的耐低氧能力较差, 其窒息点约为2mg/L,人工养殖海鲈的溶解氧要求在4mg/L 以上。
  
  酸碱度:海鲈生长水体的pH 值在6.5~8.5,养殖要求最佳pH 值在7~8。
  
  肥度:养殖海鲈的水色为草绿色或黄绿色,水色透明度在30 厘米左右为宜。
  
  2、池塘条件
  
  池塘的地点选择:养殖海鲈的池塘应选择在沿海河口水域,有潮汐到达的地方,水质盐度3~15‰最适宜。
  
  池塘的大小:养殖海鲈的池塘每口面积8~15 亩、水深2~2.5 米,池塘水体过小和狭窄,水质不易稳定,导致溶氧不足,难以适应大群体高密度的海鲈生长;池塘过大过深也不利于生产操作管理,尤其是不易进行产品收捕。
  
  池塘的配置:进、排水系统:池塘应分别配置独立的进、排水河渠和进、排水?闸。进水时,外江河的新鲜水体经过进水河渠和进水?闸进入池塘;排水时,池塘的陈旧水经过排水?闸和排水河渠排出外江河。池塘要有电源线路到达,根据养殖生产的需要配置抽水机、增氧机和饲料投喂机等。
  
  三、鱼种淡化培育
  
  鱼苗淡化培育是海鲈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育苗场的幼苗从体长约1 厘米开始降盐淡化,盐度约从25‰逐渐淡化至5‰,鱼苗长至2 厘米以上才能出售;农户购买鱼苗后,要继续在养殖池塘进行约60 天的淡化,并标粗至8 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才分塘养成。
  
  1、池塘淡化培育
  
  池塘经过干塘消毒,注进约1.2 米水深,投放鱼苗前10 天要进行肥水培养水蚤,方法是施放发酵粪肥或杂草沤水,也可每亩投放2 千克复合肥加快浮游生物的生长,培育出大量的水蚤供作海鲈幼苗饵料。水质盐度调节至与幼苗的运输水质盐度一致。
  
  每亩池塘投放2.5 厘米的幼苗10~15 万尾,鱼苗要求整齐、无损伤, 并经过繁育场合格的初始淡化。每隔15 天将鱼苗筛选一次,分别投放在分隔的小水面培育,最后长至8 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才捕起投放到大塘养成。
  
  鱼苗培育过程中由于培水肥塘和投喂鱼浆等,容易造成水质败坏,滋生各种细菌和病虫,因此每隔10~15 天要消毒一次,间隔地施放0.2ppm 二氧化氯杀灭细菌、病毒,施放0.7ppm 的硫酸铜合剂杀灭各种虫害。
  
  2、网箱淡化培育
  

  按照每亩池塘水面大约设置20 平方米网箱的数据于池塘的一侧设置多个网箱,网箱用14 目左右的网片缝合成约长10 米、宽2 米、深1.2 米的规格, 用竹竿固定,网箱附近安装3~4 台叶轮式增所机。
  
  每平方米网箱投放2.5 厘米的海鲈幼苗500~600 尾。海鲈幼苗在网箱与池塘的淡化培育过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幼苗投放到网箱摄食不到池塘的水蚤, 在开始的一周要人工投喂捕捞的水蚤或红丝虫,以后才改喂鱼浆拌合鳗鱼饲料和专用鱼苗人工饲料。经过3 次分筛达到8 厘米以上大规格的鱼种可直接选入池塘养殖,50~60 天后鱼苗基本长至8 厘米以上,这时可拆除网箱,完成淡化培育过程,进入成鱼养殖。
  
  四、放养密度
  
  海鲈的池塘人工养殖技术已较成熟,放养密度较大,通常每亩水面投放体长8 厘米规格的鱼种6000~10000 尾, 收获时选择大规格的产品上市,留下较小的继续养大,进行多次收捕,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
  
  五、饲料投喂
  
  随着海鲈养殖的推广,目前大多数养殖者已经用人工颗粒饲料代替小杂鱼养殖海鲈,专用的海鲈人工颗粒饲料已普及使用,海鲈养成经济商品鱼的饲料系数为1.2~1.5。养殖前期每天早晚各投喂1 餐、养殖后期每天下午投喂1 餐即可,日投喂量为存塘鱼重量的2 ~ 3%。,根据天气和鱼群的食欲变化适当增加或减少投喂量,以1 小时内吃完为宜,发现鱼群抢食程度减弱即可停止投喂,摄食不到和投喂过饱的现象都不利于养殖生长。
  
  六、水质管理
  
  1、养殖池塘要有充足的溶解氧

  
  养殖海鲈的池塘除了有一定的盐度,还要有较高的溶解氧,因此海鲈养殖要进行严格的人工机械增氧。增氧机通常采用搅拌式,约每1.2 亩池塘水面要安装1 台功率为1.5kw 的增氧机,其中三分之一为水车式增氧机,安装在池塘的四周,搅动水体旋转流动;三分之二为叶轮式增氧机,布设在池塘中央,让水层上下交换,为池塘溶入更多的氧气。增氧机要经常开动,尤其是在气压低的阴雨天和养殖后期,要全天24 小时开动增氧机。
  
  2、控制水体的肥度
  
  池塘高产养殖海鲈由于密度大、投饲多,尤其在养殖后期和高温季节, 水质容易变差,为此要经常更换新鲜水源,将水质的透明度控制在30 厘米左右。海鲈只能摄食悬浮性饲料,当饲料下沉在池塘底时就吃不到,加上排泄的粪便,池塘底有机质较多,每亩可以投放100~200 尾鲫鱼摄食残饲和有机屑, 清洁塘底;每亩投放10~20 尾花鲢, 清理水面过多的浮游生物。此外,每隔15~20 天施放一次有益菌,加速分解水中的有害物质,保持水质平衡。
  
  3、保持池塘水质有一定的盐度

  
  在长时间暴雨、水体盐度完全处于0 的状态,会影响海鲈的正常生长, 应将水质盐度至少调节到2‰以上,方法是加入高盐度海水或海盐。也可以采用打井抽咸的方法抽取地下海水,但是要注意地下海水的氨氮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含量,如含量过高要经过储水池的暴晒、充气和沉淀才能进入养殖池塘。
  
  七、病害防治
  
  1、寄生虫

  
  主要有车轮虫、斜管虫和聚缩虫, 多发生在鱼体重50~150 克的生长阶段, 害虫寄生在鱼的鳃丝和体表,导致鱼体消瘦,体色变黑,游动不安,治疗方法可用0.7~1mg/L 的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 ∶2)全塘泼洒,并且要持续每隔10~15 天施用一次才能控制养殖水体,也可用有同样效果的其它药物替代。
  
  2、肠炎病

  
  由细菌性侵入引起,发病时鱼的食欲低,腹部膨胀,肛门红肿,轻压有黄色粘液流出,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和高温天气,预防措施是不要投喂过饱和不要投喂变质的饲料(尤其是腐烂的小杂鱼),经常在饲料中拌入适量的酵母粉末,帮助海鲈消化吸收。治疗方法:在饲料拌入“氟本尼考” 或“恩诺沙星”等抗菌药物,每天1 次, 连用3~5 天。
  
  3、出血病
  
  由病毒性引起,发病时鳃丝红肿充血、直至体表充血,病鱼慢游、滞食、直至死亡。此病多发生在养殖中后期的高温天气,常与水质中亚硝酸氮浓度过高有关。预防措施是经常更换新鲜水,施放有益菌,保持水色良好。治疗方法:每隔15 天施放0.2mg/L 的二氧化氯或3 mg/L 的聚维铜碘,可间隔交替施用。
  
  八、收捕与运输
  
  1、收捕

  
  海鲈养殖10 个月可达0.5~1 千克, 收获季节通常从10 月开始至次年的2 月。产品大量上市则要使用拉网捕捞。拉网以柔软的尼龙网较好,网目适中, 以不能卡伤鱼体和减少水阻力为宜。
  
  2、运输
  

  运输活鱼要在收捕前一天停止投喂饲料,收捕后用网箱吊水锻炼一天,以提高运输成活率。此外,将池塘的活鱼转移到高盐度海水暂养20 天左右再出售,能改善海鲈的品质和提高活鱼运输的成活率。
  
  活鱼运输较困难可用冷冻产品的运输,方法是将刚收获的活鱼混合冰块, 按4 ∶1 的比例装进泡沫箱,再用汽车运走。这种方法快捷、运输量大、运费少,但产品价格相对活鱼低。

 

 

发表评论
评价:
最新更新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相关附件: 附件1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企业)申报表 附件2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地方协会等)申报表 附件3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