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发塘率低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2-07-13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鱼苗培育,也称“发塘”.它是指把鱼苗经20天~25天饲养,长到了3厘米左右,称为“夏花”.鱼苗培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但在生产中鱼苗发塘率一直很不稳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现将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影响发塘率的原因
1.鱼苗数量与运输成活率是影响发塘的原因之一。有些育苗单位为贪图利益,故意克扣鱼苗数量,也有的是抽样估计数量不足,很少有达到100%,有的还不到70%,所以这种本来数量不准的鱼苗即使其它措施十分完善,也难以满足下塘数而影响发塘率。另外,由于鱼苗经长途运输,而不注意途中换水等措施,造成下塘后鱼苗发塘率下降。
2.鱼苗质量问题。一是买到劣质苗;二是拿过时的老苗,这两种苗发塘率都很底。
3.放养方法不当是影响发塘率的关键。鱼苗长途运输大多采用尼龙袋冲氧和汽车运输,而尼龙袋里的水环境会随着密封后时间的逐渐延长而变化。首先是温度,密封装箱后外界的干扰很小,而袋里的温度因鱼类的代谢物分解和鱼类呼吸,温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少许增高。这种情况一般在运输途中不会引起死亡,但是到达目的地后,当地渔塘里的水环境与鱼苗运输用水的水质有很大差别,因此如放养不当就易因水环境突变使鱼下塘成活率下降,甚至大批死亡,死亡时又因鱼苗个体较小很难当时发现。放养时未试水,池水毒性未消失也是造成发塘率低下的原因,另外遇大风天气,放养地点不当,如在渔池下风处放养,鱼苗易被风浪聚在堤岸边水面,体质稍差的鱼苗很难顶水游泳,有许多鱼苗因风浪太大而搁浅死亡。
4.鱼苗下塘时敌害生物影响发塘率。鱼苗下塘后往往因施肥时间不当而使大型桡足类提前大量繁殖,还有龙虱幼虫和松藻虫等,它们可直接危害鱼苗或吞食鱼苗;另外青蛙蝌蚪不但可直接吞食鱼苗,还与鱼苗争食争氧;再一种是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有少数渔塘由于清塘措施不到位,鱼苗下塘时还有许多青苔,鱼苗一旦进入就很难逃脱。
5.天然适口饵料不足。鱼苗孵出3天后,内源营养基本消失,开始摄食外界人工培育的适口天然饵料---轮虫,所以,鱼苗下塘时育苗池中都应有充足的适口天然饵料,否则鱼苗就会在短时间内消瘦死亡。
二、解决的办法
1.选择诚实守信的场家买苗,买苗时要多次打样以缩小误差值,保证拿苗数量,途中运输要加强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远距离运输,装袋时每袋可溶入青霉素40万单位,以抑制袋里的鱼苗耗氧和代谢,确保运输成活率。
2.选择鱼苗孵出4天~5天后,鱼票充气游泳能力强,规格整齐优质鱼种放养。
3.鱼苗下塘前要检查清塘药物的毒性是否完全消失。检查方法:(1)将几十尾苗放入池塘内网箱中半天到一天,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2)测验池水酸碱度,用生石灰清塘将酸碱度降到9以下时,说明毒性已消失;(3)观察池中有无水蚤,有则表示毒性消失。
4.鱼苗下塘前用密眼网拉空塘1次~2次,看是否有野杂鱼、蛙卵、水生昆虫等敌害混入,若发现野鱼或敌害生物,须重新清塘,如发现大型蚤类或蚌壳虫,可用晶体敌百虫0.3ppm全池泼洒,然后亩施3.5公斤~4.5公斤尿素肥水,鱼苗下塘时,鱼体用青霉素10万单位/万尾消毒。
5.下塘时温差不超过5℃。放养时应先把袋子放水池中10分钟后等温度相近再打开,打开后先灌少量池水进袋,然后抓紧袋口晃几下,使池水与袋里的水充分混合,约10分钟后再贴着水面倒入网箱,下塘前每10万尾鱼苗喂一个熟鸡蛋黄浆。放养时要先在发塘的上风头离池边1米处贴着水面让鱼徐徐游出。切忌悬空倒鱼。
6.按池塘中天然适口饵料的生长规律与鱼苗生长发育中食性转化相适应的原则,及时培育水质,确保轮虫高峰期鱼苗下塘,鱼苗下塘后投饵施肥,调节水质等管理措施也要紧紧跟上,在生产过程中一般大家都比较重视管理。
摘自中国养殖网
相关阅读:
- 2019-02-28经产母猪不发情的治疗方案与防治
- 2019-02-26通过鸡粪判断鸡病
- 2019-02-25饲料霉变处理方法
- 2019-02-23猪场如何避免断奶仔猪脱水现象?
- 2019-02-20食醋对蛋鸡的这些功效,特管用!
- 2019-02-20猪总是莫名生病,查查是不是中了下面这些毒?
- 2015-08-17中国畜牧饲料科技发展方向
- 2015-08-13猪料营养策略:“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
- 2015-08-03饲用酸化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
- 2015-08-03八月份水产养殖需做好三大类鱼病防控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