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拟除虫菊酯:药效虽好,难升“国标”

  • 来源:《农财宝典》
  • 日期:2011-05-12
  • 编辑:admin
  • 评论:0

 

拟除虫菊酯类药物是一类生物活性类似天然除虫菊酯的仿生性药物,具有高效、杀虫广谱、低残留、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和农药领域,目前在渔用药物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拟除虫菊酯作为渔药使用已有将近20年的历史,其中溴氰菊酯溶液、氯氰菊酯溶液、氰戊菊酯溶液为三种最常见的渔药品种。
 
尽管拟除虫菊酯在民间的使用效果反响良好,但因缺少完整可靠的水生生物安全试验数据而至今未能跻身国标兽药行列。此外,寄生虫对其抗药性产生的速度之快也不容忽视,目前该药物的使用浓度和次数均较先前增加。
 
具神经毒性
杀大型枝角类寄生虫有特效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已研制投产数个拟除虫菊酯品种,到2000年已能生产三大系列、60多个品种的拟除虫菊酯产品群。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对寄生虫的作用方式以强烈的触杀作用为主,另外有一定的胃毒和拒食作用,无熏蒸和内吸作用。该类药物为神经毒剂,通过破坏寄生虫神经系统的功能实现杀虫效果,首先诱发寄生虫虫兴奋,然后阻断神经传导,寄生虫进而痉挛、麻痹、死亡。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改变寄生虫神经轴突的通透性影响膜的电位差,从而阻断轴突的传导,导致虫体中毒死亡。
 
与传统的渔药相比,拟除虫菊酯具有高效、用量少、低毒、环保的特点,杀虫效力一般比有机磷杀虫剂大100倍以上,且速效性好。据有关资料显示,氯氰菊酯每亩用原药量仅1左右,而敌百虫每亩用量为300;就成本而言,菊酯类每亩成本在2元左右,敌百虫和硫酸铜每亩成本在5
元以上。同时由于用量少、低残留,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环境污染也较轻。
 
拟除虫菊酯类药品属广谱杀虫药,尤其对大型枝角类寄生虫如中华鳋、锚头鳋、鱼鲺、水蛛、指环虫、三代虫等病虫害杀灭效果极佳,而对蠕虫、原虫等低等无神经寄生虫效果欠佳。此外,拟除虫菊酯类原料药还作为增效剂添加在其它杀虫止血类产品中。然而,当前开发出来的拟
除虫菊酯类品种由于其毒性问题,还不能在虾蟹及部分特种鱼类上使用。
 
高效杀虫剂
药害事件时有发生
 
拟除虫菊酯对人畜等高等动物是低毒的,但对鱼类毒性高,该药物通过鱼体表皮和鳃部进入鱼体,作用于神经系统,使鱼类首先出现兴奋后又麻痹继而死亡。在过去,由于其对水生生物的高毒性而被禁止在水稻上使用。
 
中国农业大学许阳光硕士学位论文研究表明,高浓度短期和低浓度拟除虫菊醋对鲤鱼的体长影响不显著,对体重、摄食和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处理剂量的递增和时间的延长而加强,较高浓度组部分鲤鱼发生间歇性中毒症状,继而死亡。“用药后几天内,鱼体摄食都不正常,生长速度也会受影响”,中山民众镇邦民鱼虾药店老板李土章说。此外,亦有大量研究表明,拟除虫菊酯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作用,和一定的杀藻作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会发生拟除虫菊酯药物中毒事件。”李土章告诉记者,这与其药物高效性有极大关系,溴氰菊酯溶液、氯氰菊酯溶液、氰戊菊酯溶液三种常见拟除虫菊酯杀虫药毒性强,其中以溴氰菊酯溶液毒性最强,只需0.02ppm就可达到杀虫目的,绝对用药量少,鱼和虫的致死浓度相差很小,使用浓度不好把握,而大多数养殖户都是凭经验随意投放,用药量多不精确。此外,药害事件还可能与使用劣质渔药、泼洒不均匀、随意加大用量、混配其它药物、阴雨天用药等等因素有关。
 
“水温偏低、水质较瘦的情况下,要适量减少用药量。”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火金表示,拟除虫菊酯的药物使用效果还受环境、天气等因素影响,在早春季节或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来的时候最好不用拟除虫菊酯杀虫,因为那时水温低、水中有机质少,有机质对药物的吸附作用减少,如果按正常用量使用容易发生中毒情况。
 
李土章提醒,使用该类药物要注意配伍禁忌,不能与碱性药物如生石灰一起使用,否则将放大药物毒性10倍以上,消毒后也不能马上使用该类药物。他建议养殖户在晴天中午下药,最好先局部用药,分多次全池泼洒,密切观察鱼体反应,并同时打开增氧机加快水与药物的混合。
 
品种单一
寄生虫抗药性发展快水平高
 
目前,虽然已经开发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包括农药)达数十种,但是绝大部分渔药企业仅生产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这几个品种,可用品种很单一,这些药品在养殖生产中长期使用,加上使用不规范,寄生虫已经对此产生了比较强的抗药性,用药效果降低。
 
“抗药性增强已是不争的事实”,蒋火金表示,这与目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有不可割裂的关系,养殖密度增高、水体环境恶化,病虫害也就会随之而来,“如果将亩产降低,病虫害发生几率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在各项生产资料成本不断增高的情况下,养殖户不可能舍弃高产量,所以用药会比较频繁,“单一的药物用得多、用得久,抗药性也就不可避免。”
 
中山民众镇渔愉鱼加盟店老板区亮携亦表示,拟除虫菊酯的用药浓度较以前增加近一倍,而且用药次数也比以前增加。“抗药性的产生与养殖户急于求成的心态也有关”,李土章分析,养殖户在给鱼治病的时候,多崇尚“药到病除”的理念,为了能尽快杀死寄生虫,用药量和次数都比建议用量增加不少。
 
升国标还需补充水生生物安全试验数据
 
拟除虫菊酯在杀虫上的高效性已众所周知,然而,杯具的是,如此“好药”却一直未能顺利升级为国标兽药。
 
“缺少水生生物安全试验数据是主要原因”,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昌福解释,在2005年兽药产品地标升国标时期,拟除虫菊酯类杀虫药中的溴氰菊酯溶液、氯氰菊酯溶液、氰戊菊酯溶液三种药物就被列入《兽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受理目录》,同时,农业部委托相关兽药企业做水生生物安全用药试验,并预定于两年后审核。然而,当两年间隔期满后,相关企业一直未能给出可靠完整的实验数据,但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农业部又再次批准拟除虫菊酯延期审核。“兽药的使用是一回事,转变成产品又是另一回事,必须走正规的申请渠道。”
 
据了解,尽管拟除虫菊酯毒性较低,但水生生物毒性较高,多数原药不易溶于水,多被加工成乳油,目前主要以二甲苯作溶剂的乳油剂型药物(二甲苯含量占70%左右),在生产中使用,存在对环境污染严重、药害大、生产贮运不安全等缺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安全问题。
 
陈昌福告诉记者,所有国标兽药必须满足“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八字方针,因此要求所有国标兽药必须通过环评安全试验,然后再按国标兽药程序申报,“如果没有完整可靠的环评实验数据,则一切免谈。”据了解,我国兽用杀虫药大多来源于农药,从农药转变为兽药,大多兽药厂均省略了生物环评试验环节,基本上就是将农药原药进行简单的分装而已,顶多做成几种不同的制剂类型。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做环评试验不单成本高、困难大,还吃力不讨好。某渔药厂负责人表示,鱼类寄生虫不同于植物上的寄生虫,它们生活在水中,人工培养成活率低,数量和质量均很难达到试验要求;其次水体环境比较复杂,可控性较低,试验进行困难;试验投入成本高、时间长,一旦试验成功并顺利升国标,所有的渔药企业只要申请到批文批号均可以生产,缺乏对做实
验企业的保护。“专家组和农业部考虑更多的是社会效益,而企业考虑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出发点不一样。”
 
拟除虫菊酯对鱼类毒高,该药通过鱼体表皮和鳃部进入鱼体,作用于神经系统,使鱼类出现兴奋后继而麻痹而死。有大量研究表明,拟除虫菊酯对水生生物有三致作用。
 
 
发表评论
评价:
最新更新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相关附件: 附件1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企业)申报表 附件2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地方协会等)申报表 附件3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