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聚集:“顺德鱼”如何加速“游”向北方?
- 来源:
- 日期:2010-07-01
- 编辑:
- 评论:0条
品牌、资本和市场有机结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
“现在的生鱼流通格局散而乱,恶性竞争导致广大养殖户受损,到了该整合的时候了”。日前,“北运鱼产业链构建策略”研讨会在顺德召开,与会代表对广东北运水产品的现状普遍表示担忧。
据介绍,珠三角地区特色水产品养殖发展兴盛,其中以生鱼、加州鲈和桂花鱼等品种为代表。除了本地消费外,每年珠三角地区的水产品都会大量运往华中、华北地区,供应各地消费市场。以生鱼为例,每年产量的80%都在北方市场销售。近几年来,随着养殖成本不断增加,这类北运鱼的养殖、流通和加工等方面利润缩小,达到瓶颈状态,做好流通环节,整合流通格局以增加效益成为业界共同的话题。
“应该进行‘化小为大、化零为整’的改变,建立新的流通产业格局。”在当天的研讨会上,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的陈志生提出,传统的北运流通模式一般是“养殖户—鱼贩—流通企业—北方批发商—市场”,流通环节多而散,缺乏规范,易导致恶性竞争而造成广大养殖户利益受损,通过流通环节的细分合作,将有利于规范、整合和创新流通模式。
据了解,广东生鱼养殖面积在全国居首位,去年养殖面积在1.7万亩~2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每年总产量约为8万吨,占全国的一半。珠三角地区普遍亩产量达到10000斤左右,全年都有商品鱼出售,从业者众多,拉动了饲料、流通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此,北京海桥市场推广有限公司董事长樊旭兵的观点是,以生鱼、加州鲈和桂花鱼等为代表的高档北运鱼类,已逐步形成“连同产业和市场两个终端”的粗放内销格局。今后,随着总产量的增长,维护养殖与销售的动态平衡尤为重要。“目前消费环节面临一些问题,除目前市场外,更多潜在市场没有开发,消费者对生鱼的营养价值、养生功效、烹饪方法很不理解,生鱼市场无法启动,生鱼的品牌知名度很低。”同时,他指出,为了进一步把产业做大,内销市场的推广迫在眉睫,如何结合各地区情况,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把握市场推广的关键点,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此外,广州市金洋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淦提出,在北运鱼类中,近年来均出现了种质退化现象,这会导致养殖成本增加、产量下降,进而给流通销售带来影响。他呼吁,渔业主管部门应该重视亲本资源保护,规范种苗生产,和业界一起努力提高种苗产业水平。
当天,有近400名来自顺德、中山、南海等地的养殖户,饲料和流通业人士参会,同时还有来自广西和浙江的水产品流通企业代表。
行家集体智慧为“北运鱼”产业指路
转变水产养殖发展模式
“北方大城市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已越来越严。从产业链的市场发展角度看,顺德乃至广东的北运鱼养殖现状十分堪忧。如果不尽快加大力度改变并构建新的养殖管理模式,广东北运鱼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少”。
顺德区农业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段圣和指出,目前,顺德的北运鱼货源仍然以小散户养殖为主,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大户极度不足,使得很多流通商担心货源的稳定性以及鱼类的质量问题等。加上散户养殖难按标准、规程做,使用饲料、添加剂、药物不规范、商品鱼质量难保证,药残隐患大。小散户的养殖模式已难以适应大市场的发展。此外,中山有“脆肉鲩”、东莞有“绿卡鳖”……但顺德的地方品牌鱼暂时还没有,而品牌管理能抵抗水环境的威胁,无品牌商品的市场价格抗跌性差,波动幅度大。
“在目前的市场准入形势下,水产养殖应该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段圣和介绍,可以尝试小区化集约规范养殖,让一个企业去运行和管理,从而达到养殖户、运作企业和政府三赢局面。
段圣和分析,在这种养殖的模式下,养殖户可以一方面得到技术保证,公司建立技术队伍、有科学设备,能保证科学养殖技术的落实;另一方面有市场保证,由公司统一对外,可树立品牌;其次是种苗、饲料、药物等有质量保证,而且价格应比单独购买便宜;此外,避免因池塘老化而付出代价。而运作公司则占有土地、水源和品牌资源;出租池塘、收取小区管理费;获得政府扶持和补贴;投入品和商品鱼品牌的营销利润。政府通过引入资金解决了环境规划和池塘老化问题,促进养殖业现代化;有利科技兴农,提升生产力水平;稳定农民收入和农民就业;土地保值,避免因生产性能衰退导致养殖户外迁;便于产业政策落实和管理,增加GDP与税收。
引导大资本进驻农业领域
科达恒生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生认为,生鱼养殖户目前存在两个比较大的问题,一是种苗的培育,今年的天气恶劣,培育种苗的成功率很低,养殖户普遍损失严重;二是资金问题,养生鱼,一亩的产量一万多斤,但平均一斤的成本是5元左右,农民手头上没有资金也养不成鱼。而目前的情况是农民手头上普遍很“差钱”,除了自有的一部分现金外,还需要“借用”饲料厂和经销商的资金。
同时,陈志生指出,在各种养殖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决定了养殖效益高低的关键还是在于流通,传统的流通模式,极易造成恶性竞争,导致养殖户效益的受损,规范、整合和创新的流通模式势在必行,通过流通环节的细分合作,化小为大,化零为整,是产业链中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选题。
“现在很多人炒股票、炒楼、炒期货……大把的资金在外面,一方面很多人在为自己的资本找“出路”,另一方面,农业却因为缺钱而难以发展壮大。”在陈志生看来,有大企业牵头把资金引到生鱼这个行业来是关键。
其实,在更多嗅觉敏感的商人看来,相比眼下很多工业领域的过度竞争,农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期,谁先懂得利用农业政策优势,谁就抢占了商机。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下,大资本大财团可以抓住机遇,挖掘还有着巨大潜力的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链当中的行业来。
陈志生认为,资本是逐利的,政府和企业应该支持这种做法,引导这些流动资本跳进“农门”,将对行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陈志生希望农业流通企业老板能够把心放宽一点,联合起来做大整个行业。“联合起来,相信会做得更好,如果不联合起来,天天打假,天天斗价格,我们虽然有损失,但最大的损失是养殖户。”同时他强调,产业链上下游应该要同心,把整个产业做大做响。
改变传统的养殖观念
“顺德水产养殖存在着一个隐形炸弹,我们养的鱼的经济价值很高,我们也很有名气,但我们在用药上是非常的不谨慎的,因为我们之前的成功让我们认为自己曾经用过的方法一定是对的,这是目前顺德养殖户最大的问题。”成都芳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悦悦指出,鱼药的销售冠军在顺德,杀虫药的销售冠军也在顺德。顺德是鱼药企业的必争之地。
据了解,目前我国水产养殖品种的疾病达126种,其中病毒性疾病17种,细菌性疾病61种,真菌性疾病4种,寄生虫疾病28种,藻类性疾病6种,其他病害3种,不明病因的疾病有9种。
李悦悦指出,水产养殖动物机体上有少量寄生虫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有少数寄生虫也不意味着养殖动物就患上寄生虫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水产动物身体上携带少量寄生虫并不会影响机体的健康与正常生长。如要利用杀虫药物将寄生虫全部消灭,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经常在没有必要使用杀虫药物时使用这类药物,不仅不能达到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目的,还存在药物污染养殖水体、破坏水体生态结构、导致寄生虫产生严重抗药性的危险,一旦寄生虫病爆发,反而无药可用。频繁而大量地使用杀虫药物还会影响水产动物的品质,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因此,李悦悦提醒,养殖户应该要改变以往的养殖观念,科学用药,科学养殖,让“很牛的顺德人”继续“牛”下去。
相关阅读:
- 2019-02-28经产母猪不发情的治疗方案与防治
- 2019-02-26通过鸡粪判断鸡病
- 2019-02-25饲料霉变处理方法
- 2019-02-23猪场如何避免断奶仔猪脱水现象?
- 2019-02-20食醋对蛋鸡的这些功效,特管用!
- 2019-02-20猪总是莫名生病,查查是不是中了下面这些毒?
- 2015-08-17中国畜牧饲料科技发展方向
- 2015-08-13猪料营养策略:“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
- 2015-08-03饲用酸化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
- 2015-08-03八月份水产养殖需做好三大类鱼病防控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