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三高”生鱼出现种质退化征兆

  • 来源:
  • 日期:2010-06-01
  • 编辑:
  • 评论:0
杂交生鱼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起捕率高、肉质味道好,能够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养殖品种,因其养殖优势明显而备受养殖户青睐,在广东地区,已经有十多年的养殖历史。然而,近年来不少养殖户反映,杂交生鱼养殖优势减弱——养殖周期变长、病害增多、体型变短……“杂交生鱼种质有可能在退化”的猜想在行业中有一定的流传范围。
 
生鱼杂交优势减弱
 
 一般而言,生鱼耐低氧,病害少,生长快,是一种比较容易养殖的鱼类。但是,今年以来,养殖户普遍反映,生鱼越来越难养了,今年早期投苗的人,大多以失败告终。
 “我在4月初投放的黑芝麻基本失败了”,顺德杏坛养殖户欧阳永顺告诉记者,4月底又补放了一次黑芝麻,但成活率都很低,养到现在也只有300/斤,而在往年同期至少都有20/斤了。实际上,今年,不单是黑芝麻标粗难,较大规格的鱼苗标粗成功率也较低,“即使是投放200/斤的大苗,也只有20%的成活率,比往年下降一半。”
 中山三角镇的养殖户黄国球分析,今年生鱼苗标粗困难,除了受天气因素影响外,病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投苗没几天就发病了,死亡率也比往年高。黄国球还表示,通过对比近几年的养殖情况,感觉杂交生鱼养殖优势在减弱,主要表现在生长速度和饲料系数上,以往养成1斤规格的成鱼只需110天左右,去年却多用了十多天,饲料系数也由1.2增加到了1.3。“鱼的体型也比以前短,出肉率降低。”
 
种苗生产乱象多
 
 “如果说现在生鱼优势减弱,那肯定是苗种出了问题。”顺德龙江顺景鱼苗繁育场老板陈能科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精子质量,公鱼(雄性亲本)的使用次数最好不超过2次,但有的苗场为了节约成本,催产次数多达5-6次,公鱼因使用过度,体质衰弱,在催产后不久就死掉了,而这样获得的苗种质量很差。
 在中山做鱼苗中介的陈先生亦证实,部分苗场确实存在短视行为,有些苗场甚至将一些性腺欠成熟的、只有2-3两重的母鱼(雌性亲本)催产,而公鱼大多在2-3斤以上,公母鱼之间体格相差悬殊,在一一配对的时候,母鱼常常受不了公鱼追逐而受伤,“常常是用完一次就死掉了。”
 按照常规方式,杂交生鱼由来自不同地区的生鱼品系杂交得到,以湖南种或山东种作父本和香港种(本地种)作母本,所获得的杂交鱼苗在生长、抗病等方面的表现均比较理想。然而在记者的采访中,中山、顺德部分从事生鱼种苗繁育的人士反映,现在有些苗场为了提高鱼苗产量,减少成本,颠倒父本和母本杂交获得鱼苗,这样得到的鱼苗生长速度很慢,就算养1年也很难长到1斤。
 “生鱼苗场数量多,缺乏政府监管和引导,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华南农业大学邹记兴教授长年研究水产经济动物种质资源、种苗工程及其健康养殖技术。他说,目前仅珠三角地区有上百家生鱼苗场,但是,并不是所有苗场都能产出优质种苗,苗种质量参差不齐。
 
保护种质资源迫在眉睫
 
目前,自然水域中的原种生鱼亲本的数量已经很少,苗场使用的亲本大多为家养品种,经过多年累代养殖,杂合度降低,抗逆性差,性状逐渐退化。同时,因盲目地引进亲本,缺乏科学论证、保种及选育,也造成了严重种质混杂,导致品种优良性状的退化。
杂交生鱼经过十多年的养殖,杂交优势已经逐渐退化,其抗病力、生长速度等优势性状已大不如前。据报道,“杂交苗已经出现了自然退化现象,苗种质量和以前的香港种生鱼苗差不多,退化率达到了50%”。
面对当前生鱼品质退化的现状,邹记兴表示,保护生鱼种质资源已迫在眉睫,种质资源是生鱼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优良的种质,也就无法繁育出优质的种苗,养殖业也就失去了后续发展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标准化的生鱼良种场。尽管生鱼遇到了品质退化的问题,并可能制约其后续发展,然而,也并非不能解决。据邹记兴介绍,他将与中山三角镇裕荣鱼苗繁殖场合作,开展杂交生鱼苗种改良品种的研究,在“惠农1号”杂交生鱼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杂交生鱼,希望能改善现状。
 
来源:南方农村报
 
 
发表评论
评价:
最新更新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相关附件: 附件1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企业)申报表 附件2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地方协会等)申报表 附件3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