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健康养殖 保证畜产品质量健康养殖的概念
- 来源:
- 日期:2009-12-24
- 编辑:
- 评论:0条
健康养殖的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我国海水养殖界提出的,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生猪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其目的就是要保护动物健康,生产安全营养的畜产品,推行无公害畜牧业生产,从而保护人类健康。
畜禽健康养殖是立足于传统畜牧业的基础,着眼于当前畜牧兽医先进科技,解决畜牧业生态环保、无公害、规模化、标准化、安全优质等问题,实现基础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追求着产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的统一,既要注重“安全和优质”双重质量保证,又要实现“环境与经济”双重效益。畜禽健康养殖是饲养环节的标准化生产,创建标准化饲养场的内容。
畜禽健康养殖也是给养殖对象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使其在生长期间最大限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生产出无污染、个体健康的畜禽产品。健康养殖业是以安全、优质、高效、无公害为主要内涵的可持续发展的养殖业,是在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传统养殖业的基础上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效益并重发展的现代畜牧业。
市场呼唤健康养殖
我国畜牧业已成为农业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养殖产业的生产形势面临着挑战,由于畜牧养殖自身的生态结构和传统养殖方式的缺陷,使得大部分养殖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部分养殖场为了片面追求利润、从促生长、控制疾病和提高瘦肉率等目的出发,超量或违禁使用矿物质、抗生素、防腐剂和类激素等,导致畜产品中激素、抗生素、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畜产品的出口。二是养殖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一个存栏万头的肉猪场,日排粪尿、污水量达100多吨,相当于1个(5~8)万人的城镇生活废弃物排放量。国家环保总局曾公布了对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污染的主要来源。三是动物疫病的复杂化和防控责任重大:如我省每年因动物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6亿元,因疫病引起的生产性能下降、饲料和人工浪费、药物消耗等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13亿元。疫病问题日益突出,重大动物疫情日益严峻,疫病风险大,对人们消费畜产品的信心影响较大,进而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
在国内消费市场上,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在人们日常膳食结构中的比例愈来愈大,畜禽产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畜禽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动物福利。发展健康养殖、杜绝餐桌污染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制订和实施以食品安全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同时,WTO各成员国纷纷制订了针对动物产品贸易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如何保持动物产品安全、优质和高效生产已不仅仅是养殖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还关系到国际关系中的贸易、政治乃至国家安全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争相开展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以争取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2006年1月1日,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正式实施。该法规强化了食品安全的检查手段,大大提高了食品市场准入标准,主要在三个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该法规对所有食品都适用,且新法规不再把食品安全和贸易混为一谈,只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二是要求实行食品供应链(即从田野到餐桌)的综合管理;三是具有责任可追溯性,问题食品将被召回。这对中国的肉类出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要求将涉及到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而我国以前出口到欧盟的肉类产品,不管采取什么措施,只要达标即可出口。另外,日本政府将根据修订后的《食品卫生法》,于2006年6月起正式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明确设定了进口食品、农产品中可能出现的共734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的近5万个暂定标准,对其未设标准而欧美国家也无可参照的农药推行“一律标准”,大副抬高了进口农产品的门槛。欧盟、日本新食品法的目光均锁定在“源头控制”上,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和出口风险将随之提高。2003年山东出口瑞典的禽肉查出呋喃唑酮残留遭封杀。当年我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遭遇禁运,造成经济损失大170亿美元。这一切都呼唤着需要健康养殖与实施符合新标准的规范化生产体系。
发展健康养殖需要技术支撑
一、良好的场址、规范的设施、先进的设备
场址的选择要符合各种畜禽的饲养要求。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空气流通、土质坚实、排水良好、易于组织防疫的地方。养殖场周围无化工厂、矿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或其他畜牧污染源。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500米以上,远离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垃圾及污水处理厂2公里以上的地点,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最好建在山边或鱼塘、果林、耕地边,利于排污和污水净化。
场区建设要规范,合理布局。养殖场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病畜禽隔离区要隔开,管理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畜禽处理区应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养殖场应设有废弃物处理设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有条件的最好发展生态养殖模式。畜禽舍建设应有利通风、采光、冬季保暖和夏季降温;利于防疫,防止或减少疫病发生与传播;舍内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经济合理,规范适用。
畜禽舍建设应根据养殖量的多少,可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单列式畜禽舍一般坐北朝南,双列式畜禽舍南北走向,中间留有通道。畜禽舍栋与栋之间的纵横间隔距离应保持在7~10米。畜禽舍的长、宽、高及建筑结构等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标准进行设计。
二、重视源头控制
1.优选良种。饲养品种的好差不仅直接影响经济效益,而且决定一个养殖场的命运和健康发展。如果是喂养种畜(禽),必须从获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畜牧场引种,不得从疫区引种;如果是喂养商品畜禽,也必须从非疫区引进,并经过严格检疫。引进的种畜须隔离观察15~30天,经兽医检查确定为健康后,方可供繁殖使用。引进的商品畜禽也应先隔离观察7天后才能进入饲养圈舍。
2.规范管理。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的监督和管理是保障健康养殖的重要手段。各级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都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所赋予的权力,加大监管力度。第一要实行饲料准入备案制度。第二要实行定期抽检制度。由于饲料行业竞争大,在进行价格大战的背后,不排除有伪劣产品和违禁药物的存在,畜牧部门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采取定期抽检的方式,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予以查处。第三要实行生产记录制度。养殖场一定要做好日常生产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引种、配种、产仔(蛋)、哺乳、断奶、转群、饲料消耗等。种畜要有来源、特征、主要生产性能记录;做好饲料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记录;做好免疫、用药、发病和治疗情况记录;每批出场的畜禽要有编号、销售地记录,以备查询。记录资料要整理规范,以便保存。
三、加强生物安全措施
1.隔离。除了场址的正确选择以外,养殖场应严格限制外来人员、车辆等进出场区和生产区。必须进入时,要严格进行消毒;同样,养殖场工作人员也禁止任意离开场区,必须离场时,要严格进行消毒;生产区内使用的车辆禁止离开生产区使用,运输饲料、动物的车辆应定期进行消毒。
养殖场应执行“全进全出”制和单向的生产流程,养猪场和养鸡场,猪、鸡分群、转群和出栏后,栋舍要彻底进行清扫、冲洗和消毒,并空舍5~7天,方可调入新的猪群和鸡群。养殖场的栋舍布局应以方便生产和防疫为原则依具体情况而定,但栋舍之间距离不应少于10米。场内部布局应根据科学合理的生产流程确定,养殖场各生产单位应单设,并严密隔离,严禁一舍多用,严禁交叉和逆向操作。养殖场饲养、兽医及其他工作人员,要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专人专舍专岗,严禁擅自串舍串岗。
2.消毒。消毒是生物安全体系中重要的环节,也是养殖场控制疾病的一个重要措施。一方面,消毒可以减少病原进入养殖场或畜禽舍。另一方面,消毒可以杀灭已进入养殖场或畜禽舍内的病原。总的结果是减少了畜禽周边病原的数量,减少了畜禽被病原感染的机会。养殖场的消毒工作有以下对象:
为了减少工作人员和参观人员以及车辆等携带的病原微生物带进猪场要采取如下措施。在猪场的大门口及每栋猪舍的出入口都必须设立消毒池(且池长为车辆车轮两个周长以上)用1:300菌毒灭或3%烧碱溶液注满消毒池,用以消毒来往人员的靴鞋和进出车辆的车轮,池内的消毒液每周更换2~3次。设喷雾消毒装置,用1:800消毒威对来往车辆的车身、车底盘进行细致、彻底的喷洒消毒。设立洗手池:用1:1200消毒威或1:500碘酸溶液进行洗手消毒。脚的消毒:工作人员应穿上生产区的水鞋或其它专用鞋,通过脚踏消毒池后进入生产区。
工作人员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在消毒间用紫外线灯消毒15分钟,或更换工作衣、帽;有条件的地方先淋浴、换衣后再进入生产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指定的路线参观。
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方式的猪场,在引进猪群前,对空猪舍应彻底消毒。一般采取三步进行,先消除杂物、粪便及垫料,用高压水枪从上至下彻底冲洗顶棚、墙壁、地面及栏架,直到洗涤液清澈为止;后用稳定性二氧化氯薰蒸消毒12小时;再用1:1200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喷洒消毒一次。不论用何种化学药物消毒,消毒后均应用净水冲去残留药物,以免毒害猪群。
饲槽及其他用具每天洗刷,定期消毒。运动场可选用1:2000消毒威进行喷洒消毒,每周一次,每平方米表面的消毒液用量300~500毫升。
为减少感染性病原从母猪向新生仔猪群传播,在产仔前,可选用浓度为1:500碘酸或1:1500绿力消药液,对母猪体表进行清洗消毒。
产房地面和设施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后用绿力消或福尔马林薰蒸2小时,再用1:1200消毒威溶液消毒一次,事毕用干净水冲去残药,最后用10%石灰水刷地面和墙壁,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洗刷干净,再用1:500菌敌消毒全身后进入产房,母猪分娩前用1:50碘酸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完毕,再用1:50碘酸抹拭乳房、阴部和后躯,清理胎衣和产房。
同时,要正确使用消毒药。碱类消毒药包括氢氧化钠(烧碱)、生石灰及草木灰,它们都是直接或间接以碱性物质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杀灭作用。消毒原理是:水解病原菌的蛋白质和核酸,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最终达到杀灭细菌的效果。对于氢氧化钠,它对纺织品及金属制品有腐蚀性,故不宜对以上物品进行消毒,而且对于其它设备、用具在用烧碱消毒半天后,要用清水进行清洗,以免烧伤畜禽的蹄部或皮肤。
新鲜的草木灰含有氢氧化钾,通常在雨水淋湿之后,能够渗透到地面,常用对畜禽场地的消毒,特别是对野外放养场地的消毒,这种方法,既可以做到清洁场地,又能有效地杀灭病原菌。
生石灰,它在溶于水之后变成氢氧化钙,同时又产生热量,通常配成10%~20%的溶液对畜禽饲养场的地板或墙壁进行消毒,另外生石灰也用于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其方法是在掩埋病死畜禽时先撒上生石灰粉,再盖上泥土,能够有效地杀死病原微生物。
强氧化剂型的消毒药:常用的有:过氧乙酸及高锰酸钾,它们对细菌、芽胞和真菌有强烈的杀灭作用。过氧乙酸,消毒时可配成0.2%~0.5%的浓度,对畜禽栏舍、饲料槽、用具、车辆、食品车间地面及墙壁进行喷雾消毒,也可以带畜禽消毒,但要注意现配现用,因为容易氧化。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遇到有机物即起氧化作用,因此,不仅可以消毒,又可以除臭,低浓度时还有收敛作用,畜禽饮用常配成0.1%的水溶液,治疗胃肠道疾病;0.5%的溶液可以消毒皮肤、粘膜和创伤,用于洗胃和使毒物氧化而分解,高浓度时对组织有刺激和腐蚀性;4%的溶液通常用来消毒饲料槽及用具,效果显著。
新洁尔灭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型的消毒药,既有清洁作用,又有抗菌消毒效果,它的特点是对畜禽组织无刺激性,作用快、毒性小,对金属及橡胶均无腐蚀性,但价格较高。0.1%溶液用于器械用具的消毒,0.5%~1%溶液用于手术的局部消毒。但要避免与阴离子活性剂,如肥皂等共用,否则会降低消毒的效果。
有机氯消毒剂包括消特灵、菌素净及漂白粉等。它们能够杀灭细菌、芽胞、病毒及真菌,杀菌作用强,但药效持续时间不长。主要用于畜禽栏舍、栏槽及车辆等的消毒。另外,漂白粉还用于对饮水的消毒,但氯制剂有对金属有腐蚀性、久贮失效等缺点。
复合酚又名消毒灵、农乐等,可以杀灭细菌、病毒和霉菌,对多种寄生虫卵也有杀灭效果。主要用于畜禽栏舍、设备器械、场地的消毒,杀菌作用强,通常施药一次后,药效可维持5~7天。但注意不能与碱性药物或其它消毒药混合使用。
双链季胺酸盐类消毒药如百毒杀,它是一种新型的消毒药,具有性质比较稳定,安全性好,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等特点。能够迅速杀灭病毒、细菌、霉菌、真菌及藻类致病微生物,药效持续时间约为10天左右,适合于饲养场地、栏舍、用具、饮水器、车辆、孵化机及种蛋的消毒,另外也可用于对存有活畜、禽场地的消毒.
3.免疫。免疫是预防、控制疫病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猪场应跟据本地疫病流行状况、动物来源和遗传特征、养殖场防疫状况和隔离水平等在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或兽医人员的监督指导下,选择疫苗的种类和免疫程序。注意疫苗必须为正规生产厂家经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合格产品。出于防治特定的疫病需要,自行研制的本场(地)毒株疫苗,必须经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严格检验和试验,确认安全后方可应用,并且除在本场应用外,不得出售或用于其他动物养殖场。
四、科学饲养管理
1.根据各种畜禽不同的生理特点,提供适合的饲养管理条件。如分阶段设计饲料配方,用低蛋白日粮配套技术,高效生物酶制剂配制饲料新技术的应用,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排泄利于环保;科学合理地规划养殖规模,改善优化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2.实施环保绿色生产。科学使用无公害高效添加剂,如微生态制剂、酶制剂、寡糖、酸制剂、植物性制剂、生物活性肽及高利用率,促进生长,改善品质,降低废弃物排出,以减少兽药、抗生素、激素的使用,减少疾病的发生。垫料实施无害化处理。采用微生态制剂喷洒处理,同时用碳酸氢钠撒洒,以改变垫料的酸碱环境,抑制有害菌滋生,提高机体抗病力。合理处理和利用生产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固体粪便经无害化处理成复合有机肥,污水经封闭体系发酵后返田。死淘畜禽经高温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按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和“3P”管理进行标准化加工生产和包装运输,确保最终产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卫生标准,真正实现从“工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的监控,生产出合格的畜禽食品。
五、注重动物福利
所谓动物福利,国际上公认的是动物享有五大自由:一是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二是享有生活舒适的自由;三是享有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四是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自由;五是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通俗地讲,就是在动物饲养、运输、宰杀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少痛苦、不得虐待。如在饲养时给它一定的生存空间,在宰杀时要尽量减轻动物的痛苦等。
我国现在普遍的屠宰流程动物没有福利而言,对食用者也很有害。因为动物处于突然的恐怖和痛苦状态时,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从而形成毒素,使成品肉的质量大大下降,自然达不到出口标准。
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有动物福利方面的法律,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也有明确的动物福利条款。如果肉用动物在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不按动物福利的标准执行,检验指标就会出现明显变化,而影响肉食品的出口。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2005欧盟销毁的我国进口的肉食品就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六、正确使用抗生素
畜牧业中使用抗生素使得动物体内细菌对抗生素产生的耐药性影响到人体健康。这个问题已引起世界动物保健界的高度重视。许多欧洲国家已明令禁止在饲料中使用起辅助治疗作用的抗生素。近年来,美国也冻结了新型抗生素的审批。世界卫生组织更关注这个问题,目前已把食物所导致的人体病原的耐药性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世界卫生组织将“谨慎使用抗生素”定义为:一种能够在最小限度产生耐药性的情况下,可使抗生素取得最大限度治疗效果的使用方法。有关组织又把它定义为“可获得满意疗效”的使用方式,并在“抗生素治疗”中包含了对细菌、病菌的处理、控制与防治。从严格定义上讲,此种定义杜绝任何用于辅助治疗以及促进动物生长的抗生素使用,除非抗生素使用可以控制和防治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但实践中抗生素在治疗和辅助治疗中仍然有效,特别是在猪的养殖中更是如此。因此建议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下述原则:①在已证实过的医疗症状下使用;②在症状出现时使用;③在适宜的疗程内使用;④在必要的时间内使用;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用。
1.莫依赖。不少养殖户在治疗畜禽疫病时急于求成,一旦感到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就更换使用抗菌谱广的药物并增加使用量,或配合多种抗生素。岂不料这就逐渐增加了细菌的耐药范围,引起“二重感染”,给今后的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临床上对大肠杆菌做药敏试验时,曾出现对十几种常用抗生素都不敏感的现象,多由此造成。
2.找替代。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饲养环境条件差的情况下使用效果比较好,而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其效果就不是很明显。因此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改善饲养条件,减少饲用抗生素的使用,或者采用其他促生长替代品而不用抗生素添加剂。
3.少跟风。有的养殖户喜欢盲目追求时髦,认为抗生素越新越好,越贵越好,越高级越好,殊不知,各种抗生素都有各自自身的特征,优势各不相同,要正确诊断,因病而定,个体给药。例如多少年来治烧伤仍少不了庆大霉素;再如治球虫病,多年不用的氯苯胍说不定效果更好。
4.重配伍。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时,一方面要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抗生素添加剂,另外可以根据抗生素之间的特点配合两种或多种抗生素使用,以达到低剂量高效力的协同使用效果。
5.避拮抗。谨慎选用饲用抗生素添加剂,在规定的使用对象、剂量、期限等范围内使用,注意所规定的停药期,切忌同时使用两种或多种有拮抗作用的抗生素。
6.防误区。走出过分迷恋原粉,以为含某种药物的药剂好,其中原粉药必然更好的误区。因为把原粉药制成药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是经过科学加工,配合多种抗耐药性药物、增效成分,克服原粉药吸收率低、生物利用率低、毒性大、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效果不理想等缺陷,才应用于临床的。
(孟宪玉,男,1958.7,山东省沂南县人,大学学历,高级畜牧师。30年来一直从事养殖技术指导工作。)
- 2019-02-28经产母猪不发情的治疗方案与防治
- 2019-02-26通过鸡粪判断鸡病
- 2019-02-25饲料霉变处理方法
- 2019-02-23猪场如何避免断奶仔猪脱水现象?
- 2019-02-20食醋对蛋鸡的这些功效,特管用!
- 2019-02-20猪总是莫名生病,查查是不是中了下面这些毒?
- 2015-08-17中国畜牧饲料科技发展方向
- 2015-08-13猪料营养策略:“最低成本”和“最大收益”
- 2015-08-03饲用酸化剂在养猪生产中应用
- 2015-08-03八月份水产养殖需做好三大类鱼病防控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