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 >

畜牧业有没有可能再出一家温氏集团?

  • 来源:新牧网
  • 日期:2015-11-02
  • 编辑:admin
  • 评论:0
  11月2日,温氏集团将登陆资本市场。这绝对是一件令行业内外瞩目的历史性事件。很多押宝温氏的股民都在期待,到底会有多少个涨停,股价到底会到多少。而对畜牧业而言,这家2015年出栏生猪将超过1400万头的巨无霸养殖企业上市,莫过于一种象征——资本时代来临。
  近年来,股市火爆,从主板到创业板再到新三板,都有畜牧企业抢滩的身影。即使是局限于广东,也可以掐指数出一堆名字:东进农牧、壹号食品、旺大集团……大佬们如此热衷于上市,自然是看到了一种趋势,行业迎来资本洗牌,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已开始“抓大放小”,未来的畜牧业属于有钱人,有钱才能卖饲料,甚至有钱才能养猪。
  在中国,农牧企业融资是老大难问题,上市,是最快赢得资本扶持的方法。此外,在上市过程中,企业能够最大程度规范内部管理,上市后还能赢得公众的广泛关注。企业的资金、人才、品牌,都会随着上市受益。如此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中国最大的养殖企业,温氏曾长期徘徊在资本市场之外。许多人因此常常问,温氏为何不上市?其实,不是它不想,而是此前它受制于上市企业原始股东数不得多于200人的相关政策。
  众所周知,温氏是一个实行全员持股的企业,原始股东高达6842人,即使是温氏家族,也仅仅持有16.71%的股份(吸并大华农之后),其中最大的股东温鹏程持股比例约为4.16%。在中国的大型农牧企业中,它不可谓不是一个异端。
  温氏的成功原因,固然可以有若干商业理论上的总结,但我以为但归根结底莫过于一句普普通通的老话:财散人聚。正是这种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让员工真正成为老板,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企业的未来当成自己的归属,才让温氏集团一直能够众志成城、高歌猛进。
  温志芬(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在近期的一次讲话当中说,温氏学院要向华为大学看齐。此言彰显了温氏向华为学习的雄心。而在我看来,温氏与华为其实有某种共通性,差可比拟——华为的精神领袖任正非只持有1.42%的股份!华为的股份,同样掌握在绝大多数员工手中。任正非用如此少的股份,居然能驾驭如此庞大的集团,不仅仅展示了制度设计的精巧,更展示了一种共同致富的大胸怀。
  尊重员工,才能尊重客户;愿意分享,才能收获共赢。温氏的成功,其实是一种分享精神的成功。对内,实行全员持股,老板与员工分享;对外,实行“公司+农户”,企业与合作农户分享。
事实上,温氏模式早已引起很多畜牧企业的兴趣。尤其是它的“公司+农户”模式,目前已遍地开花,不少同行都在探索。但真正能够学到手的,却寥寥无几。好多人都在问,畜牧行业为何不能诞生第二家温氏集团?
  温氏模式大行其道固然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的内在原因,但分享精神带来的人和绝对是重中之重。温氏的核心理念——分享,很多畜牧老板想得到,但未必能做到。不要说老板与员工分享,就是高管之间分享,往往也难上加难。
  作为记者,我们常常听到、见到或报道某某企业高管为分道扬镳大动干戈的火爆故事。惊诧之余,不免感叹:分享与合作,咋就这么难?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