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养殖 >

特写:一个养猪场的“生态发展经”

  • 来源:新华社
  • 日期:2018-01-02
  • 编辑:admin
  • 评论:0
新华社福州12月26日电 题:一个养猪场的“生态发展经”
 
新华社记者沈汝发
 
闽西上杭县太拔镇的陈云荣是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从一个排放污染物严重的养猪场,到沼气池、生化塘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养猪企业,他走出了一条污染企业的“生态发展经”。
 
槐猪是上杭县特有的优质猪种,从2008年开始,陈云荣就圈舍养猪,市场前景看好。但到了2015年,他遇到了“环保槛”。
 
“新的环保法实施后,对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更为严格。”陈云荣回忆说,“环保部门检查认为,养猪场存在环保问题,要建设更大的沼气池和生化塘,并要求立即整改。”
 
在意识到传统的养殖模式已经行不通后,陈云荣开始加快养猪场的转型升级步伐,打算进一步提高养猪场的治污技术和能力等,变成生态型的现代养猪企业。
 
在上杭县供电公司的帮助下,养猪场安装了专用变压器。供电稳定后,养猪场新建了2000立方米的沼气池、20000多立方米的生化塘等配套环保设施设备。
 
“专用变压器的安装顺利保障了猪场新扩建的沼气池、生化塘和恒温室用电,解决了养猪场的燃眉之急。”陈云荣说。
 
在养猪场对面的山上,是哥哥陈志彬的茶叶基地。沼气池建好以后,陈云荣兄弟俩摸索出一条“猪—沼—茶”的生态循环模式。把养猪所得的绿肥用于浇灌茶叶。这种“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模式给两兄弟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陈云荣介绍,养猪场是国家级槐猪保种基地,每年出栏生猪10000余头。在陈云荣带动下,周边70多户农户也以沼气池建设为切入点,逐渐形成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养猪产业。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