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养殖 >

现代金报:病死猪流向餐桌为何难禁?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4-12-29
  • 编辑:admin
  • 评论:0

央视记者在江西高安跟踪调查一年,发现当地不少病死猪被猪贩子长期收购,有些病死猪甚至携带A类烈性传染病口蹄疫。仅当地一家屠宰场的病死猪肉就销往广东、湖南、重庆、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7省市,年销售2000多万元。农业部对此高度重视,已派出督导组赴江西与江西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开展现场调查。(12月28日《京华时报》)

病死猪流向餐桌,在更多人的生活常识里,似乎不是新闻,而是常态——要不然,除了漂在黄浦江等大江小河,更多死猪都去哪儿了?央视记者历时一年调查带给公众的震撼,更多不是惊讶的发现,而是恐怖的验证。事实上,类似收购贩卖病死猪的事件,在网上能够搜到一大堆,几乎每年都有很多起,范围更不限于一省一地。 

像江西高安一样,很多地方在被曝光之前很多年,贩卖病死猪就是公开的秘密,而且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利益链条。从养殖户、猪贩子、保险勘察员,到畜牧兽医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相关检疫部门,“老鼠”和“猫”同在这个利益链条中扮演着无耻角色,共同促成了病死猪乱象的泛滥。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有的心黑了,有的眼红了,有的丧失良知,有的失职渎职。 

按照国家相关法规,病死畜禽必须被无害化处理,绝对不容许违法屠宰和销售。但是说实话,包括病死猪在内的病死畜禽,到底有多少被真正无害化处理了,谁也说不清。按规定,对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各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做好相关记录、归档等工作”——换言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应该是有数据可查的。问题是,公众从未见到过这样的数据公开,没人知道无害化处理到底被怎样“处理”了。 

正如每次食品安全事件被曝光后的公众反应,一想到自己很可能不知不觉吃了很多死猪肉,愤怒的网友或者呼吁对无良商人判重刑,或者要求严惩相关政府官员。确实,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监管出来的。对影响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唯有从生产和监管两个方面依法严惩并且一查到底,方能起到应有的震慑效果。但是,具体到病死猪流入餐桌,就事论事恐怕仍然不够。 

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难以从纸上走入现实,根本原因还在于制度约束的无力。监管就是填张表,检疫就是盖个章,光靠养殖户和猪贩子的良心,收购贩卖病死猪必然成为“生意”。不仅是病死猪,所有的病死畜禽,都有可能以各种方式流入餐桌。为此,亟待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强调由专门的部门来专门负责,依法建立详细的数据记录并且定期对外公开,兑付病死猪保险必须以无害化处理作为前提。 

曾经异常多发的矿难都能遏制,病死畜禽流入餐桌却屡禁不绝,这是没有道理的。监管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病死畜禽流入餐桌的极大风险,而不是装作懵懂无知,满足于跟着媒体曝光去“执法”。期待这次病死猪肉曝光,换来的不只是几个基层官员被处理,而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的脱胎换骨。

 

(原标题:病死猪流向餐桌为何难禁?)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