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猪肉生产中的合作制度
- 来源:科学养猪
- 日期:2014-10-27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一、丹麦屠宰合作社概况
丹麦合作社的思路起源于1844年,有英国的洛奇代尔提出,起初只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农场聚集起来组成合作社。这种模式成立的诱因是保证农场主/成员的资金、贷款的安全,由于现在合作社发展壮大,已不需要各成员来分担风险了。丹麦屠宰合作社在组织原则上坚持一人一票、限制资本报酬、惠顾者返还等,在组织形式上实行代表大会和董事会制度,经营管理层由董事会聘任。在运行机制上则按有限责任,对外实行公司制。因此,“丹麦皇冠”合作社又称为“皇冠合作社公司”。屠宰合作社规定,社员必须把自己的全部产品卖到合作社,合作社有义务收购社员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销售,但坚持市场定价,不为社员承担价格风险。丹麦没有合作社法,合作社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一样,受商法的约束。
丹麦第一个合作屠宰场——霍森斯联合屠宰场创办于1887年,当时合作社成立的原因是汉堡对丹麦猪肉开始征收德国关税,出口到德国的熏肉业务停止,而丹麦不得不通过海路出口到英国,而英国需要预定更瘦的猪肉即丹麦长白猪——“熏肉猪”,至1990年合作屠宰150天。19世纪50年代,新合作社的增长速度减慢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实力日益增强,目前全国共有合作社30个,涉及农业、消费、信贷、住房、保险等领域。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成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主要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出口等方面控制着相当大的份额,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生猪屠宰合作社。丹麦能成为养猪大国,屠宰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丹麦96.3%的生猪屠宰及其加工产品由合作社完成。2001底,丹麦最大两家生猪屠宰场的合并,使丹麦屠宰合作社几乎垄断了丹麦生猪业及其加工品市场。合并后的“丹麦皇冠”屠宰合作社不仅成为丹麦,也是欧洲最大的屠宰联合体。“丹麦皇冠”现拥有26家生猪屠宰场,6家熟食加工厂,雇员总数20400人,带动养猪农户2万户,丹麦近90%的生猪屠宰加工都由“丹麦皇冠”来完成。
二、一体化经营、联合育种、资源共享
丹麦的屠宰合作社拥有一流的肉制品加工设施,先进的产品检测手段,高效的运输和销售管理体系,从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经营。在丹麦皇冠合作社的屠宰场,有一套KC体系,主要用来检测猪肉以及猪肉脂肪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猪肉等级,确保达到客户所期望的标准。作为一个集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国际化公司,皇冠合作社还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对猪肉进行分割加工,以满足不同国别的需求。合作社还有自己的运输部门,与丹麦及欧洲大运输公司有着紧密的合作,通过精确和高效率的仓储运输,及时保证客户需要。从种猪育种到繁殖、饲养、屠宰、检验、检疫等各方面为养猪社员提供系列化服务是屠宰合作社的重要功能。由于合作社提供了良好的系列化服务,在与私营企业的竞争上占据了优势,逐渐形成合作社主导生猪屠宰市场的格局。
在育种方面设有国家人工受精站,为各农场提供优质的精液。国家人工授精站从各猪场中强制性的选育品种性状优良的种公猪,实现联合育种、资源共享。下图显示丹育种猪遗传改良的成果:
图1 丹育种猪遗传改良——年断奶仔猪数(2000—2010)

品种
|
窝产仔数
|
产后5天活仔数
|
头胎母猪百分比
|
长白
|
15.5
|
12.4
|
73.2
|
约克夏
|
15.8
|
13.0
|
57.5
|
杜洛克
|
9.8
|
——
|
59.2
|
三、合作社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发展优势:1、垂直整合的一体化猪肉食品链;2、交易成本相对较低的高效猪肉链;3、产品供应安全性高;4、相对较低的资本需要(供应商只负责自己的部分);5、较好的市场平衡(规模经济)供应食品公司和超市。
发展劣势:1、难于吸引注册资本;2、合作社成员既是股东又是供应商,会引起利益冲突;3、“走向全球化”的潜在弱势,例如“丹麦皇冠”要在美国设立屠宰中心,将会迎来合作社成员的反对,因为农场主更感兴趣的是“产品在丹麦生产”;4、丹麦猪肉生产的垄断会导致成本增加和竞争力下降。
四、丹麦屠宰联合社的发展趋势
联合与合并是丹麦屠宰合作社的重要趋势 自第一个屠宰合作社建立至二战前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丹麦屠宰合作社发展到61个,遍布全国各地。二战后屠宰合作社在数量上没有太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要,屠宰合作社开始了大规模的合并。不断的联合与合并,使丹麦屠宰合作社的数量不断减少,而规模不断扩大。1970年,丹麦有50个屠宰合作社;1980年减少为18个;1990年减少到5个;2000年仅有3个。2001年底, 占国内市场份额75%的“丹麦皇冠”(DanishCrown)与占国内市场份额15.7%的“斯帝夫—郝伯格”(Steff-Houlberg)合并后,使丹麦屠宰合作社仅存两家。数量上的减少,规模化程度的提高,形成了生猪屠宰市场事实上的合作社垄断格局。
国际化规模经营是丹麦屠宰合作社发展的新趋势 2001年底,丹麦皇冠合作社与瑞典拉奥合作社之间实现了跨国合并。这是丹麦合作社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发生的最大变化。尽管有人反对合作社合并,并对其发展前景表示怀疑,但跨国界的合作社合并,无疑一个创举。
原标题:丹麦猪肉生产中的合作制度
- 2019-09-02金九银十,草鱼都翻身了,你准备好了吗?
- 2019-08-28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对虾养殖注意事项
- 2019-02-12粤农厅的公开信:直面非瘟防控大考,不做旁观者
- 2018-12-20广东提早采取 I 级应急响应措施 珠海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处置
- 2018-12-20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就非洲猪瘟防控问题答记者问
- 2018-09-04农业农村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 2018-08-06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 不会感染人
- 2018-07-18广州市天河区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
- 2018-05-22深度: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最全数据分析
- 2018-04-24农业农村部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