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养殖 >

散养式养殖成畜禽污染防治条例的绊脚石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4-05-05
  • 编辑:admin
  • 评论:0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大面积散户式养殖方式难以改变,畜禽养殖要实现规模化和达标排放难度很大。 由环境保护部联合农业部起草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这部被称为“农村环保事业里程碑”和“我国农业环境保护领域第一部国家级的法规”实施效果如何,备受各界关注。

  “以湖北省为例,生猪养殖近6000万头,万头以上猪场仅700座,实际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散养比例高,2012年全省出栏规模50头以下的养殖户占89%。”湖北金河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刘中海对本报记者说。

  刘中海说,2013年发生的上海黄浦江漂浮死猪事件反映出中国散户式养殖潜伏的巨大风险。

  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生猪生产一直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规模化程度很低。目前,我国年出栏大于50头的猪场占比仅60%,而美国和日本2010年年出栏大于500头的出栏量占比分别达到97%和92%。

  一些所谓规模化的养猪场也同样存在问题,主要是养殖效率低下;由于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造成食品安全隐患,集中排放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环保部门监测显示,一头猪每天的排泄物相当于6到7个成人的排泄量;一头猪产生的污染占据5亩地环境容量;中国的养猪场每年会产生6.18亿吨猪粪,由此引发的安全风险难以评估。

  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我国畜禽养殖业共排放化学需氧量1268.26万吨、总氮102.48万吨、总磷16.04万吨、铜2397.23吨和锌4756.94吨。而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化学需氧量为3145.35万吨、氨氮201.67万吨。

  “畜禽养殖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已达工业排污的1/3-1/2,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国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员王绍堂对本报记者说。

  环保部去年7月出台的《规模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介绍,畜禽养殖生产的污染物包括固体污染物(粪便、病死畜禽尸体)、水污染物(养殖场废水)和大气污染物(恶臭气体)。

  其中养殖废水和粪便是主要污染物,具有产生量大、成份复杂等特点,其产生量、性质与畜禽养殖种类、养殖方式、养殖规模、生产工艺、管理水平、气候条件等有关。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要求从畜禽养殖业的规划布局、场(小区)选址、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设施建设、经营管理等环节,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同时通过资源化的手段做到既减少污染又能增加土地的有机质含量。

  刘中海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国内外养猪场的排污治理技术,一般使用化学法,物理和生物膜过滤法等来处理,投资运行成本大,增加养猪成本,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

  “如果利用小球藻生物治理猪场粪污处理技术,采用纯生物方法,可防止二次污染。”刘中海解释说,规模化养殖场里,将猪粪污物收集到沼气池里,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作为燃料供养殖企业和周边村民使用;沼液排入小球藻养殖基地,为小球藻生长提供营养源;沼渣加工成有机肥,用于农田和菇类培养基配料等。而处理后获得的清水,可重复使用用于小球藻养殖和冲洗猪圈等,可节约大量珍贵水资源。

  据本报记者了解,在湖北英山县金盆村,有关部门已经在一家出栏6000头的养猪场开展了试验性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治理牲畜污水的同时,还可将小球藻浓缩液经厌氧发酵后做为猪的生物饲料,可节约10%至20%的饲料来源。不但大大降低养殖成本,而且能为国家节约粮食、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

  经湖北省英山县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该养猪场排出的污水处理检测结果为,化学需氧量260、氨氮24.2、总磷2.92,远低于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化学需氧量450、氨氮80、总磷8.5。

  王绍堂对本报记者表示,畜禽养殖污染的有效防治,首先就要实现养殖规模化,但目前来看,一家一户的散养方式在短期内还很难改变。

  本报记者从四川省环保部门了解到,一些市县采取设置禁养区、限养区的办法,确定养殖规模。同时对于小型养殖企业和农村散养户,采取种养结合、资源综合利用的办法,按照雨污分流、干湿分开、饮污分离的治理要求进行基建改造,减少排污量。对500头以上的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推广零排放养殖技术,并给予适当资金补助。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