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养殖 >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势在必行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2-10-10
  • 编辑:admin
  • 评论:0

 上世纪90年代,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在生猪生产发展史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在加入WTO后产生的技术壁垒和猪疫病问题日益严重(猪疫病暴发流行)的双重影响下,相当数量的规模化养猪场进行了标准化猪舍的建设、改进工作,应该说这是猪场在饲养和管理体制上的一大进步。但是,建起了标准化猪舍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猪场疫病就能杜绝发生吗?猪肉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就能得到提升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标准化猪舍建设只是标准化养殖工艺建设的一个环节,除此之外,还有场址的选择,各功能区的规划、各类舍别建筑物的布局、工程工艺设计、工程防疫、畜牧业投入品的使用、粪污物无害化处理、疫病控制等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而标准化养猪场的工艺建设正是能完全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本文就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进行探讨,敬请广大同行给予指导。

  1、当前养猪场存在的问题

  1.1 选址建场及建设布局不合理

  规模化养猪场的选址建场及场内布局不合理,大部分规模化养猪场分布城郊结合部、城镇,虽然方便了生产和生活,但这些地方没有足够的耕地、农田、苗圃、果园、鱼塘消纳猪粪。据了解有部分规模化养猪场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没有根据评价确定规模和布局;没有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设置各功能区,进入生产区没有消毒通道;没有注意同时设计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粪污处理、污水处理等场地和设施;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居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和畜牧养殖小区,造成猪粪还田比例低,环境污染严重。这些污染源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且不符合环保要求和动物防疫条件。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势在必行
 

  1.6  滥用兽药和疫苗

  有些养猪场广泛地在猪饲料里任意添加兽药供猪群长期食用和过量使用兽药给患病猪群治病,这直接导致猪细菌耐药性增强。有的猪场疫苗超量接种,比常量高5-6倍,抗细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超剂量使用滥用违禁药物,不执行药物休药期规定,造成生猪产品药残超标,直接影响猪肉产品的质量、出口和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1.7 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

  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不仅造成疫病的传播,而且给疫病的防控带来困难和压力。据了解,有些猪场的业主既是管理人员,又是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管理机制不健全;有些猪场对患病猪只未能及时隔离,习惯往返于猪舍治疗;有些猪场每个生产单元没有固定的饲养人员和固定的生产工具;有些猪场大门口处、生产区入口处、猪舍门口处没有消毒池;有些猪场执业兽医师还对外单位开展动物诊疗活动等。这不仅造成病原体在生产单元与生产单元之间的循环性和持续性污染,给病原体的孳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而且使猪场成为疫病孳生、蔓延、扩散的场所。

  1.8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严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不严,给病原体造成存活繁殖的机会。据了解,有些猪场对无害化处理概念非常淡薄、认识不高,舍不得将病死猪销毁处理,而是廉价卖给不法商贩去加工成烧猪、腊肉、腊肠等。此做法不仅坑害消费者,而且由此造成病原微生物传播扩散,同时造成猪场周围环境被严重污染。这对下一批乃至以后猪群的健康养殖构成极大的威胁。还有的养猪场却将病猪调往外地、或上市交易、或乱扔乱抛、或弃之河塘池旁等,加之环境消毒不彻底,致使某种疫病的细菌(病毒)到处散布,这为猪疫病的发生提供“温床”,引发的却是某种疫病的持续性发生或周期性出现。

  1.9 消毒意识淡薄

  据了解,有些养猪场由于消毒意识淡薄,认为消毒与无消毒都是一个样,根本就没有按程序进行消毒,或不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消毒液或消毒次数不够或随便消毒。有些养猪场为了降低饲养成本,贪图便宜购买低效消毒剂,对猪舍、饲养环境、饲养用具和道路等进行简单消毒。虽然对猪舍、饲养环境等进行了消毒,但由于消毒溶液浓度偏低,消毒不彻底,消毒效果差,故不能有效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导致病原微生物在猪场内长期存在,这样的猪场往往疫病连绵不绝。造成猪场业主消毒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是猪场业主未能看到消毒的直接效益,因为消毒的效益是潜在的。

  2、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建议

  2.1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的重要意义

  无论养猪场的规模大小,工艺建设都必须要标准化。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的重要意义就是有利于加快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规范养殖行为,有利于猪场生物安全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养猪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为猪群营造一个干净、卫生、健康、舒适、良好的生活环境,让猪群真正生活在最适状态或最佳的生活环境之中,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疫病的发生,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并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多的绿色猪产品。

  2.2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养猪业正处于向现代养猪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规模养猪比重低、标准化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粪污处理压力大,猪肉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全社会对于猪肉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成为制约现代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举措,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养猪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逐步形成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新格局。建立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按标准生产、生产水平高,养殖效益好,生物安全体系健全,养猪生产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标准化养猪场是十分必要和势在必行的。

  2.3 标准化养猪建场工艺建设选址建场的概念

  标准化养猪建场工艺建设选址建场的概念是必须远离大、中城市、其它畜牧场、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出于这种考虑的原因,一是考虑减少对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污染;二是考虑现代城市的发展速度太快,影响城市的发展;三是考虑畜牧场间的远距离设置,处于相对独立的地方,才能有效地防止各种猪病的互相传播;四是考虑广大民众的饮水必须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五是考虑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保障市民身体健康,例如上海、福建从2005年开始,郊区的养猪场全部搬迁。在未来的几年,我国的大中城市郊区的养猪场也要搬迁,这正是未来我国发展养猪建场选址的战略转移。

  2.4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的基本原则及要求

  2.4.1 场址选择 

  标准化养猪场的场址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有关规定选址兴建,从保护环境的观点出发,既要考虑养猪场产生的废弃物不要污染周围的环境,也要考虑养猪场不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猪场应距离乡村、城镇、学校、集市、公路、铁路1km以上;应距离畜牧场、畜禽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化肥厂、造纸厂、皮革厂、无害化处理场所2km以上;应距离大中城市、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旅游区、自然保护区3km以上。同时应考虑养猪场周围要有足够的农田、苗圃、果园、园林、鱼塘等,才能更好地实现农林牧的有机结合,走“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之路。

  2.4.2 场内建设

  在场区布局设计时,应将场区规划为三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应根据当地全年主导风向,按照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的顺序由上风到下风排列,各功能区之间用绿化带或围墙隔开。场区净道和污道分开,以防交叉感染。进入生产区要有消毒通道。场区排水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明沟排水,要求屋面水沟和排污沟分开。猪场四周筑有围墙或防疫沟。在栏舍设计方面,要遵循科学合理、实用、节能、节水、减排、环保、防疫等原则,聘请资质高的建筑设计单位,按照标准化养猪的技术标准,合理设计猪舍的保温隔热、环境控制、通风换气、采光照明、给水排水、消毒隔离等,猪舍地面、天花板、墙壁等应便于清洗,并能耐酸耐碱消毒剂清洗消毒。同时必须设计与养殖规模相配套的污水处理、粪污处理、病死猪处理等场地和设施。尽量创造有利于猪群健康生长的良好生活环境,使猪场的养殖环境与周边环境协调发展。

  2.4.3  环境控制设备 

  采用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冬天取暖尽量采用暖气、红外线灯、自动恒温电热板、保温箱等。冬天保证温度的同时尽量通风,夏天采用水帘降温、冷风机降温、纵向通风降温、喷雾降温等,这样既可净化空气,又可避免因热应激引起的体质下降。安装高质量的自动饮水、送料、清粪设施,实现养殖设施化。

  2.4.4 建立卫生防疫制度

  猪场大门口处、各功能区入口处、每幢猪舍门口处应有消毒设施,如车辆消毒池、脚踏消毒池、喷雾消毒室、更衣消毒室(装有紫外线灯)。饲养员进入生产区时,要在更衣消毒室更换消毒工作服、帽、靴才可进入。休假回场的饲养员应在生活区隔离净化2天后,才能进入生产区。每幢猪舍应有固定的饲养员,每幢猪舍的饲养员不得随便往来,以减少交叉感染。每幢猪舍应有固定的生产工具,不得共用或相互借用生产工具,更不允许将其外借和携带出猪场,也不得将场外生产工具携带入场内使用。猪场执业兽医师不准对外开展动物诊疗服务。场内严禁饲养猫、狗等动物。猪场物品进出实行“单向制”,凡是猪舍清除物品,均须经污物通道运出,不得倒行。出售生猪应经由装猪台装车,严禁运猪车辆进场装卸生猪,凡是出场生猪严禁运回场内。

  2.4.5  加强免疫监测

  疫病监测是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应在加强血清学监测,特别是免疫效果监测的同时,提高病原学监测的能力,提高监测对象范围和监测频率。猪场执业兽医师应根据免疫监测结果来指导免疫接种,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购有GMP认证的疫苗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优质疫苗,采用可靠的免疫接种方法,给猪群进行相关疫苗的免疫接种,猪群经免疫接种后能产生免疫保护力,获得全面的免疫保护,能抵御相应致病菌的侵袭,能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2.4.6  做好易带来外界疫源媒介物的监督管理

  对于易带来外界疫源的媒介物(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饲养人员、和生猪商贩等)都应严加监督和管理,要经严格消毒后到指定的地点洽谈、交易。所有的用具、运输车辆和运输所需的其它用具都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场。外来人员不可进入猪场,严禁进入生产区,因特殊原因需要进入时,须由猪场领导批准,按猪场制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更衣换鞋后,有专人陪同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严禁场内管理人员,饲养人员将家里饲养的狗、猫和其它动物肉品携带入场。猪场内部食堂所需猪肉必须由本场提供,不得随意到肉菜市场购买,以防购上病猪肉,传入病原。

  2.4.7 引进猪只时必须实施检疫 

  需要引种或补充猪源时,必须到非疫区且具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进,并按照GB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的要求实施检疫,经检疫合格者方可引进,引进后应隔离饲养观察3周(在这期间应全面消毒饲养环境,让其在经消毒的环境中饲养),确实证明是健康无病者,经免疫接种、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和严格消毒后才可进入生产区饲养。

  2.4.8 日常饲养管理

  应根据猪群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认真做好猪群日常饲养管理工作。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和猪舍的通风采光良好,以保证舍内空气清新。要给不同龄期的猪群饲喂不同营养标准的环保型饲料和绿色添加剂,保证营养全面及均衡,以满足猪群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增强体质。要根据猪群的采食量确定投料量,保证饲料新鲜适口,更换饲料应逐渐进行,严禁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要采用单元式“全进全出”的生产工艺,有针对性地制定各龄期猪群药物保健方案,认真做好保健和药物预防工作。冬天注意防寒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降温。猪舍内要有安静舒适的环境,要有采食、饮水、休息和运动空间,可以自由运动。要给猪群以人道化的饲养制度和管理措施,让猪群吃得卫生、吃得好、吃得饱、住得舒服、住得快乐。要供给足量的清洁饮水,并注意观察猪群的精神状态、采食情况,发现异常情况要尽快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在有可能受到应激的干扰或出现应激反应时,立即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猪可乐、应激灵等,这样就能预防或缓解应激,营造一个有利于猪群生长发育的良好生活环境,使猪群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满足猪群心理愉快的要求。通过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可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使猪群处于最佳的生长发育状态并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保障猪群免受疾病的困扰。

  2.4.9  饲料使用

  饲料是猪群饲养过程中最主要的投入品,能提供猪群正常生长繁殖必需的营养物质。但是如果饲料质量不好,会给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危害。所以猪场购买饲料时,一定要从国家管理部门正式批准的饲料生产企业或者经营企业中购买环保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以及药物性饲料添加剂。药物性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执行农业部发布的《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选择规定的品种,执行规定的用量、休药期。饲料中可以添加适量的多种维生素和免疫调节剂。每次喂料根据猪群采食量确定投料量,尽量保持饲料的新鲜。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生虫的饲料以及动物性肉骨粉。购进饲料一律存放在通风良好、卫生干燥的饲料仓库,存放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能超过15天。实行领料登记制度,统一供应饲料。

  2.4.10 兽药使用

  兽药在预防猪群疫病的发生、促进猪群生长、提高养猪产量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潜在的危害更须引起人们的高度注意。猪场必须从通过农业部GMP认证、取得兽药生产许可证的合法生产企业和经兽药GSP验收合格,持有新版《兽药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买兽药。在生猪饲养过程中,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任何禁用药物;禁止滥用兽药;禁止盲目使用兽药;禁止将不是“兽药添字”产品批准文号的兽药预混剂违规添加在饲料中使用;禁止将原料药添加到饲料及猪饮用水中;禁止将激素类药品添加在饲料和猪饮用水中;禁止将人用药品用于猪群。猪场执业兽医师应严格按照适应症。用法、用量、休药期、免疫规程等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使用兽药,做到规范和安全用药,并做好用药记录。

  2.4.11  加强环境及栏舍设备的消毒

  为创造健康卫生的饲养环境,保证猪群的健康,猪场执业兽医师应切实组织做好经常性的预防消毒工作,应选购有GMP认证的兽药生产厂家所生产的不同种类消毒剂,如0.5%的抗毒灵、0.5%正碘双杀、0.5%菌毒杀净等溶液经常性地对猪舍、走道、用具、周围环境等进行轮流消毒,春夏季节每周1-2次,秋冬季节每周2-3次。实践证明:加强环境及栏舍设备消毒,能有效地杀灭被传染源散布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防止易感猪群的感染,阻止疾病的发生、蔓延和扩散,是防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4.12  消灭有害昆虫和鼠害

  有害昆虫如蚊、蝇、蜱、虻和鼠害等均是猪群疫病的传播媒介,也是猪群疫病传播中最危险、最难以防范的传播媒介,对猪群疫病的传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采取措施消灭有害昆虫和鼠害是防止疫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消灭有害昆虫可用1%敌百虫、0.5%蝇毒磷等溶液经常对猪舍、走道、周围环境等进行轮流喷洒,有害昆虫接触后会迅速死亡。鼠害不可轻视,其既可传播多种人畜共患病(狂犬病、弓形体病、钩端螺旋体病等),又会偷吃饲料,故对猪场的灭鼠工作应予以重视。要定期用毒饵诱杀灭鼠,诱杀的第2d要把死鼠收集后做无害化处理。只有通过杀虫灭鼠,消灭有害生物,才能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养猪生产顺利。

  2.4.13  疫病的控制

  猪群发生疫病或怀疑发生疫病时,执业兽医师要及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初步诊断,并尽快采集病料送当地或上一级兽医防疫部门做实验室检查(在未得出实验室检查结果之前,应根据初步诊断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疫病的传播与扩散),当确诊为重大动物疫病时,猪场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当地县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疫病防控应急预案采取封锁、隔离、扑杀、消毒,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灭疫病。病死猪、被扑杀的猪必须按照GB16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的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或造成疫病的传播。对被病猪污染过的圈舍、设备、场地和周围环境等均须按《畜禽产品消毒规范》的要求做彻底的防疫消毒。

  2.4.14   粪污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应采用干清粪工艺,粪、尿、污水必须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要堆积密封发酵处理,处理后符合GB7959《粪便无害化处理卫生标准》的要求,后作为农业用肥。尿、污水导入沼气池制取沼气,通过厌氧发酵杀死病原体和寄生虫卵,防止污染环境,而且开辟了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节省燃料。沼气发酵后的残余物无毒无味,是一种易被植物吸收的速效肥料,可分离成沼渣和沼液两部分。沼渣可作肥料施用,沼液可直接灌溉饲料作物,实现农业综合利用,避免产生二次污染。沼气又为猪场生产提供清洁能源。粪污物通过无害化处理,既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养猪公害,防止疫病传播,又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效益,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实现生产与生态的良性循环。

  2.4.15  建立养殖档案 

  养猪场应有生猪养殖过程的记录,包括生产记录、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使用记录、消毒记录、免疫记录、诊疗记录、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记录、猪群销售记录等。所有记录应在清群后保存两年以上,以利于建立起生产销售的规范化管理和追溯制度。

  3、结束语

  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规范养殖行为,提高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提高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确保人畜安全;有利于加快养猪生产方式的转变,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利于粪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养猪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养猪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现代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切实负起责任,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加快标准化的推广应用步伐,广泛开展生猪标准化生产的培训与指导,提高生猪标准化生产水平。我们相信,在全国40多万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标准化养猪场工艺建设将会实现新的跨越,生猪标准化生产将会得到更加迅猛的发展,养猪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张长锋 广东省普宁市畜牧水产局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