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淡水鱼养殖量巨大 加工业发展却滞后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1-06-28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一直以来,水产品加工颇受重视。但是现状却不如人意,大宗淡水鱼加工发展至今缓慢。6月18日,在长沙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宗水产鱼产业发展峰会”上,浙江省流通与加工协会常务副会长余匡军就公开表示,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加工行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产量为1623万吨,占淡水鱼类的69.2%。从加工产量来看,2010年,我国海产品加工量达1347万吨,占总加工量的48%,而淡水鱼加工量仅为274万吨,占10%,相差很大。产量大,加工量小,说明产品附加值低。“中国淡水鱼养殖世界前列,总产量很大,发展加工业的基础不错,但现在淡水鱼加工整体滞后于淡水鱼的养殖。”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邸刚说。
加工业的发展缓慢不是单一因素造成,原材料成本以及物流成本的高涨都成为其中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对于加工过程中的添加剂标准问题,近期引起了各方的激烈争论,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加工业首先要解决添加剂标准问题,否则企业受到的影响太大。
余匡军告诉记者,以鱿鱼丝为例,舟山有个企业的鱿鱼丝一再被当地工商部门查出含有甲醛,每次检查都要罚好几万元,其实鱿鱼本身体内就含有内源性甲醛。对于这个问题,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系教授丁玉庭有着同样的看法,他告诉记者,每公斤鱿鱼含内源性甲醛3000多ppm,但内源性甲醛根本没有制定标准,即便要制定,具体标准也无法确定。
此外有行业人士反映,以冷冻鱼糜和冷冻鱼糜产品为例,要长时间保存,肯定要加磷酸盐类添加剂,但标准问题一直有争论。据余匡军介绍,浙江冷冻鱼糜已经发展成了3亿元的产业,但是添加剂问题尚未解决。
“卫生部刚发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其中规定冷冻鱼糜制品(包括鱼丸等)的磷酸盐类添加剂含量标准是5g/kg,而冷冻鱼糜归在预制水产品(半成品)类,标准却只有1g/kg。”余匡军说,1g/kg的含量标准过低,无法达到鱼糜保鲜时间、水分含量和弹性等质量要求,目前国内很多加工企业都被迫违规使用2-5g/kg的用量。“既然鱼糜制品的标准都是5(g/kg)了,那么鱼糜的标准能不能也是5(g/kg)?”
对于种种关于添加剂的争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副秘书长邸刚表示,目前食品添加剂标准的审批权在卫生部,很多标准的制定都无法授权。“我们希望由行业协会组织专家制定标准。”据了解,制定行业标准已经成为了水产加工企业的共识。“我们还是要制定行业协会标准。国家每年只能有8-10个标准的指标,这就造成了企业需求的很多标准都无法得到,怎么办?”邸刚建议,加工行业可以联合起来,以几个骨干企业提出的标准为基础,进行筛选,每年制定20个行业协会标准,再拿到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备案,从而解决添加剂标准不足、不规范的难题。
- 2019-09-02金九银十,草鱼都翻身了,你准备好了吗?
- 2019-08-28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对虾养殖注意事项
- 2019-02-12粤农厅的公开信:直面非瘟防控大考,不做旁观者
- 2018-12-20广东提早采取 I 级应急响应措施 珠海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处置
- 2018-12-20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就非洲猪瘟防控问题答记者问
- 2018-09-04农业农村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 2018-08-06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 不会感染人
- 2018-07-18广州市天河区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
- 2018-05-22深度: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最全数据分析
- 2018-04-24农业农村部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