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水产业十大事件
- 来源:
- 日期:2010-01-18
- 编辑:
- 评论:0条
一、 对虾:变数最大的一年
无论是亲虾育苗还是早造虾养殖,再到下半年价格飞速上涨,09年的南美白对虾经历的过程颇为曲折。
春节过后,对虾育苗工作正式开始,然而福建、广东至海南地区均出现了亲虾大量死亡现象。碰巧的是,今年华南地区早造虾因白斑病、红体(桃拉)病等病害的严重威胁,养殖死亡大面积暴发,死亡率高达80%以上。出现这样的结果有人归咎于是发病的亲虾把病毒传给虾苗,也有人认为是天气恶劣引起对虾出现强烈应激致死。
除了养殖成功率低下打击着养殖户,虾价普遍不被看好更使养殖户备受煎熬。4月份中国水产流加协会于湛江举行,通报了一季度对虾出口遭遇大幅下跌的情况,由此推及出今年虾价在上市峰期将低于07年的价格,低至8元/斤,养殖跌破成本无疑。
庆幸的是,阴霾很快就散去。
中造的对虾养殖,病害少发,成功率大幅上升。最出乎意料的是,虾价并没有出现预期的下跌,与08年同期价格相比平稳,但比07年的价格要高出很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前10月我国对虾出口出口额9.41亿美元,同比下降3.7%。出口市场持续低迷,毫无疑问虾价走高是依靠内销的支持。自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加工企业认识到与其采取等待经济复苏,出口回暖,不如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发国内内销市场,纷纷多方寻求出路,宣传产品品牌,再加上几年来对虾健康、生态、营养的现代消费理念为越来越多人接受,再有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及拉动内需,出台了强有力政策刺激经济。借此东风,09年对虾内销得到了长足发展。预计有70-80%的对虾是由内销市场消化的,内销支撑着虾价走高。
内销形势一片大好,在10月底,全国对虾上市进入淡季以来,虾价即时出现了明显上涨,全国对虾养殖的范围也缩小在华南地区。但由于11月中旬以来,华南地区遭寒流不断入侵,对虾冻伤、冻死情况严重,以至目前对虾存塘量非常少。以55头/斤规格为例,2009年底,珠三角地区塘头价为18元/斤;广西北海塘头价为17.2元;海南地区塘头价也在16-17元/斤。
业内人士分析,按照目前对虾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预测,就算海南养殖虾和珠三角冬棚虾顺利出塘,也难改变2010年清明前虾价高位运行局面。
二、 罗非鱼:链球菌病暴发,养殖雪上加霜
一组数据:前10月,我国罗非鱼出口量为19.89万吨(若按37%出肉率,折合原料鱼约为54万吨),同比增加8.6%,但出口额为5.45亿美元,同比下降4.71%。罗非鱼出口额减量增,说明罗非鱼出口价格下降,罗非鱼养殖企业(户)和加工出口企业效益下降。
但相对而言,养殖户由于比加工厂更缺少话语权和主动权,其效益下降得更为彻底。因为加工企业在订单价格低时候,至少可以降低其收购价,把风险减小或嫁接出去,而养殖户除了接受低价的事实卖鱼外没有任何选择。以平均每斤鱼3元/斤的价格出手,但成本(纯投料)往往高于3.5元/斤。然而意料不到的更大的厄运还在后头!今年,罗非鱼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链球菌病,从7月份起,链球菌病在各大养殖区大面积爆发,8月份尤其严重,广东肇庆、湛江、茂名三地在一月之内就有8万多亩发病,死亡1万多吨;海南是链球菌发病的重灾区,粗略统计有60%罗非鱼养殖池塘染病,养殖户损失巨大。亏本卖鱼+大面积死鱼使养殖户有苦难言,养殖雪上加霜。11月份的一场特大寒流,华南地区养殖罗非鱼又遭到一次洗劫,在年底,商品规格的罗非鱼存塘量大幅减少,工厂收购价尽管也有小幅上涨,但已于事无补。
三、 金融风暴导致传统水产养殖品出口普通萎缩
2009年前10月,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是233.7万吨,出口总额为84.1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4.1%和2.2%,并且6大传统优势养殖品种出口量普遍萎缩。详细见下表。
数量:(万吨) 金额:(亿美元)
出口品种 |
2009年前10月 |
同比增减% |
||
数量 |
金额 |
数量 |
金额 |
|
对虾 |
14.32 |
9.41 |
-10.3 |
-3.7 |
贝类 |
17.6 |
6.5 |
-19.2 |
-19 |
罗非鱼 |
19.89 |
5.45 |
8.6 |
-4.71 |
鳗鱼 |
2.87 |
3.52 |
-4.3 |
-6.84 |
大黄鱼 |
3.57 |
1.03 |
-6.29 |
-17.15 |
斑点叉尾回 |
1.12 |
0.43 |
-28.25 |
-25..87 |
今年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基本格局不变,日美欧韩依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前10月出口美国水产品小幅增加,出口额为15.92亿美元,同比增加2.02%。出口日本21.41亿美元,出口欧盟14.0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04%和3.41%。韩国市场由于受到韩元在金融危机中大幅贬值的影响,前10月出口韩国水产品大幅萎缩,出口额7.7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16.35%。
我国水产出口企业除了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还存在出口品种市场单一、在国际市场上缺乏话语权、国外同构竞争激烈等诸多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企业的生存及发展。
四、 饲料:质量遭质疑;涨价牵动业内神经
2008年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饲料事件直至2009年也没消停。尽管6月份农业部发布公告规定了饲料中三聚氰胺的限量标准,然而在8月份安徽18户养殖户养殖的大闸蟹出现大量死亡情况,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大。经相关部门检测,喂蟹的饲料含有大量三聚氰胺。10月份,福建一个牌子的鱼饲料被指含三聚氰胺超标。另外由于饲料各种营养成分含量不足、以次充好等原因而最终导致养殖水产品种出现减产、患病甚至死亡的事件屡屡报道。
饲料成本一般占据了水产养殖成本约70%比例,每一次价格上涨,都牵动着饲料厂家及广大养殖户神经。2009年下半年,进口鱼粉价格开始上涨,到9月份,两个月内每吨涨约2000元,并最终导致虾料和海水鱼饲料全面提价,这一次,虾料和海水鱼饲料每吨上涨300元。鳗鱼饲料最终也顶不住压力,随后不久每吨约上涨了400元。相比之下,一些中、低档的淡水鱼饲料则涨价更早, 2009年4月份,罗非鱼饲料价格逐月上涨,其中浮水性饲料至10月份到达最高点,10月份价格比4月份平均约高出160元/吨;沉水性饲料至12月份到达最高点,12月份价格比4月份平均约高出175元/吨。尽管饲料厂商在作出提价之前权衡再三,然而最终涨价之后养殖户也只能是全盘接受,并且还得担心饲料是否又被“偷了工,减了料”?2009年养殖的罗非鱼大规模发生链球菌病,专家分析引起的病因之一是由于饲料质量下降。因而证实了养殖户的担扰是不无道理的。
五、 台风:严重影响华东地区水产养殖
台风向来被称为水产养殖的“头号杀手”。2009年虽然没有强度特大的台风影响我国水产养殖的主产区——华南地区,但对另一个水产养殖区华东地区影响尤为严重。今年第3号热带风暴“莲花” 使福建省东山岛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特大雷暴雨,加上又遇大海涨潮期,泄水缓慢,造成20000多亩虾池、养鱼池受淹,有30多条养殖场堤岸塌陷或决口。第8号台风“莫拉克”造成浙江省渔业损失6.23亿元,共致各类渔船299艘沉没,受损441艘;水产养殖池塘受淹等损失36.78万亩、养殖网箱受损7593只,大片滩涂养殖面积遭毁坏,损失养殖产量约2.69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近5亿元,占总损失的80%。“莫拉克”还导致福建福清8位鱼排养殖户10多万尾鲈鱼、真鲷死亡,损失超过100万元。相邻的台湾省农业损失达42亿新台币,渔业损失金额15亿301万元,养殖鱼塘受损面积为1959公顷,以屏东县(石斑、白虾等)受损1598公顷最为严重。
六、 强大寒流提前入侵,重蹈08年覆辙
从11月中旬的一场几十年不遇的罕见超强冷空气袭击全国,从北至南,多省市出现强冷风,大幅降温,大面积降雨降雪天气。许多地方的水产养殖防之不及,很多还没来得及捕捞上市、没来得及搭建温棚、还有所搭越冬温棚被大风吹损等等,水产养殖大面积被冻伤、冻死。其中以山东、河北、江苏、浙江、湖北、福建、广东等为受灾重灾区,涉及多个养殖品种扇贝、甲鱼、鲍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罗非鱼、宝石鲈、笋壳鱼……同时由于暴雪降雨使得水产运输困难,水产品流通供应受阻,产地水产品运不出去,销地市场水产品供应紧缺。
七、 多个海域延长伏季休渔时间,渔获物质和量双升
我国实行伏季休渔的海域已覆盖我国管辖的全部4个海区,涉及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休渔渔船约12万艘,休渔渔民上百万人,是我国在渔业资源管理方面采取的覆盖面最广、影响面最大、涉及渔船渔民最多、管理任务最重的一项保护管理措施。2009年除了渤海以外,黄海的部分海域、东海以及南海的伏季休渔时间比往年延长了半个月,海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时间加长,开渔后渔民捕获海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双双上升,喜捷频报:
消失4年多的渤海野生刀鱼又出现了。
黄花鱼、鲈鱼重现渤海湾。
中国对虾隐迹14年后,于渤海湾形成了较大规模的虾汛。
广东南澳渔民网获三斑海马超百吨,产量是去年的三倍,收入达到6000多万元。
浙江省舟山渔船在东海渔场先后捕到100多条黄鱼,重量在0.5至3.8公斤,鱼体金黄透亮。为20多年没见到过了,专家估计与海洋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有关。
11月底,山东累计45万渔民直接受益,人均增收1771元。整个黄渤海今年水产品总量突破1500万吨,产值超过两千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6.6%和18%。
2009年海洋捕捞已成为海南省渔业生产新的增长亮点。前三季度,全省海洋捕捞产量达76.4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6.0%;海洋捕捞生产实现产值达94.20亿元,增长9.98%。
八、 “洗虾粉”事件成为09年食品安全典型事件
所谓的“洗虾粉”是一种白色粉末,在一些城市的水产市场、经营小龙虾的摊点,店主用这种粉末来清洗小龙虾,洗虾粉兑水化开,把小龙虾直接浸泡,用不了几分钟,黏附在小龙虾肚子上的脏东西就会自动掉落。据悉这种“洗虾粉”属于“三无”产品,没有合法手续能够证明其安全性,而去污剂的成分是碳酸钙和碱。碱对人体有害,严重时会引起碱中毒,在肠胃中积累多了甚至会致癌。
今年“洗虾粉”事件尤如一个重磅的炸弹扔进了这个火爆的产业。经媒体爆光了“洗虾粉“事件后,小龙虾为视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六月份前后小龙虾市场显得比较萎靡,经常出现“烂市”。南京市场上的小龙虾销量从五月份的五万斤降到了四万斤左右,并且价格也很疲软。而全国知名盱眙的小龙虾在全国各地的生意都因此受挫不小。上海知名的小龙虾一条街寿宁路采访,得知洗虾粉事件后,十几家小龙虾店总体销量锐减50%,有的龙虾馆因为客源锐减无法支撑,已准备歇业。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而一个问题产品祸害一个产业的甚至毁掉一个行业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已多次见到。“红心鸭蛋”、“苏丹红”“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如今龙虾又蹈覆辙……,人们惊呼,小龙虾是伪监管的又一个牺牲品! 一个问题产品曝光,愤怒的市场就拒绝该行业的所有产品,或许矫枉过正,然而这对市场而言又是唯一的选择。食品安全,人命关天。在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之时,谁敢拿自己的健康乃至性命去冒险?问题产品的问题从本质上讲又是监管机制出了问题,或曰监管成了伪监管。本是“事已有”、“事很多”,但因为监管失监失管,遂使不到“出事”“就没事”,结果就是必然出事——一次次出事,从量变到质变,最终轰然垮塌的会是什么?
九、 鲍鱼:福建养殖发生大规模死亡
8月份,受气温急剧升高影响,水温一度达到29℃,超过了鲍鱼的耐热极限28℃,福建省连江县养殖鲍鱼死亡1.3亿粒;同期福建罗源县4万多箱鲍鱼也出现大面积莫名死亡。
业内人士分析近几年南方的无序养殖造成鲍鱼抗病能力差,南方鲍鱼大面积死亡,有些地方甚至绝产。加上2009年南方雨水多,鲍鱼抗病能力差,大面积死亡现象进一步加剧,货源骤减,从而导致供应链断裂,全国各大城市的鲍鱼价格在下半年出现了猛增。中秋节过后,济南、龙口等地鲍鱼价格三个月价格猛增两倍、与去年同期相比,青岛在11月底鲜鲍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40-50%、9月份西安市场鲍鱼价格翻倍暴涨、沈阳、广州、威海、石家庄等城市的鲍鱼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目前春节临近,鲍鱼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预计价格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
另外专家称由于发生大规模死亡的南方鲍鱼,其养殖的恢复需要一个周期,鲍鱼的贵族价起码要维持在2年以上。
十、 海参:意外狂欢
行内人士称,2009年海参价格让人看不清。
2009年春天,一公斤鲜海参的价格在 80—100元。而进入秋天,一公斤鲜海参的价格达到180— 200元。进入年关岁末,个头大、品质好的海参甚至突破了每公斤300元,不管卖多高价,总会有人要。不到一年的时间,鲜海参的价格翻了一番还多。海参制品的价格也是直线上涨,加工好的干参,一公斤最多涨了2000多元。
消费群体扩大,购买力旺盛以及养殖规模缩减,产量有所下降是海参价格上涨的两个重要因素。
但甲型H1N1流感的出现,对海参的热销无疑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业内人士普遍认同的观点。“长期食用海参,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不易感染甲流”——这是海参经销商的宣传“卖点”所在,而这一卖点也被消费者所接受。出于预防甲流的目的,选择海参冬补的家庭和人群增多,无疑也带动了海参的热销。
来源:水产门户网
- 2019-09-02金九银十,草鱼都翻身了,你准备好了吗?
- 2019-08-28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后对虾养殖注意事项
- 2019-02-12粤农厅的公开信:直面非瘟防控大考,不做旁观者
- 2018-12-20广东提早采取 I 级应急响应措施 珠海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处置
- 2018-12-20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同志就非洲猪瘟防控问题答记者问
- 2018-09-04农业农村部:当前非洲猪瘟疫情总体可控
- 2018-08-06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 不会感染人
- 2018-07-18广州市天河区发生一起猪O型口蹄疫疫情
- 2018-05-22深度:中国生猪养殖行业发展最全数据分析
- 2018-04-24农业农村部开展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