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饲料 >

饲料原料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 行情复杂多元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5-05-21
  • 编辑:admin
  • 评论:0

  近年来,无论是饲料上游的原料市场,还是中游的生产企业,亦或是处在下游的养殖业,均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就今年饲料主要原料市场而言,行情仍然呈复杂多元情势。

  专家分析指出,今年全球玉米价格将有所下降,大豆消费趋势难测,政策又波及了棉籽菜籽供求。

  近期,与饲料工业博览会同期举办的饲料原料论坛上,相关政策、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再次成为饲料养殖业者关注的焦点。来自国内外的行业专家对今年饲料原料市场的行情进行了分析解读,以期为企业掌控原料采购风险提供参考。

  美国谷物协会北京办事处主任楼瑞恩:今年全球玉米价格将有所下降,美国玉米2015年产量将下降3000万吨。

  楼瑞恩介绍,美国天气条件较好,玉米创下了高产记录。虽然当年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是单产有所增加,所以总产量比2013年增加了980万吨。产量增加会刺激供需。他说,美国国内存在一定量的玉米库存,出口量呈现下降趋势,所以工业需求虽然有所增加,但是饲料需求增长放缓,整体需求量上没有较大变化。玉米丰产,需求量却没有变化,直接导致了今年美国国内库存增加了2000万吨。

  专业调查显示,今年美国玉米的品质还不错,营养含量、水分等指数均与去年持平,化肥成分、黄霉毒素等指标均未超标。但是,由于今年天气没有去年的好,玉米价格也有所下降,削减了玉米种植户的热情,所以国内种植面积还有所下降,玉米预计总产量比去年下降3000万吨。未来8年内,美国玉米总产量预期增长6600万吨,单产年增长可达到1.5%。

  楼瑞恩说,由于今年玉米播种时间比较晚,种植区降雨量较大,收获面积缩减,全国总供给相应减少了1000万吨。总供给量减少,总需求又与去年持平,这样的状况会拉高玉米价格。

  现在,国际玉米市场发生了变化。他分析,过去美国是国际贸易出口大国。现在,巴西、阿根廷、乌克兰逐渐成长起来。

  中国玉米网总裁冯利臣:玉米价格最高点已于3月出现

  截至到今年4月20日,东北产区玉米临储入库8000多万吨,比上一年度上涨约1300万吨。冯利臣表示,从临储收购量来看,东北产区的玉米产量预估有所偏差,实际总产量应超1亿吨。

  由于今年临储继续敞开收购,同时配合“霉变放宽”政策,亦有地区性质的“浮霉不算生霉”政策,所以政策导向利好收购。他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将继续执行玉米临储政策,无疑给了市场充足的信心。临储继续放开,提早储备临储粮,让临储收购成为了市场主要的承接主体,临储入库量稳居高位。

  冯利臣分析,贸易商看好后市,提早采购粮源。新粮上市以来,企业开秤价格同比偏高,激发了采购热情,粮价被拉高。2014年/2015年度售粮情况可总结为:启动早、收得快、政策好、入库多、库存高、一直强。

  他认为,过多的粮源流入临储库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由于饲料行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牲畜存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饲料消费能力减弱,导致玉米行业下游承接能力缩减;其次是因为基层自留粮比例的持续下降。

  冯利臣指出,临储收购量创“天量”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东北价格洼地被抹平,产区可流通粮源快速缩减,贸易库存高于去年同期;高价粮外运困难,丧失价格优势,东北区域供给失衡局面加剧;收购期结束之前,结构性行情将矛盾最大化,价格仍有上涨空间,并最终倒逼东北临储拍卖现身。他说今年玉米价格的最高点已经在3月出现,8月、9月不会再出现高位。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北京办事处技术主任韩彦明:未来全球大豆产量变化不大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玉米、棉花、大豆、小麦消费量均在快速增加。其中,大豆增长速度惊人,达到178%。

  韩彦明介绍,中国大豆产量远远不及消费量,目前只有大约1200万吨。产量居首的是美国,第二是巴西,第三是阿根廷。中国虽然是大豆生产国,但又是大豆进口国,2014年/2015年度大豆进口量将达7400万吨,远高于其他国家。从豆粕的消费量上看,中国在2014年/2015年度预计达到2700万吨。但是中国也出口豆粕,2013年/2014年度出口了200万吨,主要销往东南亚。

  美国农业部最新的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201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达到3.15亿吨,豆粕消费量预计为1.17亿吨,其中美国预计占据1.08亿吨的产量。韩彦表示,未来一年全球大豆产量应该变化不大,但消费趋势无法预测。对于未来全球粮食生产形势,人口的增长必将带来粮食需求的增长,要满足粮食的供给,更多地需要依靠生物技术,在满足人们营养需求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保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中粮粮油油脂油料部副总经理廖克功:棉籽菜籽供求受政策影响较大

  廖克功回顾了2014年全球棉籽菜籽及饼粕供求形势,对今年的定价因素等行情进行了分析。2014年国产菜籽受成本价格影响比较扭曲,实际消费总量下滑。而菜粕进口80万吨,国产菜粕减少103万吨,消费增加120万吨,增加部分主要用于抵消棉粕产量的下降。棉花受目标补贴价政策及其细则出台较晚影响,农民收益减少,2014年棉花产量下降10%以上,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仍有较大下降,预计棉粕产量下降幅度将会更大。受此影响,以及国产菜籽的收储、压榨都不具备大幅增加的可能,今年进口菜粕将持续增加。

  在对今年棉籽菜籽的行情展望中,廖克功认为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月到3月份看供应,需要关注货币政策、天气和炒作因素。第二个阶段是4月到6月看需求,主要关注季度贸易、中国菜籽的拍卖政策和油粕比的量值。第三个阶段是看天气,要关注南美豆粕销售进度、中国的豆粕生产及托市政策,天气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第四个阶段是看行情走势的推进,关注北方的产量和销量,还有亚洲棉籽菜籽播种情况。(王旭)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