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饲料 >

2014关于我国饲料行业的分析报告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4-06-12
  • 编辑:admin
  • 评论:0

 

一、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一)饲料业定义及其产品分类。饲料是指在合理饲喂条件下能对家畜、家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从来源分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和人工合成或提纯的产品;从形态分可分成固体、液体、胶体、粉状、颗粒及块状等类型;从饲用价值分又可分成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营养性添加剂及非营养性添加剂等。饲料行业分类(见下表)
饲料行业分类

子行业
细分
产品
地位
饲料加工业
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混合饲料等
饲料加工行业是饲料行业的主体
蛋白饲料制造业
动物性蛋白饲料、植物性蛋白饲料等
 
水产饲料制造业
海水、淡水鱼、虾、贝饲料
 
其他饲料制造业
 
 
饲料添加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饲料级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制剂、非蛋白氮等
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状况表现了一国饲料发展的水平
一般性饲料添加剂
 
 
药物饲料添加剂
抗球虫药、驱虫剂类、抑菌促生长类等
 
饲料原料工业
玉米
 
  饲料原料作为饲料
豆粕
 
行业的直接上游行业
鱼粉
 
对饲料生产的影响重大
饲料加工机械行业
 
 
饲料加工机械行业为饲料工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二)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由数量的扩张、快速发展,转向优化结构、稳步提高,所有制构成向多元化发展,企业组织向大型化、集中化方向发展,产品向名品化、系列化方向发展,产品结构也在调整。这些变化趋势,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竞争的加剧而日趋明显。2010年中国饲料业总产量为1.56亿吨,在2002-2010年我国饲料总产量年均复合增速为8.2%,依然处于稳步提高的发展阶段。
(三)产业链分析。
饲料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种植业、交通运输业、机械制造业、医药业等。下游产业主要是畜牧业、食品加工业、围绕饲料产品的物流业贸易等。饲料业一头连着种植业,一头连着养殖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中轴产业。其受制于养殖业的发展规模以及种植业收成,但又受益于城镇化进程。饲料是养殖业供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饲料价格直接影响饲料业上游成本。
(四)行业竞争分析。
    中国饲料业虽然形成了较大的生产能力,但与中国养殖业巨大的饲料消耗量相比较,工业饲料仅占所有饲料用量的30%左右,其余为农家饲料。占有养殖业绝大多数份额的一般养殖户使用工业饲料的比例较低,而是较多地使用青饲料和自配饲料。这一方面表明中国养殖业的饲料供应具有明显的半自然经济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工业饲料仍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饲料业的民营化程度高,产业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低。饲料工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受计划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小,其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相对较强,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考验。同时,产业进入的政策壁垒、技术壁垒和投资壁垒较低,有利于民营资本和外资的进入,从而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
    相对于较大的总量规模,单个企业的平均规模较小。这与世界状况和美国情况相比可看出:世界饲料业的现状是,约3800家大型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占全球总量80%,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12.5万吨/年左右。美国300家饲料加工企业生产了1.2—1.4亿吨饲料,单个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为40万吨/年左右。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饲料添加剂工业严重滞后,氨基酸、部分维生素、药物添加剂等,不仅品种少,而且产量低,仍然依赖进口;二是饲料加工能力相对过剩,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全国平均开工率为50%,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区域布局分析。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的牵引,导致饲料企业过多集中在少数发达的省份,这些地区的饲料加工能力出现过剩。东南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了一步,因而饲料工业便主要分布在这一带。而在内地饲料粮主产区和欠发达地区缺少以生产高质量、多品种的预混料和浓缩料为主的骨干企业,配合饲料加工能力不足。
    配合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广东、山东、河北、四川、江苏,共生产饲料占全国总产量的42.70%,前10名的省份共生产产品占到全国65.70%。
    浓缩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河南、湖南、山东、吉林、河北,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比重为82.5%。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前5名的省份是:山东、河北、四川、河南、黑龙江,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57.16%,前10名(江西、广东、吉林、北京、湖北)共生产产品占全国的80%。
    总的而言,我国饲料工业的区域布局不平衡,在东南沿海省份及其一些大中城市,饲料加工企业盲目上马,加工能力出现剩余。而在内地农区,缺少以生产高质量、多品种的预混料、浓缩料为主的骨干企业,呈现出一方面饲料产品远未能满足养殖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企业开工不足的共生现象。
    针对这一情况,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二00二年九月五日《关于促进饲料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优化饲料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对饲料业布局进行调整。具体调整规划如下。
饲料业布局规划

地区
重点发展内容
东部沿海地区和大城市效区
高附加值和创汇能力强的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和饲料机械工业
中部地区
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业,提高饲料加工深度
西部地区
饲料饲草等原料生产基地,浓缩饲料加工业和饲料添加剂工业,推广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五)财务情况分析。
下表显现饲料行业中有代表性的饲料加工行业的盈利能力,及其所属的粮食及饲料加工工业,食品加工工业及整个轻工业的盈利能力情况。
2002年饲料加工工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主要指标
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
蛋白饲料制造业
水产饲料制造业
饲料加工工业(其他饲料制造业除外)
粮食及饲料加工工业
食品加工工业
轻工业
产品销售收入(亿元)
730.5
22.95
43.8l
797.26
1304.91
3813.29
20126.25
利润总额(亿元)
L11.7
0.99
1.54
13.7
22.04
96.19
7611.67
销售利润率(%)
1.53
4.32
3.32
1.72
1.69
2.52
3.78
人均利润(万元/人)
0.67
1.71
1.67
0.76
0.46
0.58
0.6
企业单位数(个)
1643
56
116
1815
5021
10333
55322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亿元)
7.97 
0.33 
O.4l 
8.71 
16.67 
40.98 
265.64
企业亏损率(%)
27.39
21.42
21.55
26.83
28.42
25.88
22.47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轻工业年鉴》(2002年)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
    子行业间比较而言,获利能力最强的是蛋白饲料制造业,其次是水产饲料制造业,最后才是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由于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在企业数,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方面都占行业中的绝对多数,其盈利状况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其销售利润率和人均利润都比较低,使整个行业利润很薄。但在人均利润方面还是高于轻工业平均水平。
    在销售利润率方面,唯一高过轻工业平均水平的是蛋白饲料制造业。水产饲料加工业的销售利润高于食品加工业的平均水平。而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尚不及粮食及饲料加工业的平均水平。
    在企业亏损率方面,配合及混合饲料制造业高过了轻工业的平均水平,饲料加工工业整体上也超过了轻工业的平均水平,但低于食品及饲料加工行业的平均水平。  
二、当前饲料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饲料添加剂工业严重滞后,氨基酸、部分维生素、药物添加剂等,不仅品种少,而且产量低,仍然依赖进口;二是饲料加工能力相对过剩,企业普遍开工不足,全国平均开工率为50%,相当一部分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能力。
2.饲料安全问题突出。在生产领域,少数生产厂家、商贩和养殖户违反饲料法规,在饲料生产和饲养过程中滥用违禁药品;超量、超范围使用兽药;对药物配伍禁忌和停药期的规定执行的不够好。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检测手段不完善,监管不力。饲料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3.国家和企业对饲料工业的科技投入不足,科研能力较低,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同国际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对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研究不够,产业化水平低,缺乏技术创新能力。
4.饲料工业的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咨询等服务体系建设薄弱。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优胜劣汰,企业整合
    饲料工业企业应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有年产10万吨以上的大型饲料企业近50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我国目前十强企业主要有四川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北农饲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正昌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认为,目前国内13000多家饲料厂是严重过剩的,经过10年整合后至多剩下1000多家,到时会有90%以上的饲料企业倒闭,淘汰率高达200%。
(二)挖掘饲料资源、突出发展重点
    充分挖掘饲料资源,增加有效供给。将过去浪费的一些资源如血粉、蚕沙、植物叶粉等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利用程度,大力发展饲料添加剂工业,改变依赖进口的局面。
    饲料添加剂是饲料工业发展的重点。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加强生物工程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是饲料添加剂工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无污染、无残留、无副作用、抗疾病、无耐药性、促生长的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诸如微生物制剂、酶制剂、酸化剂、寡糖类、高利用率有机微量元素等将是我国今后开发的重点。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开发与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用中草药部分取代化学合成药物添加剂有着广阔前景。
(三) 增强安全意识、绿色化发展
    向安全饲料转型。饲料本身的安全是生产绿色肉食品的基础,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被饲喂动物的安全和生产效率,更直接影响到人的安全和健康。自从比利时发生“二恶英”污染饲料事件后,作为畜牧业上游产品,饲料的安全性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饲料安全亦即食品安全”这一理念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  饲料行业的绿色化发展突出表现在绿色饲料添加剂与抗生素应用之争。欧盟宣布2006年抗生素不再作为促生长添加剂使用,由此引发了抗生素能否被全部替代之争。这促进了酶制剂、益生素、中草药等几类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发展,绿色饲料添加剂的逐渐推广应用将有很好的前景。
(四) 科技创新、调整产品结构
    从饲料产品的构成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浓缩饲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市场将扩大,而全价料产品因受销售半径限制,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那些技术含量高、品质好、安全高效的配合饲料将是我国实现规模化养殖的物质基础。对于具体的饲料品种,如挤压膨化水产饲料、单一精饲料、特种饲料、功能性饲料等,预计将会出现迅猛发展的势头。
(五)养殖业产业结构是饲料行业的生产依据
    饲料行业有它自己的特点,就是产业链极长,即饲料原料、饲料生产、良种繁育、动物养殖、屠宰加工、内外销售、技术服务。中国的养殖业80%以上还处在散养状态,品种结构单一、规模小、传统饲喂(饲料+余粮)、管理技术低、养殖周期长。在养殖产品需求以量为特征的高速增长时,饲料对缩短养殖出栏时间起决定作用,是养殖户的核心生产要素,饲料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主导地位。但随着养殖产品市场需求趋缓,且为以品种和质量为主要特征,养殖业开始结构调整,养殖户必须改良品种,适度规模,才能提高养殖综合效益.这时合适的良种、饲喂防疫技术、收购信息等成为养殖关键要素,传统饲料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存在价值是很小的,处于次要地位,高技术含量的饲料是发展的方向。
    目前,养殖业从单一分散的农户养殖向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过渡的步伐非常快。饲料行业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也面临着生产、技术、营销策略、售后服务的全面调整。
(六)外部政策环境进一步规范。
    为了加快饲料工业发展 ,提高饲料工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保证饲料安全 ,促进养殖业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部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畜牧业“十五”计划和 2 0 1 5年远景目标规划》和《全国渔业第十个五年计划》 ,编制了《饲料工业“十五”计划和 2 0 1 5年远景目标规划》 ,并于2 0 0 1年 1 2月 1 0日发布。确定了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区域布局、重大项目和政策措施,明确了指导思想:根据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从我国饲料工业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饲料工业体系,实施科教兴饲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饲料工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坚持提高与发展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方针,全面提高饲料工业整体素质,加快饲料工业现代化进程,实现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我行对饲料业重点客户的金融支持情况
      截至2011年底,在国内饲料业市场排名靠前的重点客户中,与我行建立信贷关系的有(内江有一家)
五、金融需求特点与风险分析
(一)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1、全产业链条金融需求旺盛,饲料企业资金需求较大。从上游环节来看,作为主要原材料供应的农户和贸易商,需要资金用于满足其种植、采购等方面的需求;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饲料企业是最主要的资金需求方,其需求主要包括扩建改造、设备更新等大额固定资产投资,采购原料、辅料等流动资金需求,以及投资兴建生产基地的资金需求。
2、不同比较优势饲料企业的不同需求。对于已形成规模、具有竞争优势的饲料企业,需要我行在新建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升级、原材料收储等方面提供支持。对于跨区域、跨国经营的大型饲料企,需要我行在国际贸易、兼并收购、资金管理等方面提供高端金融服务。
同时,由于各级政府对饲料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如何帮助客户利用好有关政策也是金融机构应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风险分析。
1、宏观环境风险。作为一种与上下游需求联系较大的商品,饲料制品消费与居民收入变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密切关联。我国及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缓慢,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未来饲料业增长的不利因素。同时我国对饲料业的规范将进一步加强,饲料业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同时我们认为从保护和扶持农业发展的角度出发,政府对饲料品供求市场的调控会采取积极的态度,不会出台过多的限制措施,而是会从税收、价格和行业扶持等方面对饲料业予以支持。
2、食品安全风险。尽管目前我国饲料安全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近年来我国少饲料和养殖企业违法使用多种违禁药品,如盐酸克伦特罗、镇静类药物如安眠药等,以及超量、超范围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严重影响着我国养殖业产品相对优势的发挥和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2002年各国政府关注食品安全,加强了对饲料中激素和抗生素进口的监测和控制,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饲料安全不仅关系到饲料业本身,还关系到我国畜牧产品的出口,关系到人们的健康,是当前我国饲料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3、供求风险。 下游养殖业发展直接影响饲料业的发展。我国畜牧业规模化养殖不断提高。在2006年我国的生猪养殖,家禽养殖,奶牛养殖的庭院散养比例分别在75%,87%,70%。但到了2009年末,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比重比2006年度提高了近11个百分点。未来散养农户年生猪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比重下降速度可能保持在年均4%的水平。我国小规模养殖农户庭院散养不追求养殖效率,基本不习惯使用商业饲料,约占全国60%以上的猪,70%以上的肉鸡和70%以上的奶牛依靠家庭种植加工的谷物和其他品质差的原料饲养。
    由规模效益带来的成本降低,利润增加,我国规模化养殖的成本利润率开始显著高于散养的成本利润率,如:规模养殖每头生猪平均饲养天数比散养平均缩短30天。散养比重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工业饲料应用普及率和需求规模。
4、过度竞争风险。我国饲料业市场竞争几近白热化。当前,饲料行业发展具有地区发展不平衡、饲料业与养殖业相互依存、饲料产品结构发生变化、饲料企业转换经营策略、主原料价格波动大等特点。在资本结构方面,我国饲料业形成了以民营资本(含外资)为主的产业资本结构。从数量上看,中国目前已有300多家外资饲料企业,90%的饲料企业都是民营企业。这种产业资本结构决定了较为开放的产业政策,并形成了竞争激烈的市场结构。

 

摘自博亚和讯网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