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饲料 >

2013年全国饲料生产形势分析与展望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4-01-20
  • 编辑:admin
  • 评论:0

 

2013年全国饲料生产形势分析与展望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 中心
  说明:本文观点和饲料生产数据来源于农业部重点跟踪企业月度统计报表监测数据,为预测值。2013年全年饲料工业统计数据正在上报汇总审核中,以农业部全国饲料工作办公室最终公布数据为准。
  2013年,我国饲料行业经受了2012年末“速成鸡”及今年3月“黄浦江死猪”、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等多重影响,饲料产量一、二季度下滑,三季度出现上升拐点,四季度全面回升,预计全年饲料产量和上年基本持平。随着新修订《条例》及配套规章的陆续实施,饲料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与运营得到有效加强,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向好的趋势。饲料行业的发展基本适应了国家宏观改革的整体步伐和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持续彰显了饲料行业适应国家经济改革转型的调整与有效过渡。
  一、基本情况
  据统计监测数据预测,2013年全国饲料工业总产量19 100万吨,与2012年同比下降1.8%。其中,配合饲料16 170万吨,同比下降1.2%;浓缩饲料2 300万吨,同比下降6.8%;添加剂预混合饲料630万吨,同比增长1.7%。
  1、不同品种饲料产量有增有降。全年预计,猪饲料8 000万吨,同比增长3.6%;蛋禽饲料3 050万吨,同比下降5.5%;肉禽饲料5 050万吨,同比下降8.4%;水产饲料1 900万吨,同比增长0.4%;反刍饲料780万吨,同比增长0.6%;其他饲料320万吨,同比增长1.1%。
  2、主要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幅度较大。1~5月,除棉粕、菜粕外,其他饲料原料价格均呈逐月走低行情。6~10月,玉米、进口鱼粉、磷酸氢钙和氨基酸价格继续回落,其他大宗饲料原料价格逐月回升。棉粕、菜粕价格环比呈现逐月上涨行情。而11、12月,除麦麸、磷酸氢钙、和蛋氨酸价格环比上涨外,其他大宗原料价格有所下降。
  2013年1~12月玉米累计采购均价为2 420元/吨,同比下降2.4%;豆粕累计采购均价为4 150元/吨,同比增长11.3%;棉粕、菜粕采购价格12月比年初分别涨22.3%和16.2%;鱼粉累计采购均价为11 110元/吨,同比增长3.5%,但进口鱼粉价格环比一直呈下跌走势,从1月的12 160元/公斤降到12月的9780元/公斤,降幅19.6%,见图1。
 

 

 
  3、饲料产品价格同比整体上涨。数据显示,1~12月饲料产品全国均价同比涨幅5.3%。其中,育肥猪配合饲料累计同比涨幅6.2%,蛋禽配合饲料5.0%,肉禽配合饲料2.4%;育肥猪浓缩饲料累计同比涨幅4.9%,蛋禽浓缩饲料13.4%,肉禽浓缩饲料3.7%;4%大猪预混合饲料累计同比涨幅8.4%,蛋禽预混合饲料0.2%,肉禽预混合饲料1.0%。
  4、不同规模企业产量涨跌不均。从1~12月不同规模企业情况看,月产10万吨以上的大型集团企业累计同比下降7.9%。月产1万~10万吨的企业产量累计同比增长5.8%;月产1万吨以下的企业产量累计同比下降11.0%。
 

 
  二、运行特点
  1、饲料产量前低后高、呈总体持平略降。据重点跟踪企业近三年生产情况显示:从总产量月度走势规律情况看,2011、2012年各年度产量高峰期出现在7、8月份,年初和年末月份则处于相对低谷,呈“倒V”走势。2013年则不同,8月份之前饲料产量同比下降非常明显,单月同比下降幅度在10%以上,进入9月份以后才有所缓解和回升,形成前低后高走势。这主要与今年消费环境和养殖行情密切相关。年初生猪价格持续下跌,猪粮比连续5个月跌至盈亏平衡线以下,至7月份,生猪价格同比才略有回升,8月起猪粮比重回盈亏平衡线以上,养殖积极性开始恢复,四季度肉类产品消费进入旺季,以及养殖户对春节消费的期待,饲料产量止跌回升。
  2、饲料产品结构出现适应性调整。2013年,饲料产品类别同比呈现“一平一降一增长”特点:配合饲料持平,浓缩饲料下降,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增长。由于今年行情低迷和部分原料价格的走低,饲料产品结构和近两年比略有调整,主要表现在配合饲料的涨幅趋缓,而近两年一直处于萎缩之势的浓缩饲料下降的速度有所缓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为饲料产量的亮点。主要原因包括:一是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加上从农户手中直接购买原料价格相对较低,散养户为降低成本,更多地选择预混合饲料和适当选择浓缩饲料;二是随着大规模农场的发展,为了提高养殖水平,在饲料方面也选择了适合本农场的自配饲料,因此推动了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的产量;三是相对盈利空间较高的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受到企业普遍关注;四是部分企业提高预混合饲料比例和调低浓缩饲料配比用量的新现象;五是由于行情低迷,规模养殖户偏向阶段性性购买预混料生产自配料等,对预混合饲料的增长有直接关联因素。
  3、禽饲料产量遭受重创。除了上年末“速成鸡”事件后续影响以及春节后肉类消费需求下降外;3月底爆发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后,导致禽饲料遭受重创。据重点跟踪企业统计4~5月不同规模企业的禽饲料产量全线下跌外,人感染“H7N9流感”造成禽类产品价格剧降,禽肉大量积压冷冻、部分养殖户退出、父母代鸡大量损失、存栏减少,直至12月份禽饲料产量仍然没有恢复。2013年1~12月,蛋禽饲料、肉禽饲料产量累计同比仍然下降;2012年同期同比增长0.7%;2011年同期同比增长9.1%。
  4、发展区域呈“东降中稳西增长”趋势。从1-3季度产量来看,我国产量超过千万吨的7个省份中,广东、山东、河北、河南累计同比均有下降,分别下降3.2%、15.1%、6.1%和4.1%;辽宁、湖南和四川呈现增长,分别增长6.4%、5.6%和7.4%。
  从不同区域看,西南同比涨幅最大为4.3%,华中、华南和东北同比涨幅在3%左右,西北地区同比增长1.2%,华北、华东地区同比分别下降5.7%和2.1%。区域内对产量增长贡献较大的省份主要为广西、四川、湖南,同比分别增长15.7%、7.6%、5.6%,主要拉低省份为山东、河北,同比分别下降15.09%和6.05%。
  5、企业运行成本持续加大,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从10家饲料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公告看,营业成本和“三费”均呈上涨趋势,净资产收益率显示下降。前三季度10家上市饲料公司营业成本合计1018.70亿元,同比增长2.58%;比总营业收入增幅低0.61个百分点。“三费”中,2013年与2012年同期相比的销售费用增幅均在19%-22%区间,财务费用超出上年的4.66%。2013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占营业成本的3.52%、3.19%、0.69%,2012年三者同期比重为3.03%、2.72%、0.51%,2011年为3.02%、2.65%、0.58%。2013年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三费”加和占总营业收入比重2013年、2012年、2011年分别为6.77%、5.76%、5.68%。数据显示,三费比重逐年增高,综合经营费用的上涨,人工、电力、煤气等综合成本的居高不下,以及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普遍高位运行,企业的原料成本支出随之上涨等因素是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2013年第三季度饲料生产回稳,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为7.7%,同比下降1.78%,10家饲料上市公司中,过半数净资产收益率同比下降。正常年份前三季度的饲料产量约占全年的74%,如以此规律测算,10家饲料上市公司的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可能无法超过2012年10.15%的水平。成本上涨,收益下降,均不利好企业盈利,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
  6、全国饲料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向好的趋势。农业部数据监测显示: 2013年饲料质量卫生指标合格率处于较高水平,商品饲料产品合格率为96.03%,比2012年提高0.32个百分点;饲料中禁用物质检出率为0,没有发现非法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禁用物质的情况;饲料添加剂使用进一步规范,国产饲料添加剂合格率97.12%;抽检进口饲料添加剂合格率91.04%,不规范使用添加剂问题得到明显遏制。
  7、企业整合升级,战略蓄积与扩张势头不减。行业企业努力寻求并着手进行战略升级。因市场低迷,各企业纷纷借机调整自身发展模式:一批企业着手进行设备改造升级,建立标准化生产方法,来满足新的饲料法规对饲料生产条件的要求,并形成企业发展新的竞争力;一批企业进行联合重组,普遍是3~5家小型企业进行联营联合,以达到企业规模化,管理规范化,共同来求生存求发展;一批企业进行外延式扩展,尤其是大型企业,从资源节约的角度,规模角度以及疾病控制和项目的可操性等综合因素驱动,众多大型企业看好生猪养殖业,加大对猪饲料投入力度,并扩大生猪产业链建设,推动了饲料行业的转型和提升,大企业对现代化养猪业投资规模之大为历年之最。
  8、大型企业的扩张步伐加快。行业企业的一系列的改造、重组、收购、外延,都在助推着行业整合速度的提高,形成了有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竞争格局。9月25日,发改委公布《全国牛羊肉生产发展规划(2013-2020年)》要求各地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公司+农户”等生产模式,推进产业化经营。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提升了养殖业准入门槛,对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企业全产业链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是大势所趋。
  三、影响因素分析
  今年我国饲料发展速度放慢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一是受国家宏观经济增速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2013年全年GDP增速预计为7.5%。宏观经济减速慢行,必然影响到各个行业。投资项目减少等使肉类集团生产消费下降。此外,“八项规定”等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奢侈与浪费性消费减少,肉食浪费的泡沫被挤压,回归到正常消费,饲料产业同样受这一大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今年是饲料生产许可证的换证年,众多饲料企业生产资格受到影响。受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作用,饲料行业发展速度也在放缓。
  二是受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消费者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信心下降,抑制了正常的畜产品消费,导致饲料养殖形势压力较大。“健美猪”“速成鸡”“黄埔江死猪”“雨润问题肉”及不断零星曝出的病死猪肉事件等食品类负面新闻,直接冲击了消费者信心,畜产品整体消费水平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造成上半年畜禽养殖及产品产销均呈疲软态势、量价齐跌,养殖市场受到挤压,至6月猪肉价格才进入上升通道。蛋禽方面,由于今年3月的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加之2012年2~8月份,我国蛋鸡养殖行业出现连续亏损,导致我国祖代、父母代、商品代蛋鸡存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肉鸡产业受 “H7N9流感”事件冲击最为严重,多地禽类交易市场关闭,4~7月间禽肉消费量急剧下降,多数加工企业不得不将禽肉收储冷冻,囤肉期待消费复苏。虽然8月下旬终端需求略有好转,但禽肉市场仍然供大于求。养殖户补栏仍不积极,观望情绪浓厚,肉禽产业复苏迟缓,目前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养殖水平。
  三是从产业发展周期来看,畜牧产业已在2005年前后跨过快速增长进入成熟期,后期主要变化是产业结构调整及产品品质提升,进入渐进发展阶段。饲料产业在未来10年间,仍然能享受规模红利带来的增长,但增速会逐渐减缓。2013年同比基本持平。以近三年情况看: 2012年同比增长7.7%,2011年同比增长11.5% ,2010年同比增长9.4%。但是,如果把产量折算成配合饲料,近三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6%和3%。近三年的增长主要是配合饲料比重不断提高而形成的结构变化性增长。
  四、发展趋势
  1、饲料行业适应发展形势,整体寻求新的突破。2012年的“健美猪”“速成鸡”影响还没完全消除,今年3月底又发生了“黄浦江死猪”与人感染“H7N9流感”事件。畜牧养殖行业严重受创,作为与畜牧业养殖业息息相关的上游产业——饲料业也未能幸免,加上我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饲料总产量和销售额被动减少,而消费者对肉食品消费信心的下降,更是对饲料养殖形成了极大压力,各饲料企业普遍感到了“倒春寒”。而低迷的行情,正是考验企业实力和应对能力的时刻。上市饲料公司纷纷在各自的发展战略框架下,更明确定位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战术,有效提升企业发展能力和管理水平。上市公司是行业的领头军,在它们的带动下,我国饲料行业不断实现新的突破,在有效提升现代化管理,精耕细作中全面寻找并提升新的利润增长点。
  2、整个行业对危机事件理性有效应对,行业成熟度大幅提高。在连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打击下,人们对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恐慌心理,畜产品消费和饲料生产受到严重打压,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产生连锁反应,饲料生产及饲料消费、行业经营等都受到影响,企业业绩急剧下滑,其中华东、华南地区农牧企业亏损最重。危机时刻见真功,疫情发生期间,行业上下并没有自乱阵脚,而是高度重视,有效应对。4月7日,农业部印发《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全面强化疫情排查和病毒监测,并及时处置突发情况。5月21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专门聚焦“H7N9流感”,我国对该疫情的应对赢得了各界肯定。同时,各大集团企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在技术体系和管理、销售等方面部署应对措施,并第一时间客观公布事件对企业的不利影响,让投资者更加放心。危机处理方式也更加理性和及时,全面有效的应对措施让行业危机最小化。建立企业预警机制、成立应急基金,呼吁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优惠政策给予适当补助,减少企业亏损,正确、科学看待疫情,培育传递正能量的舆论环境。避免影响市场消费等,我国饲料行业与企业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有效。
  3、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呈常态化,国际、国内市场因素影响更加明显。饲料原料价格波动多年来一直是饲料产品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国际、国内市场化成为决定性因素。如玉米、豆粕年度均价,2009年之前玉米均价稳定在1.72元/公斤左右,自2010年开始大幅上涨至2.01元/公斤,涨幅16.9%;2011年上涨至2.30元/公斤,2012年涨至2.48元/公斤,到了2013年玉米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2013年1-12月玉米均价为2.42元/公斤,年均上涨幅度近10个百分点。豆粕方面,2006年以前豆粕年均价稳定在2.4元/公斤左右,2007年至2008年豆粕价格开始大幅上涨,达到 3.55元/公斤,涨幅达47.9%;自2009年到2011年价格3.36元/公斤左右的高位区间呈现波动起伏行情;2012年上涨至3.74元/公斤。2013年豆粕价格延续上涨行情, 1-12月累计均价已涨到4.15元/公斤,创下历史高位。豆粕价格波幅比玉米更多了不确定性,这与大豆豆粕主要依赖进口有关。
  2013年1~11月,我国共进口大豆5 597.1万吨,同比增长6.6%。进口豆粕1.5万吨,同比下降65.4%。全球大豆供应和需求炒作继续主导市场,杂粕供给减少导致豆粕消费量增长明显,现货价格居高不下,进口量已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2013年1~11月,共出口玉米7.4万吨,同比下降70.4%。进口玉米244.5万吨,同比下降70.5%。由于全年玉米供应充足,饲料、深加工等下游消费较为疲弱,加上受人感染“H7N9流感”等因素影响,玉米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供大于求等多重因素对玉米市场行情造成了巨大冲击。
  2013年1~11月,共进口鱼粉94.1万吨,同比下降18.9%。受2013年秘鲁、智利、美国等主产国捕鱼情况的影响,我国进口鱼粉随之骤减。加上国内接连发生强台风和暴雨,鱼粉需求表现疲弱,供需、配额、外盘等因素影响着鱼粉市场走势。
  2013年国内蛋氨酸、赖氨酸市场供求失衡导致行情持续低迷,短期价格处于历史低位。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明显。1~11月蛋氨酸进口11.5万吨,同比下降6.3%。赖氨酸进口0.6万吨,同比下降44.2%;1~11月蛋氨酸出口0.5万吨,同比增长104.2%。赖氨酸出口17.2万吨,同比增长14.9%。大宗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市场的持续变化,将给中小型企业的原料采购带来压力和考验,规避原料价格波动的不利影响,以原料风险管理来推动产业进步迫在眉睫。
  4、行业转型升级进入关键性阶段。2014年我国饲料行业转型升级将进入关键性阶段,饲料生产企业调结构、促转型、提升级为主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与养殖新技术结合的饲料产品研发和饲料产品本身的核心技术开发;二是生产自动化与生产技术信息化的有效结合;三是饲料企业全球国际化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四是企业融资的有效运作,将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五是区域性集中布局的核心效应与重点城市品牌效应的再次结合;六是企业横向与纵向产业的扩张,与物流储运的有效链接,和降低生产企业与直接消费者间的运行成本,必将带来企业利润新的增长点。
  5、饲料行业整体运行进入相对高成本时代。从用工成本、环保约束、土地成本和社会物价总体升高等因素来看,2014年饲料产品成本继续升高的可能性比较大。一是饲料成本。玉米方面,国家统计局预计2013年我国玉米产量达到2.15亿吨,比上年增长4.6%,连续第四年增产。但在国家定向收储、进口转基因玉米退货、玉米需求增长(饲用、食用、工业用途)的刺激下,2014年玉米价格可能偏强势运行。豆粕方面,由于受美国种植成本比较高和畜禽存栏水平较高影响,豆粕价格可能保持高位。 二是用人成本。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社会各个行业都在面临转型,畜牧业也不例外,用人成本刚性增长的势头不可逆转,熟练技术工人仍会比较缺乏。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一线城市的人工成本升幅8%,2014年将更高。其次,还受环保约束、社会物价水平等支撑上涨因素影响。虽然美国启动量化宽松政策有可能会有大宗农产品的温和下调的期待,但从目前总体情况看,企业整体运行及产品成本将持续上涨可能性较大。
  6、饲料市场仍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世界经济面临转型期,我国经济也面临转型挑战。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饲料行业同样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调整问题,饲料产量增速减缓,企业利润进一步挤压。但从行业形势看,随着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逐渐回暖,行业和企业也基本适应了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和节奏,纵观当前大环境、大政策、大市场,我国饲料行业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机遇。
  从宏观环境看,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饲料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农村城镇化、大中型城市全域城市化、市民的增加以及人口的增长,对动物蛋白的直接需求和相关动物产品的刚性需求,给我国畜牧饲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大理论突破,将进一步协调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充分,优胜劣汰和产业升级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促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从行业发展政策来看,国家一系列与饲料行业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既规范了行业行为,也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和行业整体素质,逐步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进一步加快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一批规模实力较强的大型饲料企业聚集性发展。
  从企业发展看,企业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我国饲料企业已具备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和蓄势而发放眼全球的势头。我国大型饲料企业的产量规模快速提升。行业企业大有一种蓄势待发,初具放眼全球的趋势。
  从市场需求变化看,下游养殖规模化进程加快和散养户快速退出必将给饲料行业带来新的格局上的变化。同时,伴随着今年《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的出台,部分不达标的中小生猪养殖场被拆除关停,而此前已对污染防治投入较多的大型养殖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明显上升,必将更有利于大型养殖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伴随着规模化进程的加快,饲料产品结构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格局、战略都将有大的调整,发展空间会更加广阔。
  总之,无论政策还是市场,均对提升饲料行业整体竞争力前景利好。在农业经济政策调整,行业政策日臻完善,企业战略性发展加快以及市场容量的进一步扩大等四重因素的共同促进,我国饲料行业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