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每日资讯 > 饲料 >

我国饲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3-07-04
  • 编辑:admin
  • 评论:0

经过多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我国饲料行业已进入大转型、大发展、大竞争、大淘汰的调整阶段,开始由饲料产量及企业数量上的增长为主向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企业发展方式、优化产品结构和保障质量安全为主的转变。

(一)现代化企业引领和主导市场作用将更加突出。在我国饲料工业早期发展中,最早进驻中国饲料市场的外资企业功不可没。正大集团率先给中国饲料行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在短期内培养了大批饲料从业人才,促进了我国饲料行业由粗放式生产到科学化生产的有效过渡。目前,新希望六和、通威、海大、正邦、双胞胎、长春大成等一批“后起之秀”已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成为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企业集团,部分企业率先提出并初步完成了产业链布局。这些企业代表了我国饲料行业的第一梯队,在饲料市场资源配置中起着引领和主导市场的作用,充分发挥资金、技术、品牌等优势,为饲料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成功范本。

(二)我国饲料行业发展已进入科技兴饲的新时代。目前,我国所有登记在册的饲料生产企业基本都设立了检验化验室,配备了专职的技术人员和检验化验人员。其中,年产50万吨以上饲料企业都设立了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积极开展与高等院校或国内外相关领域科研或实验机构的联合或合作。在企业科技应用及研发方面,至2011年,仅大北农科技奖就收到申报项1831项,有188位专家(含6位院士)获得奖励。同年,双胞胎集团等主持研发的“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与大北农集团 “仔猪健康养殖营养饲料调控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作为单体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龙蟒集团拥有100多项专利发明、60多项专有技术。研究先进的饲料与养殖技术,并把先进的科技成果运用在生产实践当中,不断提高饲料和养殖的科技含量已成为饲料企业新的增长方式。

(三)企业差异化发展仍会持续存在一段时期。经过30多年的演变,我国的饲料企业呈现出几种发展模式。一是具备一定规模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饲料企业加速横向或纵向的扩张、延伸,大举进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等环节,不断地深化自身的“全产业链模式”;二是仍主张以饲料为核心的企业扩张战略,在饲料领域加大投资和快速复制扩张的饲料子公司“遍地开花模式”;三是稳定饲料板块,适时向养殖行业扩张,形成供料、养殖一体的“二元模式”;四是中小型企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研发特色产品,采取饲料企业+规模养殖户的“互联互助模式”。这些发展模式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出现,仍在不断调整和修正。各种模式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将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四)依法制饲已成为加快企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正策的相继出台和修订,对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了企业规范化发展进程。同时,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有效处置,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快饲料企业的规范管理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管理制度的修订和完善。从企业自身来讲,也会加快企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使之高于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要求,并从原料、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加大产品安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除此之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畜牧法 》、《出入境粮食和饲料检验检疫管理办法》、《标准化法》、《兽药条例》、《农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均从不同层面上为饲料企业规范化发展提供指导与保障。

(五)参与国际竞争将成为一些企业的战略选择。我国饲料行业长期存在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的特点,如果能够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可以缓解竞争压力,而且可以输出中国的饲料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从2006年至2012年的7年间,新希望六和、通威、恒兴、海大、禾丰等集团企业先后在海外投资建厂或合资合作。像新希望集团十年以前便开始在海外投资、发展,现已有二十多家工厂,位于东南亚、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近年又在中东、非洲进行投资,部分工厂也已经投产。事实证明,在这些地区投资办厂,中国饲料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拥有相对优势,具备了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今后这将成为我国饲料企业战略发展的一大选择。

发表评论
评价: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