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饲料吃死4吨鱼 1种鱼料两种检测结果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3-05-29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鱼到底怎么死的,至今是个谜。
弥渡县弥城镇山高村水库养鱼户廖先生向晚报热线反映:去年11月18日,他购买了20吨某品牌鱼料,投放到水库中喂鱼。大概投了4吨后,水库里养的鱼就全死了。去年12月,生产该品牌饲料的厂家把剩下的16吨饲料拉走了。廖先生一直希望厂家给个说法,但多次与厂家交涉无果。今年3月,厂家退还了他购买16吨饲料的6万多元货款。郁闷的他从家中剩下的几袋饲料里提取了一些样品,寄到青岛一家检验机构检验,得出的检验结果是三聚氰胺超标。
怪
一种鱼料两种检测结果
廖先生自己提供的一份标为“青岛科标化工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检验报告上的记录为:委托日期3月19日,验讫日期3月28日。样品为“固体颗粒150克”,检测项目为喹乙醇、三聚氰胺含量。检测结果为喹乙醇含量N.D.微克/克、三聚氰胺含量12.5微克/克(注:ug微克,1公斤=1000克,1克=1000毫克,1毫克=1000微克)。备注“本中心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检测报告上未注明三聚氰胺是否超标。
5月16日,在晚报记者协调下,弥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受理了廖先生的检验申请,从他送检的40公斤装的两袋包装完好的某品牌鱼料中,提取了6份(2公斤)样品,密封后送到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检验。5月22日,晚报记者从大理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拿到了检验报告,三聚氰胺检验结论为未检出(检出限为0.05毫克/千克),≤2.5毫克/千克标准值。产品质量综合判定为:该样品经检验,三聚氰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218号》的要求。
记者又到大理州渔业管理站了解情况。据介绍,食品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塑料包装等缘故,不可避免地会被“感染”到一定的三聚氰胺。根据联合国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的标准,婴儿配方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不能超过1毫克/千克,而其他食品或动物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不能超过2.5毫克/千克。也就是说,如果按照青岛方面的检测结果,该饲料已明显超标。
疑
数十养鱼户遭遇死鱼事件
记者还从大理州渔业管理站了解到,去年10月至11月,相继有大理市喜洲海心亭15户养鱼户、弥渡县11户养鱼户、祥云县10余户养鱼户,都反映在投喂食了与廖先生购买的同一批某品牌鱼料后,出现了大批养殖鱼异常死亡的现象。
据大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调查,去年12月一个月时间里,喜洲海心亭水产养殖基地共有15户、196亩养殖区域投喂了某品牌鱼料后,发生了大面积死鱼现象。经水产站技术人员初步诊断为营养性疾病症状。停喂该品牌鱼饲料后,死亡现象逐渐减少。据介绍,养鱼户曾将该批饲料送到检验机构检测重金属、黄曲霉素含量,没有检测到这些物质。而喜洲镇政府、大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以及畜牧、工商等相关部门,曾与该品牌饲料生产厂家在喜洲镇协商,解决海心亭养鱼户大量死鱼问题,但厂家不承认饲料有问题,养鱼户也拿不出死鱼与饲料有关的有力证据。经喜洲镇政府从中协调,厂家拿出了3万元“感情费”,补偿给15户出现大面积死鱼的养鱼户。
弥渡县水产工作站接到该县11户养鱼户养殖鱼类出现异常死亡的投诉后,也到养殖现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去年10月至12月底,11户养鱼户投喂了某品牌鱼料后,751亩养殖区域内出现了81.8吨死鱼。这些鱼异常死亡的症状均表现为:体色发黑,腹部膨大。解剖见鱼体肌肉无血丝,脾脏发紫,胆囊变大……整体表现为中毒症状。据介绍,在不断有死鱼出现的期间,部分养鱼户送病鱼及水样到渔药经销户处化验,未发现寄生虫及细菌性病鱼,水质也正常。鱼体整体表现为中毒引起的肝胆综合征。在停喂该批鱼料后,死鱼现象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再之后,11户养鱼户一直向饲料生产厂家讨说法未果。
谜
到底是啥原因导致鱼死亡
晚报记者了解到,此前祥云县的10多户投喂该批鱼饲料的受损养鱼户,则采取了与厂家私下协商解决的途径,没有请渔业管理部门到现场调查。
大理州渔业管理站参与了养鱼户死鱼情况调查的相关技术人员则告诉记者,从大理市、弥渡县两地的调查情况来看,投喂该批某品牌鱼料应该是导致养殖鱼类大面积异常死亡的原因,但该批鱼饲料的问题出在哪里,却一直找不到原因。
随后,晚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该批鱼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售价仅4000元左右/吨。其他品牌同样蛋白质含量的鱼饲料,售价高达5000元左右/吨。记者试图多方咨询全国各地渔业专家,但却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说
应先对死亡原因进行鉴定
云南榆泰律师事务所李发祥律师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首先对死鱼原因进行鉴定。应该在养殖鱼类异常死亡的第一时间,对死鱼进行解剖,从其腹中取出饲料或粪便进行化验。他认为,通常情况来说,饲料中一般不会有毒物,即使某种元素超标,也未必会导致死亡。首先要排除其他致死原因,才能确定是否是饲料(导致的死亡)。
从廖先生反映的这起事件来看,两个检测机构检测的样品虽然是同一批产品,却不是同一袋饲料,每袋饲料的原料来源地也可能不一样。也有可能是生产饲料的原料中含有某种有害物质。为此,李发祥建议,渔民可以利用当地水产部门的调查报告到法院起诉,由法院指定第三方鉴定机构,对鱼的死因进行鉴定。法律讲究的是因果关系,必须排除了其他可能,才能确定是否是饲料导致的死鱼。
摘自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相关阅读:
- 2019-09-10没做好这几点,无抗饲料设计可能是无效的
- 2019-05-142019年《农业健康大本营》高峰论坛
- 2019-05-09温氏股份、天邦股份、天康生物业绩报告新鲜出炉!
- 2018-11-16关于“2018年广东省无抗饲料技术创新企业”正式推荐名单的公告
- 2018-10-29通知 |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关于发布《仔猪、生长育肥猪配合饲料》
- 2018-09-18农业农村部:饲料企业暂停使用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生产猪用饲
- 2018-09-06川粤两省饲料行业座谈会在粤成功举行
- 2018-08-30厂房转让信息
- 2018-08-29四省报告非洲猪瘟疫情,引发全球关注,中国能否打赢阻击战?
- 2018-08-228月 21日CFT鸡评:蛋价小幅调整 毛鸡价格回落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