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业规范使用抗生素是主流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2-07-31 10:41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记“抗生素”应用饲料行业调研座谈会
抗生素,原名抗菌素。它是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至今,抗生素在我国畜牧业的应用已将近60年。客观地说,抗生素为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增长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不能否认的。特别是近30年来,我国养猪规模化程度迅速提高,养殖密度增大,蓝耳病、猪高热病等疫情接踵而至,添加抗生素以达到养殖成功的目的,已经成为许多养殖户的心中所选。但是,由于近些年抗生素超剂量、超品种添加的情况屡禁不止,且有愈加严重之势,引发了终端产品药物残留及病原体耐药性增强等问题,轻则制约养殖效益,重则出现重大公共事件。在公众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的今天,“全面禁用抗生素”已经成为公众的一种共同愿望。
随着欧盟从2006年、日本从2008年、韩国从2011年出台强制性政策禁止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基于促进动物健康、降低抗药性危机、加强食品安全的考虑,我国农业部近期已明确表示,拟计划全面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抗生素。但是,就我国当前畜牧业的管理水平、养殖环境,这个时机是否已经到来,目前尚存争论。
为深入了解畜牧饲料业使用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推动行业自律,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针对饲料业抗生素使用情况、违规使用抗生素的后果以及减少使用抗生素的做法进行了开诚布公的交流,并取得了一些共识。
一、规范使用抗生素是行业主流
2001年7月,农业部发布了第168号公告——《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强调了对饲料药物添加剂和兽药进行分类管理。其中,明确规定了57种饲料药物添加剂的适用动物、最低用量、最高用量及停药期、注意事项、配伍禁忌和最高残留量,并要求在饲料标签里标明“加入饲料添加剂”字样,标明其化学名称、含量、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这是目前我国饲料业抗生素使用的最重要的一个法规依据。
“整体来说,饲料业对抗生素的使用还是比较规范的。”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林映才告诉记者,这几年他走访了一些饲料企业,发现仔猪料和禽料大多有添加抗生素,中大猪和水禽料已经基本不加了。
广州江丰何叔年坦承禽料中确实有添加抗生素,主要用于抗球虫和治疗肠道性疾病。“快大鸡的肠道疾病比较厉害,养殖户单纯靠疫苗很难解决。”他强调,只要能够按照停药期的相关要求,在出栏之前一段时间停止使用添加抗生素的饲料,不会出现药物残留的现象。
据广利漆良国介绍,他们猪料中的抗生素,都是按照168公告的要求来添加。附录1以外的,会建议用户在兽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使用。”他隐晦地指出市场上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的添加行为,“今年仔猪腹泻比往年还严重,有些同行业不知道在饲料中到底添加了什么,效果立竿见影。但是,我们并没有发现有什么最新的研究成果出来了。”
“不过,就整个饲料业而言,规范使用抗生素应该是行业主流。”漆良国补充道。
根据座谈会上了解的情况,一些先知先觉的饲料企业,在“无抗日粮”的研发与应用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海大集团的水产饲料已经不使用抗生素,据海大田浪介绍,海大主要是通过调水来改善水产养殖环境,进而增强鱼虾的抗病能力,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
金银卡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从10年前开始研发,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做到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金银卡董事长苑忠昌的这番话在座谈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据他介绍,金银卡一直推行欧盟标准,饲料可以用到猪出口的最后一天还能检测合格。
但他坦言,无抗饲料能不能全方面推广尚存疑,这特别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如果单靠“拿来主义”就有点困难。因为大部分的原料都要先进行处理,才有可能实现猪在没有药物的情况下能不拉稀。“现实的情况是,面对成本,面对效果,面对稳定性,多数企业一般都会选择使用不少于两种复合的抗生素使用。”
二、抗生素促生长的说法站不住脚
在座谈会上,参会的企业代表反驳了“饲料企业滥用抗生素是公开秘密”的指责,但他们也证实,的确有一些企业枉顾行业利益,存在不规范使用抗生素的问题。
有专家将这种违规行为归结为四种:一是超量添加,因长期滥用抗生素,一些微生物菌株对常规抗生素已经产生抵抗力,按常规的量来添加,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二是重复使用,即在同一饲料产品中添加两种或三种同功能的抗生素。三是盲目使用,有些人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并不了解,使用没有针对性。四是错误使用,没有分两次预混或者预混搅拌不均匀,动物摄氏量不一,效果并不好。
汇海董事长林海春早前在探讨饲料企业使用抗生素的问题时提及,有些企业只做某个阶段的料,比如说教槽科、乳猪料,为了降低腹泻率,拼命地加抗生素,原本规定只能添加
金新农刘强直言不讳地表示,这种在饲料里通过加抗生素,去解决一些疾病问题的思路本身就是错误的。他举了个有意思的例子,“饲料是动物的食物,人感冒了,一般不依靠食物来治疗,但是猪这一块,我就弄不明白为什么要依赖饲料来解决一些疾病的问题?”
“养殖业防病治病的问题本来就不应通过饲料来解决。”江青艳认为饲料企业只是抗生素的中间商,如果养殖环节要求饲料企业不准添加抗生素,否则就不买,相信所有饲料企业立马能做到。
他还批判了“抗生素能促生长”的说法。“从机理上,我找不出抗生素提高生长率和饲料转化效率的作用原理,这个说法站不住脚,不排除是一些抗生素厂家炒作出来的卖点。”
作为本次座谈会上的养殖代表,来自广三保的经理揭杨对抗生素促生长的说法嗤之以鼻。“我是1989年从华南农业大学毕业,一直在广三保工作,对养猪是深有体会。为什么不用营养来促生长而是用抗生素来促生长?我们的教课书里面讲到,含多少个PPM能够促生长,这真是非常荒唐的事情。这条路要是一直走下去的话,以后养殖业肯定会越来越糟糕。”
三、更要关注养殖环节
虽然饲料业存在违规添加抗生素的现象,但从抗生素的用量来看,治疗用药的量最大,其次是药物保健,之后才是饲料里面添加的。因此,将抗生素违规使用的矛头完全指向饲料业有失公允,整个社会更加应该关注如何推进健康养殖。
据业内人士预计,我国目前抗生素年产量大约40万吨,预计有20万吨用于动物养殖。
“整个养殖业已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有专家指出,养殖户过度依赖抗生素药物,未能形成良好的健康养殖意识,抗生素药物长期大量使用,破坏了动物肠道微生物系统,造成动物机体免疫力、抵抗力下降,抗毒力和抗外界感染的能力特别差,从而造成疾病继发频发,最终养殖效益也没法提升。
养殖业为什么需要添加剂那么大量的抗生素?在广三保揭杨经理看来,主要原因是整个养猪业太急功近利。“具体来讲,我们的养殖环境太差了,而且给猪吃的东西,原料把控也做得很不好。”他回忆说,1995年的时候,广三保的一头母猪可以产20头仔猪,生产效率比现在都要好,主要就是那个时候的养殖环境非常好。
“实际上,国内有一些大型猪场已经可以做到完全不使用抗生素。”据江青艳介绍,他熟悉的一家云南养猪场,把养殖环境和饲料原材料把控得特别好,连仔猪都能做到不用抗生素,目前这家猪场的老板已经开始张罗推广其安全、放心猪肉。
“建议政府今后要提高新猪场的建设标准。”据管武泰介绍,广州有几家新的猪场,可以控温、控湿,采用一些抗生素替代技术,确实能改善仔猪免疫功能,促进仔猪生长,提高猪的生产性能。
但是,中国目前还有30%的散户,他们即便选择了购买规范饲料,也会私下添加抗生素。但很多散户其实并不知道如何科学使用,这往往也是导致抗生素在一线泛滥的重要原因。田浪认为饲料企业要去杜绝这种情况显然不大可行,但不应该一味地去迎合。“如果饲料企业都来宣贯规范使用抗生素,也加强饲料营养研究,显然有助于减少动物发病,进而达到减少抗生素使用的目的。”
“政府有责任加强监管,大型饲料企业有责任去促成行业共识的形成,甚至重新制定标准,然后影响中小企业做出抉择。”林海春呼吁。
“如果放任抗生素的违规使用,最可怕的后果就是病毒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有朝一日,或许我们将无药可医。”不少专家在座谈会上都表示了这样的担忧。
这个担忧已经在养猪业得到了一些印证。据张桂红介绍,目前仔猪流行性腹泻病特别严重,有不少人猜测是新病毒引起的,但是根据他们的检测,有好些就是常见的大肠杆菌。只是由于长期药物保健加上药物治疗,再加上饲料里常年添加,肠道里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已经得特别强。
但是,国内的养殖环境参差不齐,3年、5年甚至10年内都没办法完全做到不用抗生素。何况很多病毒,当前的防控手段还跟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畜牧业需要想尽办法,共同来把抗生素有利的一方面尽量发挥,把有害的一方面尽量遏制。
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需多方共同努力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将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将饲养环境改善,新型饲养模式以及饲料营养技术的研发结合起来,来达到减少甚至不使用抗生素的目的。
“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放在饲料上肯定是不行的。”揭杨表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让养殖场逐步改善养殖环境,比如负压通风,搞好控温、控压,控制养殖密度,重视动物福利等。另外,使用的原料一定要通过发酵或者酸化等手段,进行预处理。
“关键还是要从源头抓起,管好源头。”江青艳分析认为,如果养殖户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遵守基本的规则,那不管是有抗还是无抗都可以减低耐药性,降低甚至消除药物残留,使食品安全有所保证。
张桂红则提醒大家不要忽视抗生素本身的质量问题。据她介绍,如今兽药市场比较混乱,有些厂家甚至连生产条件都不具备。而且各厂家之间大打价格战,结果就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这也导致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在使用时不知道药物的含量究竟有多少,一般都选择了超量添加。
她还建议国家采取措施,严厉打击将人类临床用的抗生素也用于动物。在兽用抗生素方面也应当出台一些规定,执行轮换用药、穿梭用药,这样可以降低人畜共患发生的几率。
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饲料业也责无旁贷。最近几年,与抗生素面临的争议越来越大相对应,“无抗饲料”以“无公害、零残留、替代抗生素”的姿态迅速吸引了众多饲料企业的注意。
在座谈会上,苑忠昌分享了做“无抗饲料”的一些体会。他说,“无抗饲料”不能简单地说用了什么东西就把抗生素给替代了,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目前也做不到。“说穿了,我们就是做全发酵饲料,如发酵豆粕、发酵乳制品、酶制剂、微生态制剂等都跟发酵有关,全发酵饲料是没有任何药物的,但全发酵饲料烘干以后效价就差了点,不烘干的话虽然效价很高,但也面临保存保管、运输和新鲜度等问题。”
“所以,我感觉企业要做发酵饲料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具备建设上游原料发酵的能力,否则,产业化生产的成本压力是巨大的,也不太容易被企业接受。”苑忠昌补充道。
江青艳认为“替代”这个词要慎重使用,目前还没有哪个产品可以产生与抗生素同等的效果,酸化剂、酶制剂、益生素、微生态制剂等都只能减少部分抗生素的使用。
甚至有专家评价“替代抗生素的说法是一种忽悠”,认为只有从动物机体健康出发,才能使其具备抵抗外来病毒病菌的免疫力。”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抗生素替代品虽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但从效果和经济上依然无法完全取代饲用抗生素的位置。其中,成本过高无疑将大大制约抗生素替代品的推广与应用。据了解,由于生产技术的原因,我国饲料用微生物发酵产品的生产成本一般都超过8元/kg,如果某种抗生素替代产品在普通配合饲料中添加量达到5%,那么每吨配合饲料的综合成本至少需要增加300元以上。绝大多数饲料企业基于市场竞争及利润的考虑,还是会慎重选择采用。
“这可能是因为抗生素替代品尚处于推广期,前期的研发成本比较高,也可能是因为量比较少,还没有形成规模,所以成本才没办法控制下来。”刘强就建议,如果政府能够对这类生产企业以及不使用抗生素的饲料企业进行一些税收减免,从政策引导行业趋向规范,应该能够鼓励饲料企业向不添加抗生素的行列发展。
另外,虽然我国近年来对兽药残留问题比较重视,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讲还是落后了一大截,像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限量做出了相当严格的规定,我国在这方面需要与国际接轨。
有参会代表就建议,只要国家有关部门下定决心,能够以打击“瘦肉精”犯罪的力度,来打击违法违规使用抗生素的行为,相信立马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说一千道一万,落实责任才是关键。抗生素的限用、禁用不可避免地牵涉到许多利益方,但这肯定是大势所趋,谁也无法阻挡!国家有关部门需要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养殖场、饲料厂及兽药厂则需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
(作者:庄捷生 李利 原载《广东饲料》2012年第四期)
(责任编辑:admin)
- 2014-06-26 【独家】张璐:2014年水产饲料需求恐怕难实现高增长
- 2014-05-26 张利庠:三大策略改造中国传统农牧业发展
- 2014-05-07 中国猪料企业的未来之路
- 2014-05-07 南方水禽产业经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 2014-03-31 三块猪肉与政策博弈
- 2014-03-14 【独家】养殖业污染防治势在必行
- 2014-03-10 网络运营在农牧企业中的战略价值
- 2014-02-08 中国大量引进种猪致养殖效率低 浪费粮食400亿斤
- 2013-12-03 国内养殖业未来发展呈现特点分析
- 2013-11-26 “一号文件”或聚焦生态农业 三大模式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