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 > 原料 >

玉米深加工产业陷入困局,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4-01-23
  • 编辑:admin
  • 评论:0

 

  在玉米等高产作物带动下,黑龙江粮食生产实现了“十连增”,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1200亿斤,继续稳坐“全国产粮第一大省”位置。然而,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黑龙江的玉米深加工行业陷入大面积亏损状态,政策扶持与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日前召开的黑龙江省政协会上,长期跟踪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状况的黑龙江省工商联提出了“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以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根据黑龙江省工商联调查,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已建成各类玉米加工企业1326家,其中,玉米深加工企业80多家,黑龙江省玉米加工能力1417万吨,实际加工量在910万吨左右,其中饲料加工230万吨,占加工总量的25.2%;食品、淀粉加工580万吨,占加工总量的64%;深加工100万吨,占加工总量的10.8%,精深加工能力位居国内第三位。
  据介绍,从市场需求看,玉米深加工行业有着长期利好。玉米加工为果葡糖浆被认为是非常好的白糖的替代品。同时,淀粉用在造纸和高端的装修材料里,可以大大增强产品的性能和环保要求,这方面已经取得技术突破。
  然而,近年来受国家宏观政策控制玉米深加工产业规模、玉米收购价格上涨、产能过剩库存积压严重、物流成本过高等原因影响,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遇到瓶颈。
  制约因素诸多
  根据黑龙江省工商联的调研材料,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业遇到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规模普遍不大,2012年末,全省规模以上玉米加工企业667户,加工能力30万吨以上的15户,超过百万吨的只有4户,缺少长春大成实业那样的行业领军企业。而且,黑龙江省玉米加工企业普遍科研投入不足,技术研发能力弱,产学研合作力度低,较大加工企业大多是外省龙头在黑龙江省建厂,不设研发团队,核心技术在总部,没有技术创新和装备升级的动力。同时,省内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缺少专业队伍,玉米加工产品技术研发能力不强。
  另外,制约玉米深加工行业发展的因素还体现在资源综合利用差,环境污染严重上。这种背景导致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项建议期待“重整河山”
  “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提高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是一条捷径。”黑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冯立宏说。经过长期的调研,黑龙江省工商联对推进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是对玉米深加工产业在科技政策方面适当倾斜,推进重点科研项目、重点技术领域的新突破。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平台,提高研发水平,围绕拓宽黑龙江玉米深加工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推进多元化发展,组织科研力量,集中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开发一批重大新产品。支持重点企业建立研发技术中心,通过科企合作、校企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破解企业急需的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
  其次是要用科技项目引导现有的企业改造升级、扩大规模、调整产品结构。“我们建议由科技厅牵头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开展调研,重点扶持几家规模大的企业,上科技项目,增加资金扶持,用科技创新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节能、节水、节约原料和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降低成本费用和减轻环境污染。”冯立宏说。
  另外,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产品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黑龙江省工商联认为,要充分发挥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以企业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加强品牌建设,鼓励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不断壮大企业品牌影响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战略技术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发表评论
评价:
最新更新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

关于开展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的通相关附件: 附件1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企业)申报表 附件2 2020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先进集体(地方协会等)申报表 附件3
24小时排行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