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中央一号文件:创新农业经营体制为主线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3-01-30 16:32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已经下发至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并将于本月底正式对外发布。文件有3大部分均涉及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这也是今年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
据了解,今年一号文件将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主线,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着力发展多元服务主体,加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继续扩大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
目前各部委和地方都在学习贯彻一号文件的内容,并据此制定具体落实措施,此前交通部已经出台10项相关措施。作为农业农村工作主管部门,农业部也将出台具体落实措施,涉及7个部分29条。
其中,第一条就是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继续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重点。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登记试点,用5年时间完成全部工作。”农业部经管司司长孙中华在近日召开的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座谈会上透露说。
据了解,从2008年开始,农业部在全国挑选了8个县开始试点工作,2011至2012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50个县,而今年试点范围还将继续扩大至150个县,为全面铺开登记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创新农村经营体制
重点是农民合作社
一号文件还提出,鼓励农村土地加快向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
“这其中,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点是农民合作社。”孙中华解释说,“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与服务,实行部门联合评定示范社机制,分级建立示范社名录,把示范社作为政策扶持重点,所有涉农项目要与示范社对接,逐步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合作社承担的规模,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项目资产管护机制。我认为,这是一号文件中一项含金量非常高的政策。”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要解决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就要推进农民合作社,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专业化水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农民合作社已有68万家,同比增长30%。
孙中华表示,今年农业部工作要点之一就是强化对农民合作社的指导与服务,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其中,要把完善政策作为今年一项重点工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社,争取在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除此之外,农村土地流转还涉及工商企业和工商资本。此前国家一直强调禁止工商企业长时间、大面积租赁农户承包地,但从今年一号文件开始明确表态允许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强调“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准入和监管制度”。此外,还提出,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从事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
补偿资金不落实不得征地
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的说法,三农问题不外乎是地从何处来,人往何处去,也就是农村土地制度和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公共服务如何解决的问题。
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严格保护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为此,一是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其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在5年内完成,农村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也要尽快完成。这些工作的经费将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由中央财政予以补助。
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长远生计有保障。为此,要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尽快出台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条例。完善征地补偿办法,合理确定补偿标准,严格征地程序,约束征地行为,补偿资金不落实的不得批准和实施征地。
对于“人往何处去”的问题,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把推进人口城镇化特别是农民工在城镇落户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为此,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政策,同时要推动农民工平等享有劳动报酬、子女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住房租购等基本权益,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的全覆盖。
补贴向主产区和新经营主体倾斜
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是历年一号文的重点,这次也不例外。2013年一号文较有新意的提法是,要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完善农产品的市场调控。文件提出,要统筹规划农产品市场流通网络分布,重点支持重要农产品集散地、优势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建设,适时推出市场波动剧烈的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培育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农产品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同时要加强粮油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健全覆盖农产品收集、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的冷链物流体系。
2013年一号文提出要按照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原则,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适时启动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农产品临时收储。在进出口方面,要完善农产品进出口税收调控政策,加强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健全大宗品种进口报告制度,推动进口来源多元化。
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供给,与对农业的大力投入分不开,一号文提出将继续确保三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