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 点击次数: 次
- 日期:2012-12-17 11:04
- 编辑:admin
- 评论:0 条
- 查看更多评论
中广网西安12月15日消息(记者刘涛)记者从从农业部在陕西咸阳召开的“加强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现场会”获悉: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处于历史最好水平。监测数据表明,2012年饲料产品质量卫生指标监测合格率95.7%、禁用物质监测合格率99.97%,生鲜乳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剂物监测合格率100%,养殖环节“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98%,畜产品“瘦肉精”监测合格率99.7%。
为健全“瘦肉精”长效监管机制,截至10月底,各地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66.4万人次,检查各类生产经营主体248.5万个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938万份,抽检各类样品1040万批次,查处违法案件124起,移送公安机关95起。与去年相比,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不减,普法宣传力度不减,关键环节抽检力度继续加大,案件查处更加有力有效,“瘦肉精”违法问题进一步得到遏制。
在过去几年的基础上,农业部深入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监测和执法,先后派出13个工作组加强督导检查,全国累计出动2.2万名执法人员对1.3万个奶站进行全覆盖检查,要求100多个奶站整改,取缔20多个奶站。全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实现两个“全覆盖”,抽检对象覆盖全国所有奶站,检测指标覆盖国家公布的三聚氰胺等5种违禁添加物。及时调整增加监测指标,继续重视违禁添加物的同时,检测扩大到生物毒素、污染物、重金属等指标,重点加大黄曲霉毒素M1的抽检力度,抽检样品1100批次,全部合格。
根据修订后的《饲料和饲料添加管理条例》,农业部将涉及饲料行政许可的6个部门规章归并修订为4个,制定出台《饲料原料目录》、《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3个规范性文件,将提高饲料行业准入门槛、打击非法添加等新要求具体化。同时,全面开展饲料法规宣贯培训,举办法规培训3169场次,培训人员20.5万人次,全行业形成了“学条例、抓落实、保安全”的良好氛围。遴选100家饲料生产企业开展《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示范创建,抽取100家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跨省交叉检查,对饲料经营门市进行大检查,排查数量达14万余个,全面提升饲料质量安全水平。
为从源头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部还大力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组织实施生猪、奶牛、肉牛、肉羊、蛋鸡和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五年来共投入190多亿元支持5万多个养殖场户开展基础设施改造。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围绕畜禽良种化、生产设施化、管理规范化、粪污无害化五个关键环节,突出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通过专家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2012年共创建1069个标准化示范场,三年累计达到3178个,带动了地方示范创建工作的全面展开。依托国家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力量,组织制定生猪、奶牛等6个主导畜种养殖场标准化建设行业标准。2011年,全国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存栏奶牛20头以上、存栏蛋鸡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66.8%、51.1%和80.0%,分别比2006年提高25.6、24.3和12.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