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

《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解读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9-05 13:15
  • 编辑:admin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我省畜牧业坚定不移推动节能减排

——解析《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

 

自然环境是人类繁衍、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是人类维护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但也付出了相当大的环境代价。2010年全国首次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从化学需氧量、总氮排放量、总磷排放量三项主要污染物指标来看,农业源污染物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3.7%57.2%67.4%,其中畜禽养殖业又分别占农业源的96%38%56%。畜牧业已成为国内仅次于钢铁、煤炭的最大污染行业,而动物粪便污染则是最大污染源。

事实上,过去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环境污染及衍生的各种社会矛盾,也制约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发展的关系,已是建设现代畜牧业进程中的一大难题,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十二五”期间,我国畜牧行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坚持“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生态”十字方针。“节能减排,挖潜增效”将是畜牧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回避的挑战之一。有业内专家就希望,作为畜牧业大省的广东,除依靠政策扶持外,需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养殖扭转困局,率先探索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2012524,为确保完成我省农业源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减排任务,省农业厅与省环境保护厅再度联手,编制了《广东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主要污染物减排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十二五”及今后我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实施减排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作为农业、环保管理部门在减排工程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和环境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依据。

《指南》体现了广东先行先试、综合施策,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大力推进生态与健康养殖的强大决心。它的使命依然是促进产业转型!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趋利避害,规避政策风险,并抓住政策带来的商机,每个从业者显然都需要认真解读及思考。

 

一、背景:广东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

时间拨回到2009年。

这一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向国际社会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40%-45%,并把该指标纳入强制性的国民经济发展纲要中。于是,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一场节能减排的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各个经济领域——畜牧业无法置身事外。

我省畜牧业围绕转型升级率先做出了诸多政策调整。先是广东各地根据环境保护要求,陆续具体划分畜禽养殖的“禁养区、限养区、准养区”。紧接着,200981广东正式实施新的《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珠三角地区新排放标准高于国标,正式收紧了养殖业环保的“紧箍咒”。在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上,《标准》的实施也打破了全省层面上无宏观控制的强制性标准,使各地环保部门真正有了执法依据。今年《指南》的出台,则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式及详细的技术依据。

这些宏观政策的调整折射出畜牧业发展趋势——广东畜牧业发展到今天,要实现新跨越,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生态与健康养殖,提高畜牧养殖的土地利用率,做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综合利用,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事实上,这也是广东畜牧业今后发展的总基调。

这就意味着养殖场(小区)必须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到节能减排中,否则难以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一系列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拆迁无牌照、污染严重的猪场行动开始大规模开展,先从东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开始,后蔓延至惠州、佛山、湛江、茂名等地区。至今这类新闻依然不时见诸报端,比如今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白石猪场因“无法根本解决污染问题”被逼迁就再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种种迹象表明,广东畜牧业转型的大幕已经拉开。遍地养猪、养禽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畜牧业由粗放的低水平竞争向集约的现代农业转型,势在必行!在我省畜牧业大力调整发展结构,加快转变生产方式的进程中,市场准入条件必然会有所提高,一些落后的养殖场将被淘汰出局,一些人难免要承受转型升级的阵痛。与此同时,那些经历了严格产业政策“洗礼”后生存和发展起来的养殖场,将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规定:规模养猪场必须采用干清粪工艺

在广东畜牧业调整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指南》应运而生。“散户家庭养猪排污,自然环境还有一定容纳能力;而大型猪场如果不管起来,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难以控制。”某政府官员表示,《指南》在给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降低污染提供技术依据的同时,实际上也给它们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

据了解,《指南》适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新建、改建和扩建污染治理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运行的全过程管理,可作为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

《指南》强调,新建、改建、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应当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613-2009)的要求,必须采用干清粪工艺,并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现有采用水冲粪、水泡粪清粪工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应当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的要求,逐步改为干清粪工艺,并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

在技术层面上,《指南》将粪污处理类型分为“生态型”和“环保型”。“生态型”畜禽养殖场(小区)要求周围有足够的农田、林地或果园等能消纳所产生的粪污,养殖场(小区)不设污水排放口,完全实现污水零排放,适合养殖业与种植业规模相匹配的地区。建议年出栏5000头及以下的肉猪场(小区)或存栏1000头及以下的猪苗生产场(小区)和各种规模的鸡场(小区)采用。至于超过这个规模水平的,《指南》则建议采用“环保型”,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对污水进行多级处理,从而达标排放。

《指南》对“生态型”和“环保型”处理方法的技术要点也作了详细规定。如“生态型”处理方法,要求匹配相应农业土地面积。原则上只建有储存设施,无污水排放口,粪便、污水完全农业利用,每出栏5头肉猪需配套1亩土地;建有治污设施,无污水排放口,所生产的废弃物完全农业综合利用,每出栏10头肉猪需配套1亩土地。植物对有机肥量的需要量差异较大的,需配套的农业用地可根据所种植物来决定。规模化鸡场(小区)需配套的最低农业用地面积可按鸡场(小区)类型和规模换算成出栏猪来计算,换算比率为:10只存栏种()鸡、40只出栏肉鸡换算成1头出栏猪。

 

三、争议:干清粪工艺有弊端

早在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年发布的《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已经明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应采取干法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现日产日清。采用水冲粪、水泡粪湿法清粪工艺的养殖场,要逐步改为干法清粪工艺。” 此番《指南》再次强调这点,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争议依然存在。

有专家认为,干清粪工艺能使污水在猪栏内得以分离,无需大量冲水栏舍,从而降低后期污水处理困难。但是,一大型养猪场负责人就表示,干清粪工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强度大,且工作累、脏是其最大的弊端,广东的不少猪场都很愁招不到人。“政府如果短期内就要强制推行,恐怕难度不小。”

如果单纯从环保的角度来看,干清粪具有水冲粪、水泡粪无法比拟的优势。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吴中红、王新谋等人在《母猪舍建设与环境控制》一文指出,采用水冲粪、水泡粪和干清粪工艺的600头基础母猪的猪场,日排污水量分为200-250m3120-150m350-80m3,污水BOD浓度分别为4000-7000mg/L8000-12000mg/L1200-1500mg/L

对比三种工艺,水冲粪投入虽低,但耗水量大,污染物浓度严重超出国家规定的污水排放标准;干清粪虽然更环保,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在劳动资源匮乏的广东地区,能不能顺利推广确实还要打个问号;水泡粪不冲洗栏舍和猪身,与传统养猪工艺比较大大节省用水约2/3,从而减少了污水的产生,但该工艺基建投资大,动辄上千万,也不适合推广。

“所以说,干清粪显然更适合在中小型养殖场推广。”上述猪场负责人认为,“至于年出栏超过万头的大型养殖场,政府或许可以先帮助它们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看看哪种工艺总体效果相对更好。”

不过,《指南》对目前使用水冲粪、水泡粪的猪场何时改为干清粪,并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分流,暂时也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可以预见的是,我省在推行干清粪的过程中,因为涉及到诸多猪场的利益,恐怕面临的困难不小,这显然不是一个三五年之内就可以圆满完成的任务。

另外,对于《指南》中要求匹配的农业土地面积,有猪场负责人就表示,现在猪场拿地非常困难,真正执行起来恐怕也有难度。

 

四、措施:盼政府加大资金扶持

为了破解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两难”的问题,近年来我省已经频频出招,大力推进畜牧业向生态与健康养殖的方向转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据了解,2011年全省有107家畜禽场被认定为农业部标准化示范场,6家养猪场被认定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存栏500头以上的猪场1万多家,年出栏约2200万头,占全省的60%

不过,对于多数养殖场而言,由于污水排放达标要求高,污水处理设备投资大等原因,面临的政策风险也越来越大,环保依然是养殖场生死攸关的命门。业内甚至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养猪场现在能不能赚钱看防疫,以后能不能生存得看环保。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企业对于节能减排工作都觉得心有余力不足。”业内人士指出,“不断压低的产品价格和一再上涨的节能减排成本形成了一个剪刀差,令养殖场(小区)处境更加艰难。”

比如说,《指南》中提及的“能源利用生态型”和“能源利用环保型”都需要建设合乎标准的沼气池,这有利于畜禽养殖场排泄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但是,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大型沼气池建设需要一次性投入数十万,甚至几百万,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一个万头猪场,如果建了沼气池,每年可以减排二氧化碳800多吨。更何况,对防疫有好处。”据业内人士介绍,2007年,大型沼气工程建设,省级财政每宗补30万,省里给的指标是8-10个名额,相对于我省100多万家养殖场来说,还是太少了。

近年来,我省已经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据了解,我省每年下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项目超过1亿元,主要用于粪污无害化处理,促使养殖场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及粪污无害化。与此同时,我省还积极推进机械化、沼气建设,实施全球环境基金家畜废物管理项目。这些举措也提高了养殖场(小区)实施先进养殖模式的积极性。

“十二五”期间,我省如何把畜禽养殖业资源整合与环保结合起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赢,仍然是政府主管部门面临的一大挑战。

 

五、思考:节能减排是个系统工程

“如果不能尽快有效解决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很多养殖场(小区)将被淘汰。”业内专家指出,养殖场(小区)坐等政策扶持肯定是死路一条,当务之急要从转变自身生产经营方式着手,大力发展生态与健康养殖,不但契合政府对养殖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也呼应节能减排的时代潮流。

环保是人心所向,产业升级也是大势所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则是未来主流。事实上,《指南》中提及的“生态型”在我省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应用案例。比如说,广东宝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摸索出了一条“猪粪污-沼气-发电-花木”的健康生态养殖之路,把养殖粪污资源化,真正实现废弃物零排放,花木电力齐发展产生的效益比养殖效益还好。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每年有200多项科研专项,其中有30多个专项是涉及生态健康养殖的科研项目,使温氏集团生态健康养殖管理处于领先水平。惠州市兴牧畜牧发展有限公司以“猪--鱼”、“猪--果”、“猪--菜”的方式不仅做到零排放,而且增加了企业效益。这些大型养殖企业很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

但是,另一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是,虽然近年来广东生猪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但饲养规模不超过500头的猪场数依然有超百万之多。目前来看,畜禽养猪场选址及建设布局不合理、养殖条件落后、经营方式不规范、环保投资严重不足、养殖规模过大、养殖密度过高、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都是中小规模猪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真正实现这个庞大群体的节能减排,除了政府监督到位之外,更多的还得依靠养殖户主动转变养殖理念,实现科学养殖,或者主动退出。

 “中小规模养殖场提高自动化水平也非常有必要。”广州中和养猪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登甲认为,“我曾经参观过日本的很多猪场,发现无论规模大小,日本的猪场基本全是使用自动送料设备,而且非常重视对猪场环境的控制。在日本,污染排放是不允许的。如果规模小的猪场没有处理污染物的设备设施,他们会用车把粪便等污染物拉到一个集中的处理场去进行处理。”

饲料业在这场环保攻坚战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廖新?认为,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技术改进也是实现养殖业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如低蛋白饲粮有助于减少氮排放。一些专家已经呼吁饲料企业要去做精准配方,增加饲料的使用效率,提高养殖的整体效益,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只是目前,按照自身养殖条件设计出来的营养标准仍十分少见。”

另外,治理畜牧业的污染,只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这几个常规的指标还远远不够,有很多特殊指标,如细菌病毒、有害微生物等。动物源食品生产过程中必须防止其扩散,否则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这才是更大的减排目标和任务。

 

 

 

(责任编辑:)
联系我们
名称:广东饲料行业协会
网址:http://www.gdfeed.org.cn
电话:020-37288723
传真:020-37287849
邮箱:gdfeed@vip.163.com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邮编:51050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