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致富?该醒醒了!
- 来源:互联网
- 日期:2015-04-07
- 编辑:admin
- 评论:0条
中国猪业就像充满了凶猛野兽的丛林,除非你的血液中有极其剽悍的DNA,否则难以存活下来。
猪价连涨剑指猪市复苏?
有人说,猪价"暴涨模式",连涨20天,认为猪价跌势已成过去式,一去不复返,猪市扬眉吐气的日子马上来临。对这种思想,必须予以正视。
从形势判断上看,行业洗牌远没有到"雨过天晴的时候"。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上没有取得压倒性优势,落后粗放产能依然弥散大中小养殖场多个环节,与国际接轨任重道远!
从需求上放眼长看,在改变不了消费,也刺激不了消费的前提下,通过压栏惜售方式倒逼猪价上涨,下场肯定是凄惨的——存储起来的生猪将在某一单位时间,不,是某一时期内蜂拥而出,然后滞销、内耗,市场再陷"跌跌不休"、提振乏力,甚至重蹈"猪价狂沉5元"覆辙。而且,近期走访珠三角多个屠宰场发现,屠宰企业采购难度大,但生猪供应稳定,尚不缺猪;若不得已,将采取压价逼量。可惜不少人还活在自己的压栏世界里不亦乐乎。"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的烙印,2014年意犹未尽。
退不得,输不起,包羞忍耻,重返猪业
一定时期内的亏损不是问题,关键是战略转型之后饼能画多大。成王败寇,"剩"者为王!
很多养猪人因为前边心力财力投入很大,或视猪业为己之一生,不能退,退不得,不能输,也输不起,输得不忍心不甘心!准备退场的、已退场的,死灰复燃,高举"猪价上扬"大旗,卷土重来。这一切,大有人在,而且现在已经陆陆续续了!
前景一片光明?一场打水漂的对赌
援引《思考快与慢》书中的一个例子:在美国,小型企业能生存5年以上的概率是35%,但是美国企业家评估自己企业的胜算时,81%的企业创办人认为他们的胜算达到70%甚至更高,有33%的人认为他们失败的概率为零。
放在养猪业来说,就是他们忽略了业内令人深恶痛绝的事实:母猪年供15.91头肥猪,肥猪吃4斤粮食长1斤肉,出栏成本破7.看到了这些羞答答的数字之后,谁都可以预见到将会发生怎样的灾难。单位产能的提升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如果他们只是重复以往的虚张声势与言不由衷,继承从前的狭隘与欲望,把成败得失归咎于市场价格,这便是一场恶赌,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命途!
即使国家大力扶持、养殖保险作后盾,也仅仅是多了一些支助补偿,而非自主盈利模式,况且还牵涉到政府财政、保险公司盈利、个人保障三方的博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依然是王道。
我相信养猪业的前景,我也相信它有理由让你奋斗其中。可是,前提是,你必须是对自己负责,而不是衬着一身热血将全部家底都押在市场一片大涨的美好愿景上。
驻足养殖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先问自己:长青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我们能带来什么?如果继续下去,我们能否让员工、大众受益?如果我们不能,不能掌握核心竞争力,那么我们就不会去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必!
围城:局势半生不死,业内损伤惨重
1. 有政策支持,落实资金或少或无
近年来国家对生猪养殖扶持的政策并不少,但因为存在资金分配不均、落实不力或类似江西丰城空手套白狼、湖南醴陵任性打劫等情况,上十亿补贴的收效屡屡不如人意。
对于育种补贴,一些兢兢业业、默默奉献的种猪核心场场亦是"等到颈都长"."成了核心场,项目款没多一分,也未收到相关项目文件",华南地区多个种猪核心场都反映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核心场的资金扶持项目。而且自2007年实行的精液补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受益目标也只是针对中标的人工授精站,与种猪选育企业无关。
2. "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行业激进短视
国外育种起点早经验足,其种猪在生长速度、屠宰率、瘦肉率等各方面指标都比较好,国内企业皆纷纷借种解决起点问题,抢占育种先机。据不完全统计,2008-2013年间共进口种猪63388头。但"借种选育"的初衷并未实现,碍于"短期利益"与"长远绩效"的矛盾,激进而短视,最终难敌粗放增长的诱惑!看不清育种趋势,看不到方向,极端迎合市场,忽略种系父母的配合力,筛育出一系列诸如背凸臀肥的花哨。但生长速度、抗逆性、繁殖力呢?不得而知,亦不敢恭维!
行业核心假手于人,深陷"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恶性循环。一方水土一方人,洋种猪穿洋过海,难免水土不服,何况是在这地大物博的中国环境!
3.猪市粗放增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07年国家鼓励政策导向、2008年外资巨头涌入、2011年养猪买车建房风潮,造成了整个市场非理性的井喷式增长。养出来就可以大大方方数人民币的年代,让每个人都痴醉麻痹,谁都没有去在意什么洋猪土养 、环境保护!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还是那句"出来行,始终要还",摊上2014年如此行情,加上新环保法锋芒四射,猪业只能在产能过剩和艰难的战略转型中负隅顽抗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然而,"好戏还在后头",自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后,"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就成了畜牧圈子耳熟能详的口头禅,拉着"母猪年出栏肥猪15.91头"的水平去超英赶美,简直像是新时代的大跃进!
4.外资渗透竞争,围剿本地猪业
中国本土猪户小而散、大而不强,在原料采购、生产效率、资金链上需要承担的成本和代价,相对于外资、合资对手,不单止没有丝毫优势,而且是压力山大!市场上遭受着高盛、德意志银行、艾格菲等外资机构的渗透、冲击甚至围剿,能够在国内猪市上逃出生天、存活至今已是个不小的奇迹。
路:猛药去疴,求新求变
在成本、资金都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直面现实,突出重围,需要的不仅是智慧、勇气、责任,还需要毅力。
1.响应环保趋势,不做刀下亡魂
"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你懂的,但是死在一滩粪尿上,小编奉劝亲还是三思而后行!
猪场环保势在必然,也将是行业准入的最低门槛。借力国家养殖业减排补贴、奖励政策,联合社会环保类企业,生态养殖转型"痛并快乐着"!
2. 打造品牌肉,走差异化道路
鉴于国人舌尖上对品质风味的要求,国内本地鲜生猪肉占有一定优势,而且国外融资进入的程度还不是很高。打造品牌肉,让自己的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提升了自身产品的溢价能力,很有可能会扭转自己落伍的命运。有研究指出,通过生态放牧运动或饲料发酵喂养,皆可大大提高动物肉品肌间脂肪和氨基酸的单位含量。
3.双管齐下,产业链+海外市场
健全产业链,资金无谓多少,皆应开拓、完善"饲料厂+猪场+屠宰场(肉联厂)"模式,抱团发展,互补共赢,在猪价动荡、食品问题屡现的年代尤是如此。
鸡蛋不能集中在同一个篮子里,有能力的猪企着眼国内市场同时,规划进军国际。首先,能够减轻国内猪周期跌宕起伏对公司集团盈利能力的负面拖累;其二,应势经济全球化,抢占海外新兴市场。
4.自力更生,潜心种群繁育
"眼睛可以近视,目光不可短浅",市场现在不需要,将来也不会需要没有耐心的伪育种场,"拿来主义""迎合主义"都断然不会有自己的独特见地和坚持,更不可能为养殖终端输送新鲜血液、创造效益,注定穷途末路。我们为政策、资金缺位感到非常遗憾,但是我们连同整个行业都希望可以跳出"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途怪圈,自主繁育出华夏特色的种猪群。这不是一个痴人说梦的希翼,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未来!只是时间问题!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精耕细作,潜心选育,未来猪业有你的精彩。
5. 学习欧美,从"重成本"到"重产出"
我们一度认为将猪场扩增,引进国外良种,就能做大做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历年的欧美猪场差旅考察,渐渐为国内猪业觉醒撕开了一道口子。它们成功的经验不约而同——提高综合产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优势。
环境、种群、营养三者环环相扣,缺一不可一。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国内猪场建设好、良种引进来都做到了,却经常有"小数怕长计"的思想作祟,为减少长期投入让猪群省吃俭用!
谁料,蓦然回首,即使投入成本再小,如果产出成绩单劣迹斑斑,也是徒劳无功,而且还浪费我们最无可替代的资源——时间!品种发挥潜力、管理体现效果,营养是基础,一分投入一分产出!
至于亏多亏少,对猪价走势实在没有多大影响,只有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才能化"被动挨打"为"主动出击"。
结语:行业永远给大家机会,但是,只给一小部分人机会。要知道,畜牧业要面临的未来,微生物前所未有地变异耐药、雾霾弥漫笼罩、土地承载力下降,市场消费习惯变迁。猪企本身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抗风险能力,超前预判行业动向,自动自觉与时俱进。"长江后浪推前浪", 把坏的推倒,脱胎换骨,重塑一个更好的猪业风貌。
本文来源:惠州市智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 2017-05-27央视|猪价走低,还会持续多久?
- 2016-08-29农业部:第3季度猪肉价格有望回升,但空间不大
- 2016-08-29猪价小幅调整无虞,生猪供给紧缺将促后期猪价将迎来新一轮上涨
- 2016-08-18猪价陷涨跌两难格局 市场预期出现分歧
- 2016-08-11广东猪价上涨突然,养户感觉不正常
- 2016-07-11南北猪价出现差异,洪涝利好南方猪
- 2016-06-28猪价短期跌势难止,7月有望再涨!
- 2016-06-27华北、东北猪价领跌业内认为暂不具持续下滑基础
- 2016-05-09英媒关注中国投放储备猪肉平抑肉价:母猪不够
- 2016-04-11今年前两月我国进口猪肉17.1万吨,同比增76.0%
24小时排行
更多>>下载
联系我们
- 电话:020-37288723
- 传真:020-37287849
-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 邮编:510500
- 邮箱:gdfeed@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