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广东省淡水养殖的发展现状与思考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2-02-28 10:06
  • 编辑:admin
  • 评论:0
  • 查看更多评论

 

陈永乐 吴淑勤 黄樟翰 黄志斌 林文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510380)
 
广东省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淡水渔业资源丰富,山塘水库、池塘众多,发展渔业生产得天独厚。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淡水养殖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9年全省淡水养殖总面积550万亩,产量306.5万吨、产值362.1亿元,产量和产值分别比2000年增长39.8%和61.5%,占水产品总值的 55.3 %,约占农产品总产值12.7%。淡水渔业成为大农业的主导产业,淡水渔业具有土地产出率高、比较效益高、市场化程度高等特点。
一、渔业生产发展的一些特点
1、科技支撑,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
各地大力实施科技兴渔工程,加强现代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引进和推广新养殖模式、养殖新品种繁育、疫病防控、水产饲料研发和水产品加工保鲜等关键性技术。抓好基层渔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扎实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强化渔业科技推广应用,加强与科技院校机构交流合作,推动渔业产学研成果转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2、引进新品种,调整产品结构
为进一步优化以 “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养殖生产局面,我省各级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积极引进新品种。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国外、省外引进和开发本地品种约70余种,如罗非鱼、加州鲈、鳜鱼等等,已成为我省养殖优势品种,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防疫检疫体系发展,为健康养殖护航
目前,全省市县水生动物防疫站47个,淡水养殖主产县设立183个常规监测点,监测品种13个,在清远、惠东、英德等地开展病害精准监测试点。佛山、湛江、惠州市等地对输出省外的加洲鲈、鳜鱼、四大家鱼苗进行了检疫。成立广东省水产动物中心医院、珠江水产医院,开展远程诊断服务网络;建立草鱼免疫防病示范区,推动健康养殖。
 
4、养殖品种多样化促进饲料业的发展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珠江三角洲的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得以迅速提高。市场对优质水产品品种需求日渐突出,从而催生淡水养殖品种结构的改变。在九十年代,最有代表性的品种有鳜鱼和鳗鱼。鳗鱼养殖业的发展又催生的鳗鱼饲料业的发展,从而为以后高档水产品饲料的发展打下基础。亦成为我省淡水养殖饲料业的发展从单一草鱼饲料向多品种饲料发展的转折点。
九十年代末以来,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十分突出,养殖优质鱼的利润十分可观。养殖者纷纷养殖新优质品种(价格高的品种),养殖优质品种从鳜鱼、鳗鱼发展到目前的黄颡鱼、乌鳢、长江?鱼、叉尾?、红?、加州鲈、花鲈、花鳗、罗非鱼、泰国笋壳、太阳鱼、龟类、甲鱼等,饲料也从草鱼饲料、鳗鱼饲料等几个发展到十多个品种,一大批优质鱼饲料应运而生。
5、多条出省高速公路的开通,促进了本省养殖品种结构的改变和产业化的发展
高速公路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鲜活农产品的免费通行使水产品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运输技术改革与运输成本大幅下降,使水产养殖业的产业化迅速发展。例如,过去加州鲈、生鱼运输到北京、天津一带销售靠飞机,1公斤需成本10元左右,而现在改用汽车运输,只需要1.5元/公斤左右,而且运输量大,不受航班、天气等影响。现在广东珠三角已成为全国优质水产品的重要供应基地。与此同时,大量四大家鱼及广东缺乏的优质水产品在每年10-12月大量输入广东市场,由过去单一南鱼北运改变成为既南鱼北运,同时也北鱼南运,也为我省饲料业带来机遇和挑战。目前我省水产品产业化比较好的品种主要有鳗鱼、罗非鱼、对虾、甲鱼、生鱼、加州鲈及花鲈等,这些产业化程度高的品种饲料业的贡献也功不可设。
 
二、推动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我省淡水渔业力争到2015年总产量达到360万吨,总产值达450亿元,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现代渔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渔业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渔业科技成果转化率都达到60%以上。
1、养殖模式的转型与升级
80年代初,全国的食品,也包括了水产品的短缺,食鱼难的问题较为突出,随着“珠江三角洲万亩连片鱼塘高产综合技术”,采用“八字精养法”,培育足够粗壮大规格鱼种,加大吃食性鱼类的比例,增加混养品种,注重改善水质,完善防治鱼病技术,充分利用饲料和肥料,进行科学管理和采用先进的渔业机械等措施相配合,形成一整套池塘高产综合技术,有效地挖掘了池塘生产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由食鱼难变成了卖鱼难。“大面积土池养鳗技术的研究”更是一改“水泥池养鳗”传统的成功典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推动养殖模式的转型与升级,是时代给我们的命题。目前,由于租金、饲料和人工等成本增加,人们越来越追求养殖产量的增加。合理混养、密养,改进增氧技术措施与方法,改善水质,加强疫病防控,保障养殖环境友好等关键技术是高产稳产的保证。其中,筛选某些光合作用能力强的藻类,建立一个适宜养殖对象的“藻相”,增强输氧效果,调控水质,是我们探索高产稳产养殖模式之一。
此外,工厂化养殖在水产业是一门新兴的产业,主要特点表现在生产的连续性,无季节性和主动控制性,而主动控制环境和营养供给是工厂化生产的核心,使水产养殖过程达到理想状态,形成不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循环式的高密度养殖方式,也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2、池塘生态养殖
所谓生态养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合理利用多种资源,以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人为地将不同种的动物群体以饲料为纽带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循环链,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生态系统的稳定取决于输入该系统能量和物质的平衡。在养殖系统中,能量(碳能)和物质(氮)是主要输入因子。研究表明,当输入一个系统的碳/氮比值≥18.9时,系统可以稳定运行。当碳/氮比值≤18.9时,系统中氮过剩。氮过剩将导致生态系统飘移,尤其是造成系统中的藻类和微生物的演变。最终造成系统紊乱甚至崩溃,引起养殖动物爆发病害。
在传统养殖方式中,随着养殖密度(容量)的增加,氮的输入越来越高而碳的输入(光合作用)显然越来越不能满足生态系统稳定所需要的碳/氮平衡值。其一、当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由于碳能不足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时候,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机会,引起细菌性疾病;其二、当池塘微生物不能正常繁殖时,以微生物为食的原生动物消失,造成寄生生物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害发生;其三、藻类由于失去了微生物的竞争(微量元素)而暴长,导致藻类失控和藻相老化、更替。因此,池塘生态系统越来越紊乱,生态系统崩溃日趋频繁,病害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随着药物的使用,造成抗药微生物越来越多,致使药物控制的效果越来越差,最终造成无药可治的同时,也造成严重的水产品药物残留。
池塘养殖存在连作障碍。“新塘旺三年”就是高密度掠夺性养殖引起池塘快速退化的写照。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养殖动物的粪便、残饵、死亡水生动物尸体等也大幅度增加。因此,作为池塘水体重要缓冲体系的池塘底部土壤一旦失去养水能力,池塘生态系统就会瘫痪。
如果池塘象一个茶壶,土壤就如茶叶。池塘水质本质上是池塘土壤浸出液,想要有一塘好水,前提是有一层好的池塘底质。目前的传统池塘底质改良方法(简单地干塘、晒塘、撒石灰)已经不能满足污染日益严重池塘底部土壤修复的需要,是造成池塘生产力快速退化(新塘旺三年)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不同池塘土壤质量对池塘生产力有相当的影响。
所谓“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池塘底部的有机污染随着养殖密度和饲料投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底质在养殖期间的变化远比以往快得多。因此,池塘底泥的日常管理是水质管理的灵魂,而目前的池塘养殖几乎没有采取任何手段对池塘底质进行管理,尤其是到了养殖的中后期,当底部淤泥由于严重缺氧而恶化时,必然造成水体恶化,导致鱼病发生。
生态养殖是与目前掠夺性养殖完全不同的一种养殖模式。而生态养殖本质上是一种“精准”养殖,既对池塘的输入与输出进行科学预测和精准补充。这种防范于未然的养殖模式牵涉到许多方面,包括碳氮平衡、池塘天然生产力(既承载能力)的评估、底质改良与管理、低蛋白和生物解毒饲料的开发与应用、抗病优质品种的培育、居于食物链相关的混养品种搭配、相应于生态养殖的池塘结构等多方面。而影响最大和最为迫切的是碳氮平衡、底质改良与管理、低蛋白和生物解毒饲料的开发与应用。进行生态养殖的关键点有:
1)碳氮平衡
从理论上计算,池塘每投入1公斤蛋白含量30%饲料,所消耗额外的氧气2419 g/kg和所需要补充的碳407.2 g/kg。在池塘养殖中,由于天然光合作用对池塘所进行的补碳和补氧以及增氧机所增的氧都无法定量,可以采用碳氮平衡的原则对池塘进行补碳。原理是如果池塘中碳缺乏,氮就过剩,因此,通过检测池塘水体的氨氮含量,按碳比氮为18.9的比例进行补充。
对池塘合理补充碳能,使池塘生态系统中有足够的能量驱动生态系统的正常运做。通过补充碳水化合物,保证有足够的微生物生存的繁殖,将鱼类所排泄的氨氮和含蛋白有机物质分解出来的氮通过微生物合成蛋白质,重新进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最终通过系统中的生物链使的氮以蛋白的形式积累在鱼体上。这样,通过补碳,既解决了池塘的氨氮问题,又通过再循环,提高了饲料中蛋白的利用率。此外,通过微生物的不断大量繁殖,与藻类竞争微量营养素,避免藻类暴发性生长,从而稳定藻相;其次,通过系统中正常的异样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与生长,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大幅度降低暴发性疾病的发生;其三,大量的微生物繁殖,必然促进大量的捕食微生物的原生动物生长,能有消灭寄生虫幼体,进而达到抑制寄生虫病害的发生。
对池塘生态系统进行补碳理论上能解决池塘生态系统中的大多数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如池塘中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微生物密度,才能驱动这些碳的循环?需要什么样的配套品种,才能消耗掉迅速繁殖的微生物,从而使之在数量上保持稳定并将微生物蛋白转化为鱼体蛋白?采用什么样的碳源(目前养殖户有应用葡萄糖、淀粉和糖蜜等,但缺乏合理的定量)才能从经济上合算以及如何定向控制这些微生物种群,以便能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2)池塘底质的修复与管理
当池塘土壤被水淹没后,池塘土壤与水体进行大量的物质交换,此时池塘中的水质已经与进入池塘之前的水源的水质大不相同。池塘水质的组成反过来决定了池塘水体中的藻相和微生物相。想要一塘好水,必须先有一塘好泥。
池塘底部土壤的常规修复:传统的干塘、晒塘、撒石灰是先辈留下来的池塘土壤修复经验性经典技术。通过干塘、晒塘,使土壤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氧化,恢复土壤的氧化态,消除土壤中的还原性有机物质;并通过使用石灰,在补充活性钙离子的同时,中和存在于土壤中的氢离子。使池塘底部土壤恢复缓冲性能和生产性能,以便进行下一造生产。但是,随着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所需要的池塘土壤缓冲能力也越高,传统的经验性常规修复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深度修复。
池塘底部土壤的深度修复:池塘底部土壤的深度修复是居于传统修复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方法,根据池塘土壤的具体参数进行科学量化修复。有机物过剩的池塘施用无机肥料而有机物质不足的池塘施用有机肥料。适当补充能促进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素和土壤生物氧化剂以促进好氧微生物生长,加速土壤修复效果。
对土壤进行翻耕,以便使石灰与土壤充分混合以获得最佳的条件并使土壤充分接触氧气,强化土壤呼吸。根据土壤质地,确定土壤呼吸强度最大所需的含水量,保持相应的湿度。在池塘底部由于地下水位偏高而不能干透的土壤,进行开沟处理,使地下水渗入沟内并抽干,使空气沿着水位下降所出现的土壤间隙进入土壤深处。当土壤过于干燥时,在沟里灌水,使土壤湿润的同时,挤出土壤间隙空间中的二氧化碳,再抽干沟里的水,让空气再度进入土壤深处。如此反复,彻底氧化池塘土壤。
养殖期间池塘底部土壤的管理:池塘底部土壤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底部物质的再悬浮。由于池塘底部氧供应十分短缺,底部容易缺氧而引起电位迅速降低。因此,在池塘水体溶解氧高的时候(如中午,水体溶解氧有可能过饱和),将还原的池塘底部物质悬浮到水体中,使之被水体中的氧气氧化后再沉淀而保持底部土壤的高电位。池塘底部物质的再悬浮可采用人工处理(如刮底。俗语说刮一个塘长一次大头扁)和生物搅动(混养一定数量的底栖鱼类)。底部物质再悬浮除了能保持池塘底部的电位,同时促进池塘底部矿物元素进入池塘水体中,保证水体中的各种生物有足够的营养素,避免水体浮游生物老化。
3、加强水产饲料基础研究,提高饲料利用效率
我省淡水养殖品种及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水产养殖动物营养生理等基础研究滞后,技术上盲点很多,配方粗糙;鱼虾对原料的利用率、对营养素的需求量等基本数据空白或残缺不齐。水产饲料配方技术仍属初级阶段,加强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含量。收集国内外水产利研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本企业产品定位进行大配方筛选试验。对所用的添加剂有效性进行验证。一般饲料企业的研发重点应放在对大配方的优化改良上。对添加剂则宜验证有效性为主,避免盲目使用而浪费成本。
高密度养殖的池塘中的氨氮几乎来自饲料。高蛋白,尤其是次蛋白、废蛋白是造成养殖水体氮污染的主要因素。因此,降低饲料中无效、低效蛋白是维护池塘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首先,杜绝饲料中无效氮的根本措施是把倒置的国家标准“拨乱反正”,限制饲料蛋白含量,刺激和促进相关科研部门和饲料厂技术人员提高饲料蛋白利用的研究。迫使饲料厂家想方设法采用优质蛋白以满足养殖动物的生长。其次,采用合理的解毒措施对饲料原料进行解毒处理,如膨化、生物发酵等等。提倡、甚至强制推广(除特殊剂型要求外)膨化饲料、发酵饲料。从源头上降低养殖环境污染。
 此外,饲料厂之间的竞争剧烈,大量欠数在外,并把坏账打进成本,造成饲料价高质次,并形成恶性循环。例如,草鱼饲料由于价格竞争激烈,质量下降,一些农民反映用玉米、小麦直接投喂比用饲料更能获得较高利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4、加强我省淡水养殖种苗体系建设
回顾我省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对淡水种苗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也建立了一批国家级、省级良种场,产生了一些由于育种研发和普及带来的巨大收益,例如:2003年全省在珠海召开了罗非鱼产业研讨会,集中全国及省内知名专家论证,多年来不断投入对罗非鱼良种选育工作,使罗非鱼养殖品种不断更新。全省罗非鱼产量也由2003年的10多万吨增加到2009年的50多万吨,从而在我省形成了从种苗到养殖、加工、饲料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梅州市梅江区鱼苗场利用靠近江西省的便利,引进江西长江水系草鱼进行更新换代,生产出来的鱼苗生长快、个体大,深受农户欢迎。就全省而言,目前我省淡水种苗体系与养殖业的发展和规模是极不相称的,制约我省养殖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如⑴我省没有建立和完善淡水原种、良种、繁殖场等三级体系,种苗场准入条件过低,更没建立完善的种苗准入制度。⑵由于“四大家鱼”成熟周期长,选育并取得实质性效果需要较长时间,受近年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政府有关部门和大部分科研人员也对此不愿投入资源和精力。没有对四大家鱼品种选育进行系统的投入,大部分繁殖场近亲繁殖,种质退化严重。一些山区用来繁殖的白鲢亲鱼只有2-3公斤/尾,鳙鱼也只有4-5公斤/尾,草鱼5-6公斤/尾。而八十年代的白鲢亲鱼在10公斤/尾以上,草鱼、鳙鱼的亲鱼均在10-15公斤/尾以上。由于亲本太小,退化严重,造成养殖产量降低,养殖成本增加。⑶大口黑鲈、杂交鳢、鳜鱼、长吻?、斑点叉尾?、鲶等广东大宗特色淡水养殖品种中,除了大口黑鲈珠江水产研究所近年投入科研力量进行选育外,其它品种均未进行系统选育。建议:
1)提高认识,取得共识。我省四大家鱼(草鱼、鳙鱼、鲢鱼、鲮鱼)、?鱼、鲤鱼等大宗水产品具有几百年的养殖历史,直到今天或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间内,仍然是我省几千万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必需水产品。对此开展品种选育等基础性工作对现实和历史均具有战略价值,也是解决我省山区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
2)集合我省渔业主管、推广及科研部门专家对我省四大家鱼和其它大宗水产品的种苗体系进行认真调查,以便在此基础上制订长远规划。
3)为解决科研和产业发展结合度不高的问题,建议充分利用珠江水产研究所等研究所和高校的力量,开展品种选育工作。
4)建议省有关部门启动我省内陆淡水鱼种质工程行动计划,用3-5年,把全省的繁殖亲本规范地更换一次,此项工作如得到落实,我省淡水鱼产量将有8-10%的增长,相当于增加一个中等地区总产量。
5、加强水产病害的防控技术研究,加快水产疫苗的推广应用。
我省近年的水产病害呈发病急,感染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淡水鱼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肠炎,细菌性败血症,链球菌病,烂鳃,赤皮,溃疡病,肝胆病变,车轮虫,斜管虫,锚头鳋,指环虫等。如草鱼出血病,发病率近40%、细菌性肠炎、赤皮、烂鳃总体发病率近60%,死亡率30%左右;罗非鱼链球菌病,发病率高达90%,死亡率近60%;鳜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及肠炎,总体发病率近50%,死亡率30%左右等等。
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涵盖了宿主、病原、环境等单因子及其相互关联的多因子,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发生作用,而是外界条件、机体内在抵抗力与病原的动态平衡,它们是辩证的统一体,共同发生作用。因此要解决疫病问题,须从更宏观来看,需延伸到抗病良种、适宜养殖模式、高效饲料等,即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的范畴。除了疫苗,还应考虑投入其它预防技术和产品,如通过免疫调节剂以提高抗病力,通过环境改良剂调节养殖过程中有害物质积累带来的生态平衡变化。建议:
1)在水产疫病防控领域,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高效研究体系。重点开展水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水产动物免疫学基础、水产动物免疫制品制造、水产动物免疫技术应用等研究。在人才队伍、研究设备、实验材料等方面实现全国范围内的交流、共享、流动与协作,建立科学、先进、高效、合理运作的水产免疫科学技术研究体系。目前以节约资源,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生态安全为标志的水产病害控制技术倍受重视,需要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重大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渔用疫苗、新材料制成的新渔用药物、中草药、诊断试剂盒、微生态制剂等水产疾病防控战略性新产品,研发水中缓释、浸泡入体等水产适用剂型的防疫品、检测试剂盒等。
2)加强政策引导,促进疫苗产业化应用。为了促进疫苗产业化进程、实现水产养殖绿色防疫目标,提供法规保障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农业部积极采取系列水产养殖无公害规定、渔药禁用清单、渔药地方标准升国家标准、渔药处方制度、检疫制度等相关行动计划的实施与完善,使渔药规范逐步建立起来。更可喜的是从管理者、研究者以及从业者在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认识上有了质的飞跃。在此背景下,对疫苗替代部分化药的引入正合时宜,可在政策和法规上加以引导。在水产疫苗的产业化应用进程中,需要政府通过如疫苗补贴制度、苗种免疫制度、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制度等策略加以促进。可以结合将要实施的产地检疫制度,通过草鱼免疫有条件处置异地迁移,以满足养殖生产的各种实际需求。看未来,还可以尝试发展草鱼免疫无病毒流行场、区等。
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从业者素质。对于疾病,尽管人们都接受“以防为主”的观念,但我国的水产养殖从业人员对“防”的科学认识还不足,技能水平尚低下。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研究机构和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人才资源和职能作用,从科学普及的角度使水产疫苗的优越性、技术操作逐渐被养殖者所了解和掌握,共同促进从业者素质的提高和推进产业的发展。我省已经各单位之间广泛、多层次学术交流,提高整个产业人员的学术水平和对产品的认知水平,在此基础上,开展对行业研发人员研发能力培训、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的服务培训,提升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技术服务技能,形成研究所、高校、推广系统和养殖人员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整体结构与发展格局,推动整个产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
 
 
 
(责任编辑:)
更多>>杂志简介

1992-2008年,《广东饲料》杂志定位为饲料科技期刊,并适时进行了多次调整,向行业期刊阔步迈进。由内部发行改为公开发行,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侧重饲料工业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为我省乃至全国畜牧水产业、饲料工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这是《广东饲料》杂志调整、成长、探索的阶段。

联系我们
名称:广东饲料行业协会
网址:http://www.gdfeed.org.cn
电话:020-37288723
传真:020-37287849
邮箱:gdfeed@vip.163.com
地址:广州先烈东路135号4号楼609
邮编:51050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TAG标签| RSS订阅